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教育和心理学中的影响巨大,在课程改革、科学和数学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
个人建构主义强调个人自身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创造作用,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冯·格拉瑟斯菲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维特罗克的成生学习理论、斯皮罗等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等。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保罗·欧内斯特的社会建构主义和让·莱夫的社会文化认知观、情境性认知等。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很多研究者都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建构主义的理论,但其实在具体观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陈琦,张建伟,1998)。
这些不同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共识,比如在学习观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赋予信息以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 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新现象或新问题,学习者需要主动激活头脑中的先前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对新、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成型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和检验。
2. 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内化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名词术语等),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