2010年5月1日,第41届国际博览会在上海举办。那一年,我刚从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旅游行业,机缘巧合下,我有幸三进上海世博园。
2010年9月24日,我第二次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抵达当天,晴空万里,虽然已经是九月下旬,但是上海天气炎热,秋老虎横行,丝毫不觉秋来。
这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上海世博会。根据当时团队的行程安排是连续两天进园,然而我作为领队却只有一次免门票机会,第二天若想进园就得自己掏160元,对我来说,钱并不是问题,能进就行。
第一届世博会(第一届世博会的时间和地点)
结果事情出乎意料,由于地接旅行社多出一张门票,再加上我帮了他们一个忙,对方卖个人情白送门票,于是我获得了两天免费进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2008年的奥运会,“奥运年”和“世博年”带动了中国的旅游业,百来块钱的门票满足了很多人不出国门看世界的梦想,但是想要逛完整个世博园是很难的事,因为处处都要排队。
在当年,为了一个国家馆排队几小时乃是家常便饭,像中国国家馆、沙特阿拉伯馆这类的,简直就是排队几小时,体验还不到半小时,归根到底,图个热闹,图个新鲜。
中国国家馆,如今叫“中华艺术宫”。它是当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建筑,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呈现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当年我为了一睹中国国家馆风采,在此排队将近两小时。
当年参观中国国家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展区“东方足迹”中一个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其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让我穿越千年,感受到繁华的大宋汴京。
此外,这里还有第二展区“寻觅之旅”中的亭台水景,以及第三展区“低碳行动”中的“感悟之泉”。
另一个吸引我的便是中国铁路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CRH380A的车头,在当年中国高铁崭露头角的年代,CRH380A是由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团队根据日本川崎重工E2系动车组平台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
中国铁路馆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铁路博物馆,既展示了一些老式蒸汽机车,也展示了中国铁路的未来。当年观看的中国铁路未来规划宣传视频,如今放眼中国铁路,规划均已实现,前些年走南闯北,深有体会中国铁路发展之迅速。
此外,这里还展示了当年中国铁路的火车模型。
而在中国铁路馆附近的日本产业馆,同样是吸引了不少人排队参观。
其实日本产业馆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百面剧场、全息投影,甚至还有“金马桶”,总之,排队40分钟,还是比较值得。
国家级大馆一般都免不了要排队,如英国馆、德国馆之类的,排队按小时算起不奇怪。
英国馆
意大利馆
德国馆
波兰馆
挪威馆
阿联酋馆
但也有一些小国家馆,排队时间也就半小时不到,例如卢森堡馆,人不多,精彩的看点不少。
一些洲际联合馆几乎不排队,场面大,展区内容丰富。本着参观时间有限,所以第一天刚进世博会,我首先是奔着非洲、南美等国家联合馆。
或许是因为海外亲戚的缘故,我对毛里求斯这个海岛小国颇有感情。走进毛里求斯展厅,熟悉的《保罗和维珍妮》雕像、渡渡鸟标本、七色泥样本以及当地的照片,又一次勾起了2006年我去毛里求斯探亲旅游的那段日子。
南美和加勒比海国家联合馆也颇有特色。
小国家展馆也有不同的特色,例如以下几个:
厄瓜多尔馆的表演
危地马拉馆
尼加拉瓜馆
洪都拉斯馆
时隔半个多月,秋寒已至,我再一次带队来到上海,第三次进入上海世博会,这一次受到冷空气影响,天气阴沉,但丝毫并不影响我最后一次进入上海世博会。
由于时间关系,再加上前两次已经逛了三分之二的区域,此次基本上就是捡漏扫馆。像卡塔尔馆、摩洛哥馆、埃及馆、新西兰馆、芬兰馆……基本上不怎么排队就能进去。
卡塔尔馆
卡塔尔馆
摩洛哥馆
叙利亚馆
叙利亚馆
走进新西兰馆,感受异国风情。
亚洲联合馆也很有看头,走进其中,你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展品,还有该国的风情。
尼泊尔馆
斯里兰卡馆
马尔代夫馆
土库曼斯坦馆
越南馆
柬埔寨馆
菲律宾馆
最特别的还是朝鲜馆,感觉看到了祖国八十年代的风格。
当然,像俄罗斯、沙特馆这类需要排几个小时队的国家馆还是看看外观吧!
印度馆和沙特阿拉伯馆
韩国馆
加拿大馆
俄罗斯馆
巴基斯坦馆
在上海世博会里面,吃饭问题无非就两种办法解决:吃里面的高价餐或者自带干粮。既然来都来了,多花点钱又如何?有些时候里面会有些特色小吃,值得尝试。
在世博会逛几圈,就好比出国旅行走马观花,感受到世界各地的异国风情,也感受到世界各国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此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芬兰馆
埃及馆
阿根廷馆
世博会期间,每天早晚都有盛大欢乐的开园、闭园游行。本人最后一次在世博会的夜晚,很有幸感受到当年的充满异国风情、盛大欢乐的游行。
时光如梭,晃眼十二载,回顾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的瞬间宛如在昨天。虽然三进世博会却未能赏尽所有,但在当初我所看到未来城市发展,历经十二年后,一切得以印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