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徐敏红
教学目的:
1.以白描手法和模糊性词语为抓手,把握小说主旨。
2.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以白描手法和模糊性词语为抓手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文本,标注段落,圈划人物。
2.依据《作业本》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师:《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 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呐喊》集。
一、整体感知小说内容
师:阅读小说的第一步,先要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在脑海中呈现这个人物的形象。
(屏幕显示)
生1:孔乙己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有着乱蓬蓬的花白的头发;留着长指甲;身上的衣衫又脏又破。
师:这是孔乙己的外貌特征。他选用文中相关的描述语句来建档,这是一种方法。下面典型事件就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语言。咱们先回顾概括事件需要注意的几个元素。
生2:什么人做什么事。
师:行,你概括出孔乙己身上发生的典型事件。
生2:和酒店里的客人吵架;偷书被打;教“我”认字;给小孩子吃茴香豆。师:还有补充或是不同意见的吗?
生3:还有到酒店喝酒。
师:同学有注意到这些事件中有两个事件的概括是重合在一起的吗?
生3:和酒店的客人吵架跟偷书是重合的,因为他们吵的内容就是偷书被打。
师:是的,概括时我们不必将事件中出现的事件另外独立出来。接下来,谁来说说对孔乙己的印象。
生4:他是个穷困潦倒好吃懒做的人,因为他总是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而且不爱干活,连被人打折了腿都要来喝酒。
生5:因为他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看出他好面子,又不爱劳动,给人抄个书,没抄多久,连人带纸笔就不见了。可是他去酒馆喝酒,每次赊账都会及时还清。所以他是个寒酸落魄好吃懒做好面子但又讲信誉的人。
师:这是同学对孔乙己的初读认识。现在我们再从“孔乙己”的名字入手再去探究这个人物。大家还记得在学习《阿长与》时,我们研究过“阿长”的名字。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6:阿长是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尊严的小人物,因为她的名字是先前女工的绰号。
师:孙绍振教授教授说过:“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奥秘,是鲁迅常用的手法。” 现在我们也来推测鲁迅给小说人物取名孔乙己的深意吧。(屏幕显示)
生7:因为“孔乙己”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取出的绰号,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小人物,大家根本不在乎他是谁。
师:也是一个小人物。很棒,你做到了知识的迁移。还有一点,我们同学可能没有注意到,“孔”这个姓也很特别,对此有发现的同学请举手。
生好奇地看着老师,没有说话
师:儒家的圣人是——
生齐声:孔子。
师:“孔”姓容易让人想到“孔子”“儒家”,孔乙己好吃懒做、穷酸迂腐,成为人们的笑料,这个绰号蕴含鲁迅先生对当时孔孟之道的反思和批判。
学生在标题旁做笔记。
师:鲁迅的小说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我们学过的《故乡》的主题是——
生8:揭示当时中国人麻木愚钝、丧失生命活力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愚昧落后又贫穷的现实。
师:那么,当你初读《孔乙己》后,你认为它的主题应该是——
生9:对孔乙己那样好吃懒做迂腐不化的读书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生10:对造就像孔乙己那样好吃懒做的读书人的社会的批判。
师:大家的初读很用心。那么大家透过对人物事件概况及姓名深意的探究所研读出来的小说主题是不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呢?这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就记载过。
(屏幕显示)
师:鲁迅对《孔乙己》做了最好的诠释,他告诉我们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读: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
师:这里的苦人指——
生齐声:孔乙己。
师:孔乙己好吃懒做,迂腐不化,但不可否认,他是个苦人。作者将矛头对准的不是这个苦人,而是——
生齐声:社会。
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阅读理解的偏差呢?我想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阅读时对鲁迅语言的怠慢。《孔乙己》全文不足2800字,却字字珠玑,鲁迅用语言搭建起一个“冷峻”的世界。
(屏幕显示)
二、言语之中见冷漠
(一)白描手法
师:先来说说白描手法。在学习过的文章中,你能举出用白描手法的文字吗?
