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元璋的“三大奇迹”
明朝共存在了276年,有过16位皇上,若论哪位皇上争议最大,“段子”最多?必须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只他一人就创造了“三大奇迹”。而且每一个奇迹的背后,还都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大奇迹:史上唯一自南向北打,并一统天下的开国帝王。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从来都是来自西北方。同时黄河流域,又是最早开发的富裕地区,这就决定了,逐鹿中原的现象(规律)!
沈万三真实历史(沈万三为什么被朱元璋杀了)
谁能一统北方,就有希望和可能自北而南横扫而下,一统江山。可惜这个铁打的规律,被朱元璋破了,他是先统一南方,然后逆向扫北,开创了大明天下。
为何朱元璋这么特殊?表层是:元朝是第一个非中原人建立的王朝。统治薄弱的地方就是江南,自然先从南方开始了。深层次原因却是,自两晋以来的南北对立问题,北方胡化严重——这就是朱元璋的最大历史贡献!
第二大奇迹:个人经历最传奇的开国帝王。朱元璋当过乞丐做过和尚,要啥没啥,最后却当了皇上,为何产生如此奇迹?原因便是,汉人的绝地反击。(不明白的可以了解下“燕云十六州”)
之前,无论柴荣还是赵匡胤,及其赵光义都努力过,却失败了。朱元璋之所以成功了,就在于他的“彻底性”。开局一个乞讨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没那么多顾虑,显得豪横无比,且他的诉求,又代表着汉人的普遍诉求。
从这个层面来言,就是积五百年之恩怨,于绝地中反击。柴荣、赵匡胤可以无憾安眠,“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第三大奇迹:杀开国功勋之惨烈,超越各个朝廷,却丝毫不动摇大明根基!刘邦都那么大岁数了,却必须要亲征谋反的异姓王,他若不去,事就办不成!
但朱元璋却似乎想杀谁就杀谁,不费那力气。而被杀的那些位,别管超级元老李善长,还是当朝宰相胡惟庸,或名震八方的大将军蓝玉,一点不敢反抗,大明朝也不受影响一般。
这咋回事?原因只一条:朱元璋是集“刘邦”、“张良”和“韩信”,甚至“萧何”为一体的“超级怪兽”。徐达,常遇春打仗猛,但都是在执行朱元璋制定的大战略。刘伯温计谋厉害,但朱元璋的谋略,却比他还深远……
这就导致了在大明朝开国之初,就不存在任何“超级功勋”,谁都服气朱元璋,谁也都怕朱元璋。
正是这三大奇迹,造成了朱元璋被后世各种探讨和编排。所谓:徐达的烧鹅,刘伯温的书,蓝玉的人皮,庆功楼的火……就算是江南巨富沈万三,也被拉来跟朱元璋过招。
二、沈万三“正传”
沈万三出生于何时,死于何时?没人知道。据《吴江县志》记载,张士诚统治江浙时,他就死了。不过在其他史料中,沈万三却活蹦乱跳地通过马皇后,联系上了朱元璋,要替朱元璋修城墙。因此南京城墙,就跟沈万三有了关系。
就如朱元璋最初叫朱重八一样,沈万三这个名字,也是后人修改的。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沈万三最初时叫沈秀。
但笔者却认为这也应该是假的。据董谷的《碧里杂存》记载:在元末时富豪也分等级,分别是:奇、畸、郎、官、秀。
奇,是最低级富豪!秀,是最高级,可谓是富豪中的富豪。再看“沈秀”这个名字,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这相当于一种尊称,就如我们见到单位里的大领导后,总要叫声王总——是一个意思。
搞明白了沈万三的名字之后,咱书归“沈万三正传”。
据《留青日札》载,当朱元璋打下南京后,沈万三为了抱朱元璋这条大腿,又是修缮了南京城墙,又承担了朱元璋的粮饷(太祖军食,多取资焉)。
本以为这下应该没事了吧?哪料朱元璋却非要“务罄其所有金”,榨干沈万三的所有财产。至此沈万三追悔莫及,抱着弟弟就哭:悔不该没听你的话啊。
原来他弟弟曾写过一首诗,劝谏沈万三: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何事百年长久计,瓦罐载酒木绵花。很明显,就是劝沈万三别那么张狂,低调才能长久。
显然这首劝谏诗,也应该是假的,属于“鸡汤”类。所谓“贫穷限制想象力”,达到“秀”级别的人,想低调就能低调?根本不可能!只能是越传越神、越离谱——这点就不用笔者解释了吧?过去,现在,都是如此。
因此,在张岱所著的《明纪史阙》中,沈万三就忽悠一下大涨姿势,有了“聚宝盆”。
话说,沈万三年轻时很穷,这天梦到有一个青衣人向他求救。沈万三醒来后没当回事。天亮后去溜达,迎面走来一位渔夫,抓了一百多只青蛙要去卖掉。
瞬间沈万三想起梦中的青衣人了,掏出所有钱财,买走这些青蛙全都放生了。结果当晚他家四周就蛙声震耳,搞得沈万三这个气恼,天亮后就出去了,却一吃惊,一大波青蛙围着一个瓦盆齐齐鼓噪。
沈万三就把瓦盆抱回家,老婆很鄙视:我是宁肯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笑的女汉子,你这都穷成啥样了,开始捡破烂了吗?于是拔出头上的银簪就扔了过去:还给你,不跟你过了,我要回娘家!
