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条件: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的至高点,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考察和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的结果。他洞察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状况,这种不和谐状况大量地表现为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而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的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②这种不和谐状况,在马克思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对抗性质,这种矛盾的对抗性直接表现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而社会基本矛盾对抗的根源则在于私有制。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对抗性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激烈。这为马克思揭开“人类历史之迷”、“资本主义之迷”和未来和谐社会之迷创造了理论前提。随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两个转变”的完成,他的“两大发现”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世纪难题,从而使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二、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逻辑起点
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逻辑的起点。这里的批判是批判中继承和发展,是否定之中的肯定。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是马克思全部批判的出发点,从具体的现实批判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批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的深刻批判,这展示了马克思的批判逻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时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④马克思正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
思想批判:主要包括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第一,对旧哲学特别是:对唯心史观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清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指出黑格尔哲学的错误在于他不能从物质世界本身去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能从经济关系中揭示历史的真正规律。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⑤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把彻底的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领域,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这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第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少数人发财致富的学问,旧的经济学只描述了经济中的物物交换的关系,看不到在物的掩盖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李嘉图就“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⑦是铁的原则,他不懂得“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⑧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
的批判,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实现的历史逻辑,这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支撑点。第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从莫尔的“乌托邦”到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欧文的实验公社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和谐社会给以美好的描述和设计。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⑨这种理论的历史观从根本上说是唯心的,因为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不仅发现了未来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而且认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这种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使马克思构造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走向科学。经济批判:经济批判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足点和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物化现
象及其社会关系的冲突的批判。他指出,这种“物化社会关系”造成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及人与人的对抗,认为这种对抗和冲突直接表现为资本和个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和冲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人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因为“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⑩在他看来,资本家和工人一样也是资本的附属物,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11
马克思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立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才能实现未来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的根本解放。
政治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批判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政治上的平等、自由的批判。他批判了政治国家和社会的对立及政治国家的实质。指出:资产阶级“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12
国家和法都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政治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人“把别人看成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外力摆布的玩物。”13
资本主义“平等”的实质是用所谓的政治平等代替、掩盖其社会的不平等,只有拥有一定资本的人,才能享有政治权利。所以“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才自行消失。”1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是相脱离的,资本主义政治自由是虚伪的,是有产者压迫、剥削无产者的自由。无产阶级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后,才能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才能享有充分的政治平等和自由。
三、科学维度、价值维度: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支撑
所谓科学维度就是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思想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走向未来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的视角。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15
而“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和谐的程度和状况也要受到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克思在考察阶级对立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时指出:“各社会阶级的斗争……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16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抗性矛盾,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他本身所创造的财富了。”17
马克思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科学地阐明了未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对人的价值的诉求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又一个生长点。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需要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及其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因为人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
历史。”18
社会发展的进程“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9“‘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0人的价值的充分展示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人的发展的视角,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的依赖时期,个人对自然共同体的关系表现为人对人和共同体的依赖,人没有自由。物的依赖时期,人的发展表现为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人获得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但物化的社会关系衍生为商品共同体,人对物的依赖造就了人的畸形发展——独立性和依赖性错位的双重人格特征。人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其社会关系表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
只有到那时,人才从与自然的关系中和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将科学和价值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科学维度是研究社会是什么;价值维度则探讨社会应该是什么。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往往处于分离状态,这导致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不和谐。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思想家往往把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割裂开来,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把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正确的人的价值论结合起来,把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改造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愿望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人的主体性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也是“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人的活动本身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只有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22人也“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23
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人类才能在改造世界中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四、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路径矛盾的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根本方法,马克思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谐所展示的诸多层面及要素应有的相互关系。
第一层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关系,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始终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之中。主观是否和客观相一致、在多大程度上一致,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社会是否和谐及其程度。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第二层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对这种关系作了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4
当旧的生产关系没有彻底被消灭、新的生产关系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整个社会处于极不和谐的状态,当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并处于统治地位或得到调整、完善时,社会处于相对的和谐状态。在阶级对立社会里,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对抗性质,这些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不和谐的。
第三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内部要素的和谐关系,主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人的劳动能力是一种自然力,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劳动过程,……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5“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6同样,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与自然又是互相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认识的主观性的分离或对立。恩格斯曾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7人与自然的对抗直接导致了社会和自然的不和谐。因为人又是“社会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生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来实现的,“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28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导致了人、社会和自然的不和谐。只有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才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合,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9生产关系内部要素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他是“自然存在物”,更在于他是“社会存在物”;社会也离不开人的存在和发展,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30
人与社会又是对立的。因为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他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作用。”
31在人和社会的所有关系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了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的性质,它的对抗和冲突是人类社会关系不和谐根源,而资本主义的社会
关系关系的对立只不过被“等价”交换的物的关系所掩盖罢了。第四层次: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关系。人自身各方面的关系指人是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人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个性充分的自由,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人完全从自然的关系中和社会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在人类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畸形的、片面的;在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只有在那里,个人才能真正把自身置于社会共同体之中,只有在那里,“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2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未来和谐社会思想的又一根本方法。第一,无产阶级的解放真正代表了人的解放。马克思有句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马克思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的“人”及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但他很关注工人的命运,并提出了工人的解放及其现实途径问题,认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随着“两个转变”的完成,马克思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更多的是谈无产阶级及其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
是脱离无产险级解放来寻找一般人的解放,而是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33
马克思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和关注人类的命运是一致的。第二,无产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毋容置疑,未来的和谐社会是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但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通过“剥夺剥夺者”,“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才能向未来的和谐社会过渡。并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为了“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34
第三,无产阶级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5
五、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现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告诉我们,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是社会和谐的最高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整体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的程度、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和人获得解放的程度。能否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能否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前提。正确地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有太多的尚未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把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贯彻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
第二,必须正确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首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社会和谐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6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才能真正达到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的局面。第三,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必须处理好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自由人联合体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体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7
马克思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成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阶段,其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有旧社会的痕迹;按劳分配作为平等的权利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权利,是一种天然特权。我们以此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在这个阶段的和谐社会只能是底层次、低水平的。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又协调好各方面关;既承认矛盾和差别,又缓和矛盾和缩小差别;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长期工程,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束之高阁,它深深根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之中。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3
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主体,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我国现代社会转型尤其是文化转型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载体的人的现代化应当成为我国社会新文化的核心。而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以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理性精神,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从而创造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改变社会主体传统的畸形血亲人格,进而逐步确立起与现代开放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相适应的健全的现代理性人格和完善的公民意识;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凝聚力的作用,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并增强其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②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③11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76页。
④袁吉富等《社会发展的代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⑤李振纲《文化忧思录》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0页。
⑦刘永佶《中国现代化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
⑧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385、384页。
⑩《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1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13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