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起秦淮河的月色
寻觅在荒原上的灵魂
我们怀一颗真挚之心
不忘星辰万里
与书同行
与你相伴
本期展示的作品是
汉语163班梁绮慧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
——浅谈《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现象
摘要:文字下乡是近代国家实现现代化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对文字下乡展开长达两章的分析。针对《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章内容,从乡土社会的“愚”分析文字下乡困难的原因,从乡土社会的褪色揭示文字下乡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探讨文字下乡的工作方法,了解文字下乡现状,促进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乡土社会 文字下乡 文字符号 现代化 农村教育
前言
“文字下乡”命题经由费孝通在其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是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一种概括,这一运动企图使愚昧落后的乡村汇入现代文明的洪流,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 ,一生著述丰厚 ,《乡土中国》不过是他厚重的积累中的一小叠字纸 ,但是 ,这本小册子却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中国乡村社会架构最经典的著作之一。现代学者在研究这方面内容时,已经把《乡土中国》作为一块思想基石,沿着他指明的方向前进。 本文将以《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章为蓝本,分析文本内容,探究文字下乡困难的原因,文字下乡的必要性以及文字下乡的工作方法,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字下乡现状和中国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承。
一、文字下乡的难点
说到农民或农村,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与“愚”有关。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举了乡下人在马路上听到汽车喇叭慌了手脚被骂笨蛋的例子来说明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1]但明显是因为乡土社会中没有很多汽车,所以才造成了对于喇叭认知的缺失,这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费孝通先生指出,乡村工作的朋友之所以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由于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农村居民智力不如城市居民,所以农村居民不认字的原因可以基本能等同于汽车喇叭问题,是知识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村居民不认字是因为他们没有认字的必要。主要原因有三:
1.乡土社会的特点。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2]生活中互相合作的人都是熟悉的人,这种情况在社会学中被称为“面对面的社群”。在面对面的社群中,人们社交中往往能够达到不用使用姓名就能知道对方是谁的程度。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跟熟悉的人的对话模式:“谁呀?”“我呀!”我们对于很熟悉的人是可以通过音色、语气等来判断对方是谁,在乡土社会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乡土社会是个沟通便利的社会。文字是一种具有约定意义的符号,是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障碍的时候。例如在受到直接社交限制的许多年前,不在同一个的地方的人们就需要用书信来传递信息。在乡村社会中,人的交流在时间与空间上产生的障碍是比较小的。从空间上说,乡土社会里的人由于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带有安土重迁的性格特点的,每个人守着自己的土地,不轻易扩张也不轻易走出自己的村子。由于人口流动少,乡土社会是相对稳定的,老子理想化的乡村状态甚至达到“鸡犬相闻”,乡村社会范围小,以至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机会非常多,更不用说产生沟通障碍。从时间上说,在“再论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提到了“记忆”,他指出: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我们的记忆包括自己生活所得,还有前人的经验。我们能够从记忆入手分析文字在乡村生活中是否必须。前面谈到由于人与土地的密切联系,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所以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在这个熟悉的地方的生活轨迹是相对稳定的,乡村居民能够直接向前辈以语言的方式汲取经验。这样稳定的社会状态使得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要口口相传,不断保存,在此过程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所以文字在这样熟悉的社会中并不是非用不可的。
2.文字的符号特点。
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这种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障碍达到交流的符号在地域狭小的乡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原有的作用。甚至因为文字带有的符号特点使交流容易造成理解障碍。如果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文字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例如文章中提及到的由于青年们写情书表达有误导致爱情悲剧的事例。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用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3]。正由于乡土社会的特点,使得面对面往来更加直接,甚至能规避文字的弊端。那么农村居民为什么要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3.在“面对面的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用的工具。[4]
语言是用声音表达的象征体系,是社会的产物,人们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使得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费孝通先生在此处指出的“特殊语言”便是一种产生于特殊的生活团体中的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特殊语言”只有同一个群体的人才能理解,因为他们都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这一象征有着外行人没有的理解能力,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5]
而在乡土社会这一“面对面社群”中,特殊语言的作用更加明显。基于彼此的熟悉,为了追求更高效的交流,人们抛开了比较直接的象征原料,追求更直接的会意。例如江西婺源流传至今的打更习俗,打更人以打更的方式达到报时,提醒居民防火防盗的作用。正如打更夜间报时制度一样,乡村中很多交流中连语言都能省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可知,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因为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在这样稳定的社会状态下,文字下乡难度显而易见。