生9:《湖心亭看雪》里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依据这个例子,你能说出“白描手法”的特点吗?
生9: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就是通过景物的组合。
师:不但是景物,“白描”也可以运用到人物之上。鲁迅先生是这样概括“白描”的特点的。
(屏幕显示)
师:鲁迅觉得“白描”的特点就是——、
生齐读: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师:来,我们用《孔乙己》中的文字来验证一番。先看鲁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述。
(屏幕显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师: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孔乙己的外貌,但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形象宛在眼前。哪些语言尤其能突显他落魄的特点?
生10:“青白”“皱纹”“伤痕”“乱蓬蓬”“花白”。
师:这些修饰语很普通,但是因为鲁迅加入一个字,让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
生10:是“夹”。
师:你来分析这个“夹”字有什么妙处。
生10:就是感觉他脸上有很多伤痕。
师:太常见的字反而会被我们忽略。“夹”指从左右相持。这是什么词性的词?
生齐声:动词。
师:用动词来描述静态的外貌 ,这叫什么手法?
生齐声:以动写静。
师:这样来描写孔乙己的外貌有什么好处?
生11:有一种动态感,让人感觉到他的伤痕时刻在变化,说明孔乙己常常被人打。
师:没有过多的描述,鲁迅用了“夹”字加上几个修饰语就让我们看到了一张饱受磨难的脸。再看他和短衣帮的第一次交锋。
(屏幕显示)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师生共读语句。
师:你觉得短衣帮第一回出招时,哪个字最有杀伤力?
生12:“又”字,说明孔乙己不是第一次被打了。
师:这是在揭伤疤啊。
生13:“添”表明是增加了,孔乙己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可见处境很糟糕。
师:应和之前外貌描写中的“夹”。
生14:“新”字也很有力度,在强调孔乙己旧伤新伤全在,日子过得很惨。
师:鲁迅先生尤其讲究字词,大家抠字眼抠得很有味道。有注意到“叫”字吗?什么是“叫”?
生15:大声地说话。
师:你什么情况下会叫?
生15:生气和人吵架或者很高兴很兴奋的时候。
师:叫者,呼也。短衣帮大声呼喊出孔乙己又有新伤的目的是什么?
生16:取笑他。
师:他们本来期望孔乙己在“叫”声中有怎样的表现?
生16:很羞愧,很难受。
师:从刚刚这几个字词中,你读到了短衣帮怎样的形象?
生16:很无聊,很残忍,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师:你把刚才同学找到的“又”“添”“新”,还有“叫”连起来分析一遍。
生16:“又”指明孔乙己不是第一被打,“添”说明孔乙己常常被打,“新”说明他被打得很频繁,这些字写出孔乙己的处境很糟糕。短衣帮把这些情况用“叫”体现出来,说明他们的内心很残忍,不惜用伤害孔乙己的方式让自己高兴。
师:整理得太完美了,我们品味字词就要循着字词的含义慢慢体会出作者的用意。此时的孔乙已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回击了漂亮的一招,大家发现了吗?
生17:他要了两碗酒和茴香豆。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就是孔乙己的反击?
生17:因为前面说这些打工的往往是花四文钱买一碗酒。这回孔乙己买两碗酒和一碗茴香豆,就表明他比短衣帮有钱。
师:很懂人性啊。大家要做好笔记哦。还有吗?
生17:“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也显示孔乙己比短衣帮有钱。
师:尤其是哪个字可以体现这一点?
