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人教版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核心知识整合提升」

人教版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核心知识整合提升」

人教版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核心知识整合提升」高一思政课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核心知识整合提升】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下,截止到目前人类已经经

高一思政课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核心知识整合提升】

一、生产方式:由生产力生产关系构成

1.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之间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其它两个方面。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下,截止到目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共5种生产方式。

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特点

社会形态

要素

原始

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者

原始人

奴隶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劳动工具

石器为主

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

大规模的机器生产

劳动对象

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

随着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角封建社会进一步扩大

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资料归属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原始

社会

共同占有

平等互助

平均分配

奴隶

社会

奴隶主占有,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毫无人身自由

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封建

社会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土地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地主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但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按劳分配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实质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但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

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1.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2.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①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莫尔(著作《乌托邦》)和康帕内拉(著作《太阳城》)。空想社会主义最高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②历史评价:

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2.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⑴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经济基础)

⑵工人运动的兴起:

①标志事件: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②失败启发: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应运而生。

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 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而创立的崭新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而创立的崭新学说。

主要

内容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上一篇: 李洪强,苑雅玲. 家庭经济功能的转化及社会保障[J]. 人口研究, 1991, 15(2): 36-39.
下一篇: 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