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虚拟空间里的人: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网络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线上的媒介成为人类社交的一环。针对这种形式,不断有质疑声出现。人们在提出他们负面影响的同时,更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受其的危害。本文结合国情,基于我国青少年社交媒体成瘾行为,探讨其与孤独感的相互作用关系。
1.引言
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9个小时。使用社交媒体的网民超96%,规模已突破10亿。国内社交媒体分为核心与衍生两大类。前者的用户主要以加强人际关系为目的,借助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国内核心社交媒体代表有:QQ、贴吧、微博、微信。后者鼓励用户进行内容创造,用户也可以从平台获得的个性化信息进行决策,国内衍生社交媒体代表有:抖音、知乎、bilibili、小红书等。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分享观点与经验平台的社交媒体,为人们开辟远程交流这一渠道。其社交属性也向用户提供了与他人互动、获得社会支持等积极价值。当面对面的交流因物理距离受到阻碍时,社交媒体对维护关系有积极作用,比电话交流更重要[2]。当使用者进行常态化使用时,社交媒体也可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3]。但同时,它拥有的负面效果也早已引起广泛关注。数据表明,青少年为社交媒体的主要活跃用户。我国青少年网民(10-19岁)占总网民比为13.9%,规模近1.5亿[1]。与老一代人不同,出生于科技时代的青少年群体对网络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针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身心行为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持负面看法。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阶段,自身认知水平仍在发展,其思维方式也易受社交媒体影响,是最脆弱也是最庞大的易成瘾群体。
2.社交媒体成瘾
2.1概念
社交媒体成瘾是一种非物质性成瘾行为,定义为对社交媒体使用的非适应性依赖的心理状态,并且形成行为成瘾症状。[4]表现为用户对其过度使用并占据了大量时间,引起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嫉妒等消极情绪、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睡眠障碍等。此外,诸多学者提出了衡量标准,例如: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访问社交媒体时,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每当听到通知声音就急于去查看;当生活被严重影响或心理问题已出现仍然沉迷等。
2.2测量
国内外学者均提出了社交媒体成瘾的测量量表。本文通过卑尔根社交媒体成瘾量表(BSMAS)依从的6种症状来阐述。
①显著性:社交媒体成为有成瘾倾向的个体中生活中重要事件。即使在没有使用的时候,这件事也会占据他的大脑。个体通常会思考,如何分出尽可能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使用社交媒体。
②情绪改变:当用户产生消极情绪时,通过使用社交媒介作为一种应对机制,能够对情绪进行调节。成瘾行为作为其“自我治疗”的手段。
③耐受性:用户的阈限提高,要增加使用时间才能获得与最初使用时同等快感。
④戒断:当使用频率降低或完全不用社交媒体时,个体会出现戒断反应,在心理上表现为“极度情绪化”,生理表现为恶心,失眠等与压力有关症状。
⑤冲突:个体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作为强迫性活动,社交媒体减少了个体现实世界的活动,对其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冲突。
⑥复发:在戒断了一定时间后再次更高频使用,即戒断失败。表现为反复[4] [5]。
2.3青少年社交媒体成瘾原因
2.3.1成长阶段
青少年自身处于不稳定的快速发展时期,具有一定感觉寻求倾向,对刺激有更强的好奇感与更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层出不穷的新动态、眼花缭乱的界面,对于青少年是个巨大的诱惑。
2.3.2个体需要
青少年的个性化自我表达渴望:根据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有一种自我关注的倾向。ELKIND提出自我中心的概念,其包含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假想观众指个体想要得到关注,认为自己是别人的关注焦点。个人神话是指青少年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是别人未曾经历的,因此自己是独特、与众不同的。社交媒体恰巧迎合了其表达需要,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我。况且很多平台会有通过给新人流量来鼓励创造的机制,青少年在易获得庞大群体的注意时,也更易沉迷于其中。
2.3.3动机
国内外心理学家提出补偿理论,即部分的青少年在其成长发展受阻时会寻找补偿,以不恰当的心理补偿满足需求[6] [7]。例如,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快乐时,会选择沉迷游戏以逃避现实,获得满足感。在面临中高考等重大考试时,学业的压力也会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手机成瘾[8]。
3.孤独感
3.1概念
孤独感是指个体知觉到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存在差异,却又无法建立与重要他人的纽带而体验到的消极情感。[9]青少年自身处于一个追求同伴关系的阶段,同时更易感到社交隔离与孤独。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竞争更加激烈。升学阶段的青少年们承受着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多方压力的负担,其心理健康状态堪忧,消极情绪更易出现。
3.2孤独感与社交媒体成瘾关系
根据上文对成因的阐述,可以发现,当青少年产生孤独感时,会选择进行社会交往,而成瘾行为是其不恰当的补偿。受国内的生育政策影响,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青少年对融入朋辈群体有更多的渴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拥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与接受。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能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时,他们转而在便捷的网络社交中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会增加。孤独感作为青少年群体高发的消极情绪体验,被认为是手机成瘾近端因素,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10]
作为成瘾行为诱因之一的孤独感,同时也是成瘾行为的结果。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正相关[11]。孤独感变量存在中介效应,即社交媒体依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孤独感起作用。当个体沉迷于社交媒体时,其虚拟空间的社交需求未得到满足,因而产生孤独感。这时,个体会倾向于选择更容易触及的社交媒介,而非到现实生活中去社交,其人际关系也因此受影响[11]。
4.结论
青少年的用网与心理健康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世界无人可诉说的话语,最终都于网络这个虚拟平台无声呐喊出来。社交媒体并非百害无一利,它给予了困在现实的青少年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见到万千世界的机会。如果要解决社交媒体成瘾行为,不应仅靠“防沉迷模式”等强行手段,而是要究其成因。问题不该仅由青少年群体承担,作为家长、作为学校,应对青少年的成长而非学习成绩更关注。应鼓励青少年去社交,去自我表达,鼓励他们以多样形式发展,对缓解青少年的孤独感与成瘾行为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Fenne große Deters &Matthias R. Mehl(2012).Does Post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Increase or Decrease Loneliness?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ment
[3]姜永志,白晓丽,刘勇& 陈中永.(2017).社会适应能力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自我认同与心理和谐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3),550-553.
[4]史一楠,张宁 & 袁勤俭.(2020).国外社交媒体成瘾研究:测量工具、理论模型与行为影响. 现代情报(08),166-177.
[5]Mark Griffiths (2005) A ‘components’ model of addiction within
a biopsychosocial framework, Journal of Substance Use, 10:4, 191-197.
[6]高文斌,祝卓宏,陈祉妍,刘泽文 & 高晶.(2005).网络成瘾心理机制的“失补偿假说”及综合心理干预..(eds.)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pp.12).
[7]Daniel Kardefelt-Winther.(2014).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internet addiction research: Towards a model of 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刘勤学,杨燕,林悦,余思 & 周宗奎.(2017).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1),82-87.
[9]熊思成,袁孟琪,张斌 & 李雨欣.(2018).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2),1857-1861.
[10]Zhang, M., & Xiang, Y. (2022). Influence of benign/malicious envy o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Mediating role of loneliness and self-
control. Int J Men Health Ad, 1–14.
[11]魏心妮.(2017).青少年社交媒体依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
排版 | 陈善颖
审核 | 王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