生17;“排”,写出他是一个一个铜板地将它们排列在柜台上。
师: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17:我比你们有钱。
师:面对短衣帮的戏谑,孔乙己用行动获得了自己的胜利。但他的回击引来了短衣帮第二波攻击,这次火力更强了。你来分析看看。
生18:从“高声嚷”中看出他们的声音更响亮了,而且直接说出他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第一次的时候说得还是比较委婉,这一次就直接攻击,指明孔乙己偷东西。
师:“嚷”和“叫”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生18:不能,“嚷”比“叫”的声音更大,看出短衣帮气焰很嚣张。
师:从“叫”到“嚷”,我们看见的是双方对峙的升级,短衣帮气焰的嚣张,还能看到什么呢?请注意短衣帮的身份。
生19:短衣帮就是打工的。他们和孔乙己一样都处在社会底层 ,但是他们一点都不同情孔乙己,这就看出世态炎凉。
师:生活并不宽裕的短衣帮,同样穷困潦倒的短衣帮,他们通过嘲笑孔乙己来换取自己暂时的欢乐。 这时,店内的气氛愈欢乐,世情越冷峻。我们一起再读这段描写。
(屏幕显示)
白描与冷峻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师生齐读。
师:面对短衣帮的进攻,孔乙己败退了,但是短衣帮并没有放过他,在孔乙己喝了半碗酒稍稍恢复时,他们又给了孔乙己致命一击。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
生19: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师:说说理由。
生19:因为读书人都是以考上科举为目标的,孔乙己连秀才都考不上,肯定很痛苦,所以短衣帮又在揭伤疤。
师:这句话中的哪个字最能刺痛孔乙己?
生19:“捞”,因为这个字显得很轻易,讽刺孔乙己读了这么多年书,连最容易考的秀才都没有考到,太无能了。
师:你注意到这个词的轻重程度。这里作者没有使用“考”“得”等常见动词, 而是匠心独运地使用了“捞”字,为小说增添了复义色彩。“捞”字的本义是:“水中取物。沉取曰捞。”现代汉语中的“捞”有两个意思“1.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出(东西)。2.用不正当手段取得。”我们结合这两层意思思考这句话中的多层含义c
(屏幕显示)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1.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出(东西)。
2.用不正当手段取得。
生20:按第一个意思理解,短衣帮是在讽刺孔乙己的无用,如果按第二种意思理解,短衣帮是很瞧不起孔乙己整天想着科举不务正业的人。
师:我们再在你的思路基础上往下探究,如果按第一个意思来理解文本中的“捞”字,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一个关于“捞”的成语——
生齐声:水中捞月。
师:水中捞月。作者借短衣帮之口说出以孔乙己为代表的旧读书人考取功名正如同“水 中捞月”般虚幻缥渺、不切实际。如果按第二个意思来理解,文本中的“捞”字则带有试图 占便宜却未能得逞的意思。考取功名是孔乙己理想,本来是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和神圣感,但是短衣帮却以“捞”字将孔乙己的理想变成了不自量力、侥幸混世,从而轻松“取缔”了 孔乙己理想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追求半生而不得的理想,这是别人口中的镜花水月不自量力。正是听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孔乙己被彻底击垮了。于是鲁迅才写到——
生齐读: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师:孔乙己的溃不成军,却带给周遭人——
生齐声:快乐。
师:在别人的苦痛中发现自己的快乐。鲁迅先生让我们在白描之中看见了世界的冷。
作业:完成《作业本》中的导学一里的四个专题。
第二课时
(二)模糊性语言
师:什么是模糊性呢?就是不准确,含糊,在《孔乙己》中,模糊性词语“大抵”出现一次,“许”出现一次,“似乎”出现一次,“大约”出现两次。
(屏幕显示)
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师:这些模糊性词语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1:表述更准确。
师:结合语句分析。
生2:“大抵”指大多,指大部分短衣帮都不阔绰。“似乎”表示猜测,写出“我”也不了解孔乙己,是从长衫的样子上推断的。“许”“大约”也表示猜测,因为大家没有见到过孔乙己,所以猜测他死了。
师:在学习非文学性文本时,我们对这些模糊性词语有过具体的研究。那么这些模糊性词语到了小说里仅仅为了表达的准确性呢?
