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王劲松到医院看望病重的傅彪。
傅彪在临终时对王劲松说:“你把老生演好,把老生演好你有饭吃”。
这是傅彪对王劲松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让王劲松记了十七年。
王蒲忱原型(王蒲忱结局)
傅彪是王劲松入行的领路人,是他一生的好友,更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傅彪去世后,王劲松开始在影视界展露锋芒,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成长为实力派演员。
1967年,王劲松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
与所有传统父母望子成龙一样,王劲松的父母希望儿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再不济也要学门技术,将来能够养家糊口。
然而王劲松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一般,反而电影里的警察和大侠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萌生了当演员的念头。
到了高三,王劲松的成绩还是吊车尾,知道报考理工科肯定考不上的他,心一横连父亲也没告诉,填报志愿时,把志愿改成了某音乐学院的声乐系。
谁知天不遂人愿,哪怕是报考艺术类的院校他分数也不够,心如死灰的他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准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一个好朋友告诉他江苏省戏剧学院招生条件不算高,男生身高1米75以上,声音条件好,形体协调就行,形体协调也简单,会做广播体操就可以。
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就很有希望能考上。
王劲松没有犹豫直接就报了,没想到还真就考上了。
他所做的这些全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在拿到江苏省戏剧学院通知书的那天,他才支支吾吾地告诉家里人,也表明自己要学习表演的决心。
结果可想而知,父亲当然不同意,还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复读一年,学习理工科,哪怕考个大专也比当演员强。
此时已经19岁的王劲松也早就铁定了心,就要学表演。
一家人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王劲松起来时父母已经出门上班,桌上留了一笔钱和纸条,告诉他要怎么做随他自己选择。
王劲松咬咬牙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收拾了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而这个决定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360公里,8个小时,对19岁的少年来说来说格外漫长。
列车到站时已是子夜时分,为了省钱,王劲松拖着行李在南京城走了一夜,直到天快亮了才走到学校附近的旅馆,他说这是他走过最长的路了。
王劲松曾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道:
“这是我一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当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很疲惫,但是我却又感觉我浑身充满力量,因为我知道,无论多么艰难,我走到了我想要的地方,我想我有机会在这里改变我那该死的命运。”
他日后的求学之路和演艺之路也正如这半夜所走的路一样,过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都最终柳暗花明。
进入戏剧学院,王劲松与侯勇和周惠林成为同班同学。
因为入学前没有学习过戏剧相关的理论知识,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习成绩都是班里倒数,虽然如此他从来没有放弃努力。
他的老师程俊看他学习跟不上,又是这么刻苦和努力,就主动提出让他暑假不要回家,留下来补课。
一个暑假的补课让王劲松的成绩提了上来,除了专业知识,程俊还给他补课外艺术课程,无形中也开拓了王劲松的艺术视野。
程俊知道他家里条件不好,每次午餐和晚餐都会做点饭菜,补习完后让王劲松留下来吃饭,一个暑假王劲松胖了几斤。
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王劲松感慨地说,在我这一生中最要感谢的人,是我的恩师程俊女士。
直到现在,只要王劲松有空每年都会去南京看望她。
毕业后,王劲松被分配到南京市话剧团。
正如当初父亲所预言的那样,作为新人的他别说上台表演了,干的都是装台卸车的体力活儿,跟表演压根没关系。
唯一争取到的表演机会还是当“一面墙”。
整个表演没有一句台词,只能面无表情地转动身体,坏人来了翻黑色,好人来了翻白色。
做这些体力活稍有偷懒就要被扣10块钱的演出费,而当时的他一个月工资就只有几十块钱,就这点工资还要付房租和生活费。
王劲松吃不起食堂的饭菜,最困难的时候连1毛钱一包的咸菜他都买不起。
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他就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白菜来做咸菜,这才让他勉强度日。
