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灵
上个世纪90年代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将世界上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归纳为文明之间的冲突。其后几十年间,这种解释范式在全球广为流传,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读博士期间,政治课不是学老生常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之类,而是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老师将亨廷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乍看来,亨廷顿似乎与马克思毫不相干,因为亨廷顿在书中没有怎么提到马克思及其理论,但细究之下,文明冲突论本质上就是阶级斗争论的翻版。
首先,阶级斗争是把人划分为阶级,最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学说认为阶级是真实的存在,不同的阶级有着其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而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独立于阶级成员的个人意志,个人的思想是由阶级意识所决定的。
文明的冲突则是以文明来划分世界,虽然亨廷顿划分了好几种文明,但主要是非西方文明(如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等)与西方文明之别。亨廷顿以文明作为讨论的对象,将文明视为真实的存在,其分析也没有个人意识个人行为的空间。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斗争论提到过某些阶级成员在阶级斗争激化时可能脱离其原本所属的阶级,而文明冲突论则几乎不涉及文明中的个体成员。
其次,阶级斗争理论认为,没有什么普遍的价值,或者普遍的真理,而只有属于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当然,因为无产阶级是历史选择的最后胜利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是最后的真理,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则一律是反动学说。
这一点在阶级斗争理论中非常重要。不管是什么理论,不管是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甚至自然科学,只要被打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那就是显而易见的谬论,简直不值一驳。
在文明冲突论中,亨廷顿将自由、平等、人权等通常所认为的普世价值观归为西方文明的特征。相比非西方文明的价值观,这些理念并不具有普遍性,也没什么理论上或道德上的优势。相反,亨廷顿强调的是西方文明在不断衰落,影响力在不断降低。同时,亨廷顿也不认为近现代几百年间,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影响有多大的正面价值,或者有多重要的意义。西方历史上的扩张只是文明之间一种暂时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各大文明依然(应当)延续着其传统的特征,其控制的核心区域也没什么改变。
亨廷顿提出“现代化不意味着西方化”,这可谓是全书的主旨之一。但这里的“现代化”,其实指的不是现代的物质生活方式或现代的思想模式,而指的是各种非西方文明以自己的影响力重新塑造世界格局的过程。
阶级斗争论是反资本主义反资产阶级的,而文明冲突论则是反西方反普世价值的。有人认为,亨廷顿将世界划分为各大文明,是保守的,甚至极右的思想。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极右体现为西方优越或白人至上的观念,至少是维护既有秩序的观念,而亨廷顿是反西方的,是要颠覆现有秩序,这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一脉相承。
第三,阶级斗争理论核心观点是认为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相应的,文明冲突论也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亨廷顿虽然没有像阶级斗争论那样认定历史规律决定无产阶级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他显然倾向于非西方文明。在他看来,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导致非西方文明占据优势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会不断萎缩。
亨廷顿最早提出文明冲突论是在冷战刚刚结束的1993年,那时候,正是西方文明的影响达到二战以后的顶峰的时期。亨廷顿也敏锐地认识到,阶级斗争论已经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失去了大部分吸引力和解释力,必须采用新的方式挑战西方文明,于是他以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将阶级斗争重新包装为文明冲突。现在看来,此举可谓是大获成功。
如哈耶克和米塞斯所一再强调的,西方文明最关键的本质是个人主义,与之相对的则是各种各样的集体主义思想。就此意义而言,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对个人主义的消解更胜过了阶级斗争理论。在他的范式中,文明外生于个人,个人对于文明的产生、演化和发展等也几乎毫无作用。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各种团体上到国家下到家庭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主要是人与人自愿合作的产物。团体本身没有固有的意识,也不能自主地行动。个人主义是法治、自由和平等等思想的基础。消解个人主义,就是消解了西方文明的内核。
文明冲突论对某些事件比如911或巴以冲突等有一定解释力,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对于同一事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都可能有一定解释力。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塑造了冷战后的西方主流思想。
冷战之后,西方主流思想逐渐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不再坚持自己的文明标准。表面上看,这是对各种异质文明或文化的包容,但实质上是放弃了个人主义思想,不是把个人而是把超越个人之上的文明看作是基本的社会单元。各非西方文明内部犹如黑箱,不但国际上实行多元化,在西方社会之内,也尽量不以西方通行的价值和规则要求非西方文明的团体。
一旦不再坚持个人主义,西方文明的所有成果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相应地丧失了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西方文明真正的衰落。而另一方面,各个文明之间的竞争如果没有衡量其是非高下的标准,那文明的冲突当然在所难免,不但会长期固化,还会愈演愈烈。
**********************************
如果您对哈耶克的思想有兴趣,不要错过我们的经济学双语阅读课程哦!第五期课程将于11月5日开始,阅读内容为哈耶克的名篇《通往奴役之路》(读者文摘版)和“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报名费199元,10月25日之前可享早鸟价149元!
详情可见:
报名和咨询可联系风灵微信号mefengling,或扫下面二维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