生3:不是,是为了突显人物形象。比如第二句在讲孔乙己的长衫的时候,说“大抵”没有补和洗,能体现他长衫的破旧肮脏,突显孔乙己穷困潦倒处境艰难。
生4:还可以体现小说中主题,因为小说的文章所有材料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鲁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写社会对苦人的冷淡,所以无论是“似乎”“许”“大约”都能看出人们对孔乙己的冷漠。
师:听清楚刚刚两位同学的发言了吗?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阅读小说时,我们需要时时咀嚼这个定义。
(屏幕显示)
师:我们先来研读酒客说的这句话,联系前后文,细细研读“许”字。
(屏幕展示)
“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师生共读。
师:这番对话在修辞上很特别,同学有发现吗?
生摇头。
师:这段话中有几处使用前一句的结尾词做下一句的开头语,这叫顶真。这种修辞,前后邻近的句子头尾蝉联,上接下递。用了顶真修辞的对话描述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5:感觉像是讲相声,别的说不出什么了。
生6:对话刚开始,一句接着一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事情很关心的样子,后来忽然就没有了,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师:同学对语言的感觉很灵敏,用上顶真修辞,让酒客不断地粘连掌柜的问话,造成一种节奏强烈的紧张感。貌似他们都很关心孔乙己的情况,然而大段铺排的最后,忽然用“许是死了” 四个字戛然结束对话, 与前文粘连的语气形成了——
生齐声:对比。
师:是的,对比。就如同一盆冷水突然浇灭前文的火,突出了酒客们和掌柜对孔乙己的关注并不是关心,而是——
生7:寻开心。
生8:好奇心,管闲事。
师:这种情感跟这段话中的哪些字词相呼应?
生9:“忽然说”,这个词看出掌柜是因为看到孔乙己欠账才想起他;“才”写出“我”也是因为掌柜提醒才记起孔乙己,他们都不在乎孔乙己。
生10:当酒客说孔乙己“许是死了”时,“掌柜仍旧慢慢算账”的“仍旧”,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孔乙己的死亡而有所触动。
师:“许”这样的模糊性词语在放回到语境中后,让我们看到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生死不能触动任何人,更让我们看到不被一个人生死触动的人群的冷漠。
师生共读屏幕上的语句。
师:到了小说的结尾,作者再次使用了模糊性词语“大约”。刚刚同学提到小伙计没有亲眼见证孔乙己的死亡, 用 “大约”表示是一种推测;但是,语句后面又用到“的确”二字,这不是跟“大约”的模糊性矛盾吗?
生11:不矛盾,因为“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而孔乙己在打折了腿后还会来喝酒,现在居然没来,所以“我”断定孔乙己死了,所以用“的确”;“似乎”是因为“我”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两个词表述的角度不同,所以不矛盾。
师:大家听清楚他的分析了吗?每个词语都有它的指向性,注意到它们的区别,就能从矛盾的表面看见真实的内在。我们循着他的发言再往前挖掘。“大约”与“的确”的连用来推断的是什么一件事?
生齐声:孔乙己死了。
师:“似乎”的模糊性,“的确”的确定性,暗示出人们对于一个人的生命不求确证而又敢于推测的状态。同学们,你能发现什么一个问题?
