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动物园,我去过。”“成都博物馆,我上个星期刚去。”随着成都本土沙画艺术家双手轻轻的一挥一洒,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在屏幕上一一呈现。12月27日上午,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二楼会议厅座无虚席,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晚报社承办的“2015·少年先锋”成都市首批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市级示范基地评选活动结果揭晓,12家优秀基地的授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同学们在植物园参加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
四川博物馆开展“小小讲解员”社会实践活动
“我喜欢这样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它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来自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美德少年代表周钰淇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在四川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历,并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学知识,练胆识。随后,成都文明办副主任梁红,未成年人处处长赵宇,成都晚报社副总编辑张光焰向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授牌。
美德少年代表周钰淇发言
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授牌
授牌仪式后,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了心理成长亲子活动。
四万次网络投票+专家严格评审选出12个未成年人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成都文明办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让未成年人在校外,在课余时间通过有效、有趣的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快乐成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年,成都评选出111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并列入《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版图》(第一辑),各实践基地陆续推出了主题多样的实践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发挥现有实践基地的作用,提升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公益活动的能力水平,2015年,成都市决定评选出一批“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示范点。据了解,成都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相关专家和成都晚报执行团队从《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版图(第一辑)》中甄选出综合条件较好、关注成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践基地,再结合自荐成为未成年实践基地的事业单位、社会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团体等,共计20家候选基地参与了“少年先锋·你最喜爱的实践基地”网络投票活动,自12月8日,“少年先锋·你最喜爱的实践基地”网络投票活动在成都文明网、成都晚报新媒体及成都发布等平台上线以来,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截至12月21日总投票次数破40000次。
“少年先锋·你最喜爱的实践基地”网络投票专题 >>点击进入
经过前期的网络投票,12月22日下午,成都市文明办邀请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教育专家刘长江、吴于婕,成都儿童作家邱易东以及成都发布主编谭麟等组成专家组,针对参评基地提交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从主题性、基础设施、组织管理(未成年人服务队伍建设)、优势资源、创造力(活动策划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评审。
最终,在参考线上投票结果的基础上,专家组从20个申报单位中甄选出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具体包括:四川省博物院、四川省美术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市烈士陵园、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成都市植物园、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馆、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大风车自然体验乐园。
历史文化教育类实践基地——四川省美术馆
小朋友在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的“乐树坊”体验心理与心脏管理系统
八大主题类别丰富未成年人课外生活
据了解,此次参选的20个未成年人实践基地包含8大主题类别,分别为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爱心服务教育、公民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八大类。
“这些实践基地以后有机会的话,要带娃娃经常去。”新光小学赵唯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次评选出来的好几个实践基地她都带孩子去过,“他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后,更会关心人了,而且还懂得了团队协作精神。”赵妈妈说孩子马上要到叛逆期了,接下来打算带孩子去法制教育基地和心理成长中心去看看。
“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电子地图
在活动现场,家长们可以扫宣传广告上的二维码了解“成都市首批12个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的电子地图,通过电子地图,八大类主题的实践基地清晰呈现,据了解,为了提高未成年人参加实践基地活动的积极性,主办方将在2016年推出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章手册”,每参加一个实践活动,小朋友都可以在手册上集一个印章,集满以后即可获得奖励。
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章手册”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实践教育内容,《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版图(第二辑)》也将于2016年新年之初付印发行,到时候,拿着这本全新的“实践基地指南”,按图索骥,孩子们就可以便捷地参与到身边的基地实践活动中去。
完善社会实践基地准入标准未成年人年接待量要达5000以上
记者从本次评选标准中看到,参与评选的候选基地除了基础设施完善、实践内容丰富等基本要求外,还必须对未成年人实施价格优惠政策,公益类实践基地要指定对未成年人的减、免费开放制度。同时,各家基地每年接待的未成年人要达到5000人次以上。
从2016年开始,示范基地每年至少需要开展3场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包括德育、历史、科技、环保、国防、农业、工业、艺术等。活动每场至少容纳60人参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实践主题、内容、参与要求。据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公益活动的能力水平,接下来,还将完善制定社会实践基地准入、申报、退出标准。
(成都文明网记者:龚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