那段时间是王劲松过得最灰暗的时期,马上30岁了,但却是一无所成,没钱没事业没爱情,登台表演更是成为了一种奢望。
他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或许自己根本不是当演员的料。
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此时的他心里也没有答案,就是苦熬。
当时的话剧团团长是赵家捷了解到了王劲松的困顿生活和精神困境,破例给他每个月发30元的补助费用,还让他住在资料室了,资料室没有卫生间,仅仅能够放下一张单人床。
在精神和物质都贫瘠的三年里,资料室里的书成为了王劲松的精神养分,只要没有事他就读资料室里的书,从表演专业书籍、人文社科到科普读物他都读了个遍,也养成了他保持至今的阅读习惯。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王劲松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文人气质,这与他三年的苦读是分不开的。
他总会在分析某场戏的时候和某本书的某个片段一下子对上。
就如他说的:
曾经那本书里所描述的场景,曾经那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他的那种经历在这一刻,在你人生完全不同的两个时间节点里,呼应起来了,这时候你心里会特别感激。
三年的历练期间,王劲松也开始登台表演,在话剧团也有了立足点。
然而熬过了青年时期的苦闷,王劲松接下来又面临了中年的焦虑。
90年代开始中国影视剧行业蓬勃发展,电视机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电影和电视有了更强的需求,话剧行业遇冷。
事业刚有些起步的王劲松也不得不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同事们一样开始外出接电视剧演员的活。
虽然接到的都是小角色,但是每个月都能接到稳定的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演七八个配角,差的时候一年也能稳定拍两三部影视剧。
就这样王劲松也慢慢提升了自己的演技,因为接戏稳定,也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比起前几年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流逝着,转眼王劲松也到了而立之年。
当时的演艺圈流传着一句话,一个男演员28岁还没有出头,那么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不光是周围的人这么认为,连王劲松也是这么认为的,也不奢求大红大紫,追求衣食无忧。
但是只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而且还看出了王劲松的潜力,这个人就是傅彪。
2001年,王劲松和傅彪在剧组《等你归来》相识,剧中两人有不少对手戏。
在剧组里他们被分到同一个住所,性格相投的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当时傅彪已经火了,在圈内被人尊称为“彪哥”,他很想帮助自己的好哥们。
有一次,两人拍完戏后,开车出去游玩,傅彪认真地对王劲松说:
“劲松,你是好人,也是好演员,但是你要是一直待在南京这个地方,有可能会埋没你的才华,你应该到北京去,那里的发展空间大,有让你施展才华的平台。“
此时已经33岁的王劲松曾经的激情早已被磨灭了,离开南京就意味着从头开始,况且现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都开始变好了,不说大富大贵但好歹衣食无忧,于是他拒绝道:
“我不想去,我在北京不认识人,去了还要到处求人,太没面子了。”
“你现在很有面子吗?”傅彪一语揭开了王劲松的遮羞布,他知道王劲松心中那股演员之火还没有熄灭。
被击中要害的王劲松顿时觉得十分羞愧,车里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最后还是傅彪开的口,让他回家陪伴父母,过完年就上北京。
本来王劲松也没当回事,直到大年初六傅彪给他打电话问他票买了没有,他才匆忙去买北京的票,简单收拾了行李就上北京了。
当时傅彪来火车站接他,问他咋行李这么少?
王劲松说我就是来看看你,几天后就回去了。
一回答完傅彪就急了,说让你来北京演戏的,咋变成了来看我。
于是傅彪就帮王劲松置办了生活用品和衣物,让他留在北京拍戏,王劲松也被他说动了。
之后傅彪就带着王劲松到处去见导演,逢人就向他们推荐王劲松:
“这是我的好朋友,好演员,他演技很好,价钱不高,你只要用他,我无偿给你们串戏。”
在傅彪的引荐下,王劲松接到了不少戏,虽然演的还是小配角,但也开始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
演艺事业有点起色时,傅彪意味深长地告诉他:劲松,我们之后如果出名了,决不欺压他人,也不许其他人欺压咱。
王劲松点了点头。
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忙着各自的事业,但是有时间还是会互通电话。
傅彪平时手机都是24小时不关机,基本上什么时候打电话都能找到他。
时间来到了2004年。
有一段时间王劲松给他打了很多次电话傅彪都没有接,他就担心傅彪是不是出事了。
于是打电话给傅彪的妻子才知道傅彪已经患癌病重入院。
第二天王劲松匆忙赶到医院看望他,看到昔日好友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王劲松心痛到说不出话来。
临终前傅彪对王劲松说:“你把老生演好,把老生演好你有饭吃”。
也正是这句话打开了王劲松的演艺之路,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把好友的这句话放在心上。
