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摘录】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文本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导致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另一是阶级的产生以及阶级之间的斗争。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过程的分离和相对独立化,使得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有可能创立;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是阶级的产物,是与国家政权一起产生的。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精神生产或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就是以意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为表现形态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原始社会并不存在意识形态,而只存在一般意识形式。最初的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中的剩余劳动产品也不断增多,这些都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人脱离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产生过程,专事于精神产品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之间的联系被分工割断了,从形式上表现为两个不同领域中的工作过程。 "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也正是由于劳动的分工,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联系被许多中间环节隔断,使得"旧意识形态"的思想家看不到他们的思想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看不到社会存在的运动变化对观念的影响。因此,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观念和思想支配的事实正好被他们用来证明观念和思想是一切客观世界的创造者。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或者说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阶级与国家是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由于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②。分工中包含的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统治阶级在建立国家政权的同时,也相应地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进行思想统治,在思想观念上保证自己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因此,意识形态就是对这种"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合理性论证:在阶级之间的斗争中,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③。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 "真实地想象"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
【文献链接】
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而且正是由于在分工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必然独立化,在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同他的屈从于某一劳动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条件的生活之间出现了差别。这不应当理解为,似乎像食利者和资本家等等已不再是有个性的个人了,而应当理解为,他们的个性是由非常明确的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上述差别只是在他们与另一阶级的对立中才出现。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