沈万三抬手用瓦盆接住银簪,说道:我对钱不感兴趣!却没想到你这么俗,所以今年我就定个小目标,至少挣一个亿,你走了,会后悔!
沈万三边说还边向外拿——奇怪了,瓦盆里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银簪子。眨眼间,又多了一个,又一个……夫妻两人明白了,这瓦罐竟然是聚宝盆。由此沈万三走上了富甲江南之路!
很神奇?的确!但不论怎样,算是解决了沈万三是如何发家的问题。不过这个说法,终究严重不靠谱,那么有否靠谱点的?别说,还真有!
三、发迹于一“鬼屋”
话说,元朝末年时,有位叫陆道判的书生,穷游到了姑苏城,由于没钱住不起旅馆,便在荒郊野外找了一个被废弃的破宅子,想在这里容身。正巧宅主人在搬家,得知他的来意后说:劝你也别住了,这个宅子很不干净。这不,我拿点东西就再也不回来了。
陆道判暗喜,道:我先天就阳气壮,不怕脏东西。既然你不要这宅子了,能不能卖给我啊?
宅主人以极低价格,把这宅子卖给了他。当晚陆道判正看书呢,突然听到两位女子的笑声。陆道判知道不干净的东西来了,吼:想进屋就进,想聊天就聊,别打扰我读书。
话音刚落,两位漂亮女子出现了,言称一个叫大青,一个叫小青,说完噗嗤一笑,飞出窗户。陆道判急眼了,告诉你们别打扰我,咋就不听?于是拔出佩剑狠命扔去,啊——的一声,正中一女子胳膊。
俩美女瞬间消失。陆道判则继续捧着书看。第二天陆道判醒来后,想起昨晚之事,不行,我的佩剑还在外面呢。陆道判走出后却是一愣,咋还有血迹?于是沿着血迹追至院内一大一小的冬青树下。陆道判恍然大悟,是你俩啊。
陆道判找来锄头就刨树。当啷一声,锄头砸到了什么硬物。是一块石板,挪开后里面竟然是“满贮黄白,陆遂有之,荐以饶富。”全是金银财宝,陆道判发大发了……
由于陆道判只有一女儿,后来便招赘了一位姓沈的小伙,不久后生出一子,这就是沈万三,最终“资产遂无纪极,为江南富族之甲”。
后来,朱元璋统领江南,听闻这事后大怒道:发迹于鬼屋?纯属胡说八道,就是图财害命,却编个故事哄骗世人?于是“皆没于官焉”,朱元璋抄了沈万三的家。此事出自《明朝小史》。
之所以言称这个玄幻的记载,比聚宝盆的那个要靠谱,是因为笔者一贯确信:玄幻从来都是服务于现实,至于理由有两个。
一则是因陆道判,史有其人,是元末巨富。二则,正是陆道判助力沈万三最后富甲江南!至于那美女,则暗示着沈万三家族,最终被抄家的诱因。
沈万三有个女婿,名叫顾学文,他跟一位美女有了私情。导致美女的夫家,为了报复他,便利用蓝玉案爆发之际,诬告顾学文跟蓝玉有来往。这下热闹了,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大富豪,朱元璋岂能不急眼?由此沈万三的家族,就败落了下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