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

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

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正史中对扶苏的记载不多,他是秦始皇的长子,按照长子继承的传统,理应由他继位为秦二世。扶苏的理念偏向于儒家,与秦始皇信奉的法家背道而驰,在“坑儒”之事发生后,扶苏当面指责秦始皇,称:“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勃然大怒,把他贬到上郡去监管蒙恬的大军。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秦始皇把扶苏“逐出”咸阳,安排到遥远的上郡就职,等于是抛弃了他,不愿再见到他。直到两年后,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倒,停驻在沙

正史中对扶苏的记载不多,他是秦始皇的长子,按照长子继承的传统,理应由他继位为秦二世。扶苏的理念偏向于儒家,与秦始皇信奉的法家背道而驰,在“坑儒”之事发生后,扶苏当面指责秦始皇,称:“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勃然大怒,把他贬到上郡去监管蒙恬的大军。

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

赵高之死(赵高之死的真实原因)

秦始皇把扶苏“逐出”咸阳,安排到遥远的上郡就职,等于是抛弃了他,不愿再见到他。直到两年后,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倒,停驻在沙丘,感到死亡将要来临,才终于肯“赦免”扶苏,让掌管符玺的赵高下诏,准许扶苏回咸阳参加自己的丧会。

赵高后来对李斯说,秦始皇当时让自己把兵符、皇帝玺和诏书一并交给扶苏(“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如果此言非虚,那么秦始皇确实是传位给扶苏了。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一派,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诏书的内容改成:指责扶苏监管大军两年,未立下任何功劳,折损了大量将士;不仅不知羞愧,还多次上书诽谤,因无法回到咸阳当太子而心怀怨恨。将军蒙恬不矫正扶苏的错误,与其串通一气。赐两人死罪,副将王离接管大军。

扶苏看到诏书后伤心欲绝,当即要奉诏赴死,蒙恬苦劝无果,最终轻率地自尽了。蒙恬要求当面向陛下问清楚,被使者带回阳周。胡亥最初还在为是否该诛蒙恬狐疑不决,后在赵高的蛊惑下拿定了主意,将蒙恬、蒙毅两兄弟一并赐死。

使者来到阳周,告知蒙恬对他的判决后,蒙恬很不甘心地说:“我虽被囚禁于此,仍然有能力使长城大军反叛,然而之所以宁死也不叛,是因为牢记着先辈忠贞的教诲,和感戴先帝莫大的恩德。”他还向使者讲了周成王听信谗言怀疑周公,和商纣王诛杀王子比干最终亡国的故事。使者说:“我只是个跑腿办事的,你和我说这些没用。”

蒙恬仰天长叹:我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无罪而死!许久过后,他仿佛恍然大悟,长叹后说到:从临洮到辽东,我筑城万里,难免会挖断几条“地脉”,这就是我的罪过啊!说罢便吞药自尽了。(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巉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

长城大军是秦朝当时最强劲的部队,人数有30万,蒙恬长期独断兵事(暴师於外十馀年),将士们只知有蒙将军,不知有秦皇帝,他完全有能力反叛,也有实力拥立扶苏。正如蒙恬所言,他有能力做到。后世人不解的是,他为何不那样做,扶苏为何也不要求他带兵“护送”自己进京?

看到假遗诏后,扶苏当即要奉命,蒙恬不仅不肯自尽,还这样劝扶苏:“陛下现在身在外地,一直没确立太子。他令我率兵30万戍边,令你担任监军,这是天下重任。如今来了个使者,我们就自尽,怎么知道其中没诈?不如当面向陛下问清楚,到时候再死也不晚。”

蒙恬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一是“陛下居外”,如果当真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为何早不提晚不提?如今秦始皇在外地巡查,身边没带几个人,朝中和边疆的臣子都不清楚他的动向。偏偏就在这种时候提了出来,还要求我们立即自裁,此事十分蹊跷!

二是“未立太子”,蒙恬把当前的局面和这封诏书,与“未立太子”之事联系起来,扶苏又是秦始皇的长子,说明他意识到此事与皇位继承有关。

秦始皇的使者带来了秦始皇的命令,蒙恬却质疑“其中有诈”。他当然能分辨出使者和诏书的真伪,他质疑的是当今向天下各地下发诏令的人,已经是另有其人了。蒙恬虽然不知道沙丘之谋,但也能大概料到发生了什么事。

既然如此,蒙恬为何不派兵护送扶苏进京呢?答案很简单:他不愿意为了扶苏而冒险,不愿为扶苏卖命。

事实上,无论哪个皇子继位,都不会影响到蒙恬的地位。他以忠义著称,值得信任,而且功劳大、职责重,缺他不可。蒙恬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不愿意为了扶苏冒险,不认为自己与扶苏的利益是相关的。

扶苏自尽后,胡亥已经满意,原本也是想放过蒙恬的,这一点确实在蒙恬的意料之内。然而在沙丘之谋中立下首功,地位已今非昔比的赵高容不下蒙氏兄弟,一是担心这两人会像秦始皇时期那样显贵,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二是赵高与蒙恬的弟弟蒙毅有私仇,赵高曾触犯法律,秦始皇令蒙毅判罪,蒙毅不敢轻判,判了个死罪。秦始皇认为太重,就赦免了赵高,赵高从此便憎恶蒙毅。

赵高就欺骗胡亥道:“我听说先帝一直都想立你为太子,都是因为蒙毅说了坏话,从中作梗,才没有定下主意。”胡亥因此而改变主意,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最终决定赐死蒙氏兄弟。

赵高评价扶苏到:“长子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扶苏为人仁慈,但绝不懦弱,也绝不迂腐。若真的有别的选择,他怎么肯轻易地抛弃自己的生命?如果蒙恬透露出愿意支持他的意思,扶苏难道真的不会抓住机会,奋力一搏吗?我相信任何人都愿意这样做。

上一篇: 范增简介资料个人(范曾画家简介)
下一篇: 乾隆谥号(乾隆谥号全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