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高考考向】
主要思想方法:用哲学原理分析社会历史问题
考查形式:选填题、材料分析题
【高考真题】
1.【2020年课标I】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20年课标Ⅲ】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 )
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误区提示:如何区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凡看到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应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分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
凡看到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观点、意识形态(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改革则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如文化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法律修订等。
3.【2021全国乙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12分)
参考答案:(大前提)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4分)
(小前提)②“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3分);
(结论)③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3分);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2分)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不能准确记住原理;不能把材料和原理准确结合,分析不透彻。
【建议变式练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要在体制上为每一个人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垄断,在机制上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自主创新;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完善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扩大居民收入来源。
(1)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进共同富裕。(12分)
(2)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共同富裕”提出两条建议。(4分)
撰文:任小磊 杨佳顺
图片:无
审核:丁劲松
上传:杨佳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