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日报
硕博招生
理论学习
学术争鸣
全方位交流信息
你想要的这里全都有哦!
深入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内涵
(作者李明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基地研究员,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储钰系阜阳市“‘理’有‘颍’响力”微宣讲团成员,阜阳市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主要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新征程上,要深刻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意义。
01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人类文明新价值形态
价值观是文明的灵魂,决定文明的演进历程与最终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本质区别在于:摒弃资本至上,追求人民至上。资本至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由资本驱动,也被资本裹挟,其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造成物质主义膨胀、贫富两极分化等无法避免的恶果。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价值形态上对西方式现代化实现了“原点超越”。
人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构成,物质利益、科技发展、社会财富只是满足人发展的手段,而非终极目的。片面增加物质财富的发展方式,如果不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无法持续、不能长远的,更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恩格斯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由于过度追求城市化、工业化而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在资产阶级的不断剥削和压迫下,工人成为科技进步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牺牲品,人们被迫生活在动荡与混乱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面向人的科学、有机、缜密的整体,以人的现代化为内容,突出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幸福等与人相关的问题,蕴含“自由”的前景,致力于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全面、多维、丰富、均衡的发展条件。因此,人民幸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表现。而且,西方式现代化也是建立在对自然掠夺、对生态破坏的基础上的,今天世界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掠夺式发展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表明西方式现代化严重背离了公平、正义价值。相反,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比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上的不同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并不断追求人民至上,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价值,并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进步性。
02
拥有核心领导力量彰显人类文明新制度形态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历史终结论”一时甚嚣尘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被定义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快速崛起,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制度建设上的高下之分在于:证伪“历史终结论”,不断完善革新。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底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组织实现形式等,激发了社会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团结率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道路和航向上引领人类文明前行之路。
03
坚持继承创新彰显人类文明新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中深藏着时代价值,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释放出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巨大能量。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文化认同上鲜明差异是:从不割裂传统,坚持继承创新。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源头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实现连续发展的文明体。在五千多年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人类关怀意识、个体修养要求和伦理责任原则尤其是“文明以止”境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明思维的基本要素,凝成了中华民族在文化立场上的基本尺度,成为中华民族能够在漫长历史进程和剧烈历史洪流中始终站稳脚跟的“文明的活的灵魂”。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长于从贯通古今中外的视角审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历史,尊重历史规律和文化传统,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深厚历史底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新论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了中华文明的丰厚滋养、注入了中华文明的道德源泉、赋予了中华文明的解题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磅礴力量。
0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人类文明新全球治理形态
和平如阳光,安全似雨露,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动荡变革的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愈加强烈。中国发展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同时,谋求人类进步和世界大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全球治理认知格局上差异在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旨在破解现代化发展史中出现的、而西方国家并没有解决的诸多难题,比如以资本为中心而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等。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倡导“天下为公”,为解决全球普遍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提供了智慧;倡导“世界大同”,为化解全球范围内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动力;倡导兼收并蓄,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增强了信心,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路径选择,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群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平等性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当今世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和波谲云诡的风险。唯有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和合融通,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才能推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发展、安全、生态等重大问题,从而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推动人类向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不断迈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