生12: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无足轻重,在所有人的眼里,孔乙己就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
师: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就是模糊语句在小说中的作用。
(屏幕显示)
三、探究小说主题
师:孔乙己就这样大约的确死了。是谁杀死了他呢?我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
(屏幕显示)
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准备5分钟。
生13:孔乙己的死有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孔乙己有学识但不懂得营生,有智慧却不使用,最后穷困潦倒。同时他迂腐善良死要面子,导致他不愿自降身份寻求帮助,或做一份光明正大的差事,只能偷窃为生,结果被打断腿,无法生存。从社会原因上讲,人们不在乎孔乙己不关心孔乙己,他们将孔乙己当笑料和谈资,所以他们不愿帮助孔乙己,还在他心窝上插刀。尤其是当了官的读书人一点都不同情孔乙己,心狠手辣,导致孔乙己最终死亡。
生14:我们组认为孔乙己的死是多种因素。首先,孔乙己自身有一定原因,他原本就有一定的学问,可以凭借抄书等方式养活自己,但他却痴迷读书人“高人一等”的身份,终日说些子乎者也一类的话,让人们不喜欢他,而且还会偷东西,最终因为偷窃被打断腿,导致死亡;其次,孔乙己周围的人造成了他的死亡,他们从没有把孔乙己当成活生生的人,而是把他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取乐的对象,一次又一次揭他的伤疤,甚至不关注他的生死,他们的冷漠推动了孔乙己的死亡;再次,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孔乙己的死亡,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造成了危害,同样是读书人,中举的丁举人就拥有更高的地位,即使把人打死也没关系,而孔乙己因为没有中举,就在世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15: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弱者,终究落了个“许是死了”的结局。究其原因,许是自身因素。因为他死要面子、装清高,曾利用读书人的身份为自己偷窃行为作掩护;他迂腐不堪,不肯好好生活,最终因偷窃被丁举人打折腿,成为废人,为他的死亡开启了倒计时。短衣帮没有过错吗?并非如此,在他们眼里,孔乙己微不足道,仅是打发时间的玩意,在他们的嘲笑声中,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众人的冷酷、漠视、麻木,把孔乙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正是世态炎凉,国民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愚昧麻木。孔乙己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世态炎凉的苦,落到这样的悲惨下场。社会变革中,小人物囿于固有的体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要么在庸碌麻木中度过余生,要么在无望中垂死挣扎,在绝望中毁灭。
生16:我从四个角度分析。首先是自己的因素,孔乙己有学问但没有良好习惯,满腹经纶但不会运用,为别人抄书却因好吃懒做黄了。而且他又好偷好酒,不务正业,这样的人在自我生命中自行磨灭价值。其次是酒客们,他们掌握孔乙己的弱点,常在取笑时揭其伤疤,并时时戳到孔乙己的痛楚,让孔乙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日益堕落,仿若空壳。再次是科举制度,孔乙己一生致力于科举,人生被科举毒害,已经没有精神自由可言,他的内心早已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迂腐。他的无所作为使他变得麻木不仁。最后是社会的因素,孔乙己是苦人,但这个社会并不待见苦人。孔乙己对于人们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他的消失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必然。这是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是世态炎凉社会的真相。
师:自身、周围人群、制度、社会,我们同学读到了小说的深意。在这样的阅读基础上再去读读孔乙己在文中出现的十一句话。
(屏幕显示)
一、“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你读过书么?”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三、“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四、“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不要取笑!”
“跌断,跌,跌……”
男生齐读:“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女生齐读:“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学生齐读:“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读:“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不要取笑!”“跌断,跌,跌……”
师:这十一句话中有孔乙己的自持和心酸,有他的卑微和良善,有他的性格和申请,有他的每况愈下的沉沦。这十一句话,句句是人物的灵魂的自白。这就是鲁迅先生说他写《孔乙己》的用意在于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屏幕显示)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超越写作时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读《孔乙己》,是不是可以读出更多的普遍意义呢?
生17:我觉得像孔乙己那样被社会忽略的人在现在依旧存在,他们很可怜也不上进,但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师:是的,这篇小说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古代和现代,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末的社会与中国人,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水恒的个悲剧。
(屏幕显示)
学生朗读资料。
师:离开科举的框框读《孔乙己》,我们更能感到这篇小说的意义的丰富,而且具有很普遍的世界性的意义。孔乙己和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米勒《推销员之死》中的推销员同样是属于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代表人物。
作业:完成《作业本》中导学二、导学三和课后拓展。
作者介绍:
徐敏红,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和“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专栏作者,致力于跳板型文本教学的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