过了十几年,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王劲松还是会泪流不止。
几年的打拼生涯也让王劲松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和资源。
2005年,王劲松出演了张黎导演的《锦衣卫》,他在剧中饰演崇祯皇帝朱由检。
因为自己之前读过相关史书,所以在表演过程中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就老是去找张黎聊自己的想法,张黎都没怎么搭理他。
后来经过揣摩剧本和现场拍摄,他才知道导演的想法和思考。
《锦衣卫》最后一场戏,大明锦衣卫将手上的酒一饮而尽,王劲松(朱由检)却端着酒杯子,不喝放下了。
张黎来到王劲松背后,敲了他一下,表明:非常好,对了。
就因为这些小细节,让张黎导演记住了王劲松。
次年,张黎找来了王劲松,邀请他出演《大明王朝1566》中太监杨金水一角。
也正是这个角色让王劲松一战成名,他饰演的杨金水被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评价为“电视剧近30年第一太监。”
但凡看过《大明王朝1566》,谁都会被王劲松的演技折服,在一众老戏骨中,王劲松的光芒非但没有遮盖,反倒是大放异彩,光是剧中的两场戏就能让观众叹为观止。
一场是杨金水装疯,小太监们为了测试他是装疯还是真疯,用银针扎他脸。
本来这场戏可以做特效,但是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王劲松亲自上阵,剧组请了专门的医生避开穴位用针灸的方式扎他脸上,他一声没吭。
还有一场是在剧中他需要光着身子被泼冷水,要知道当时是北京的三月,天气还是很冷的,就这样拍这场戏他被泼了十几桶冷水。
拍完这段戏当晚就发高烧了,他自己去了医院,第二天接着拍戏,仿佛没事人一样。
《大明王朝1566》拍完以后,张黎高兴地说:王劲松这臭小子,到现在都不晓得自身会演那么好。
这部戏彻底捧红了王劲松,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到了这位实力派演员,也被他的演技所征服。
自从王劲松的戏路彻底被打开,先后在热播剧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现场铁证》中的高才生刑侦大队大队长陈维;
《琅琊榜》中嫉恶如仇、浩然之气的侯爷言阙;
《北平无战事》中靠抽烟咳嗽和抽烟撑起的王蒲忱;
《军师联盟》中一心匡汉,忠心可鉴的荀彧;
《光荣与梦想》里狡诈奸猾又不失风度的蒋介石;
《理想照耀中国》中老实巴交、人格伟大的老钱;
......
虽然大部分都是配角,但是他所演的每个角色都格外亮眼。
2019年,《破冰行动》让王劲松大爆,再一次打开了他的知名度。
他所饰演的塔寨村村委会主任林耀东,仅仅用微表情就把毒贩林耀东这样一个利欲熏心,又注重大家族威望的恶人描绘得入木三分。
凭借这个角色他获得了第26届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配角。
接下来的他好剧是一部接着一部《扫黑行动》、《光荣与梦想》和《大决战》,每个角色形象都很饱满,广受好评。
尤其是《大决战》中他扮演的蒋介石从形貌到性格,可以说是演活了蒋介石,观众更是忍不住要直呼,未来20年里,蒋介石的扮演者里,王劲松绝对是不二人选了。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演技:
光看他的正面角色,你觉得他演不了反派;光看他的反面角色,你觉得他演不了正面人物,而看完了他所有的表演,你觉得没有他驾驭不了的戏。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他曾经发言:
已经32年,几乎没有人看过上个世纪我演的电视剧,但并不代表那段时光不存在,即使是卑微的存在,也必须要承认那个人是我,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所以请允许我这样回答:为了林耀东这个角色,我准备了32年!
正是因为王劲松对每一个角色的珍惜和钻研,所有的积累才使他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而他自己也用日臻成熟的演技跻身老戏骨行列。
他对傅彪的承诺他没有忘记,终于成为“老生”。
他并不介意别人用“大器晚成”来形容他,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很庆幸自己走得不是那么快,但没有走错,没有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最后。
在演戏这条道路上,他也有过动摇,有过瓶颈期,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更是因为对表演有着无比的热爱和尊重,让他面对当下不正常的演艺圈生态时忍不住出言怒斥。
当有人问他演戏会不会遇到瓶颈,有没有压力时他回答:
“哪个职业没有压力?一个职业如果没有压力,它必然会被别人所不齿。”
而面对当下有人气没流量的小鲜肉,王劲松更是火力全开: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哪!”
在流量时代,王劲松这样坚守本心,不忘来路,为角色付出全身心的演员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只有这样的演员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演员!
希望所有苦心磨炼,历经蛰伏期的好演员,都能像王劲松一样迎来大放异彩的一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