二、文字下乡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乡土社会不得不接受时代潮流的推动,与外部进行交流,外部社会丰富的发展机会也吸引着农村居民往村外流动,语言已经不足够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这时,文字下乡便有了刻不容缓的理由。“ 《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 ,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 ,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这种尝试 ,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 ,在英文中可以用 Ideal 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 Ideal 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 ,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 它并不是虚构 ,也不是理想 ,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 ,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费孝通先生为了方便分析和认识抽象出“理念型”的特征,用功能和作用把现有结构给合理化,同时也静止化。但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这种理念性的静态社会被打破,乡土社会稳定不断受到外来冲击成为了必然。社会流动带来的乡村社会“土”气褪色分为:乡村外以及乡村内两个部分。由于乡土社会中“土”气的褪色,乡村不再不需要文字,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有了需要。这种变化使得文字下乡工作推进刻不容缓。
1.乡村外: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乡村社会出现了更多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城市生活的工具,例如电视。城市发展带来的财富和机会吸引着农村居民,紧接着带来了“农民工”大潮。农村居民外流使得原来便捷的交流出现了空间障碍,农村居民需要交流的人也不再局限于熟人。在此时,文字变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城市生活中日常填表,或是使用信息交流,农村来到城市的居民都躲不开使用文字。文字下乡能使得农村居民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
2.乡村内: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到城市寻找机会,有条件的农村居民一般选择把孩子带到城市的学校受教育,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生源减少,为了节省资源对部分乡村学校进行合并,使得留在乡村里的孩子上学变得更加困难。而乡村学校是文字下乡的重要据点,如今由于乡村社会“土”气的褪色使得乡村学校的受挫,向文字下乡工作推进发起挑战。
因为流动,因了获得范围的扩大,所以传统的静态乡土社会已经没有了。受到现代冲击的乡土社会慢慢褪去了“土色,乡土社会里的居民也不得不使用文字以更好地与城市生活接轨,文字下乡在此时有了必要性和紧急性。
三、文字下乡工作方法
文字下乡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如何更好的推动文字下乡,寻找一种妥当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前文提及,传统乡村中的人大多不认识字,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他们自身“钝”而“不化”,而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其他外部原因使得文字在这一块未开垦的土地上难以扎根立足。在文字下乡势在必行的现代化潮流推动下,我们可以从文化以及经济的角度入手,了解文字下乡工作,进而探究文字下乡工作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
1.文化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中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是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6]从费孝通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中国文字的演习是“肉食者”的特权,对以耕田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布衣”来讲,文字是一种奢侈品。乡土社会的居民对于具有庙堂性的文字带有与生俱来的疏离感。要促进文字下乡,必须解决乡村居民对于文字的心理障碍。最好的方法是营造一种很好的文字学习氛围,使得乡村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字符号。乡村学校在此过程中一直被国家当作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工具。
早期的乡村小学的确呈现比较繁荣的景象,但随着乡村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快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到县城就学或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读书,乡村小学正在慢慢沦为“空巢”。从程天君和王焕的论文《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对一所中部地区普通乡村小学(魏桥小学)的情况调查结果可知,乡村小学学生人数锐减。为了节省资源,国家对乡村小学实行了“撤点并校”,但实际上撤点并校使得乡村孩子面临上学费用提高,上学路途遥远的困境。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失衡,孩子上学更加困难,文字下乡受阻, 严重背离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需要和初衷。2007 年后,全国小学生辍学率大幅回升,从2008 年的 5.99%上升到 2011 年的 8.22%,这意味着每年约有 80-90 万农村小学生辍学。[7]中国社会将因此而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一代文盲。
撤点并校使得文字下乡过程出现不良反应,这一现象表明文字下乡中对于乡土社会居民思想改造应该采取保守方式,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乡村小学不可一刀切式地裁撤,而应该尽量采取“保守疗法”,着力保护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农村教育,使得文字下乡更加科学更加顺利。
2.经济
上文提及文字具有庙堂性,是一种奢侈品,而乡土社会居民往往连奢侈品之外的很多物质需求尚且得不到满足,文字也就成为无关紧要的东西了。对于文字下乡工作来说,为乡土社会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经济力量无疑是促进这项工作发展的夯实的物质基础。费孝通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一直以拳拳报国之心关注中国农村变化,关注乡镇企业的成长,并以大量著述引导和推动其变化和发展。在费孝通先生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中,他提到现代工业下乡的观点,以乡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发展,同时在城市成为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现代工业下乡利用现代工业技术,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用合作生产代替小规模的家庭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发展。再者,现代工业下乡还能促进城乡互惠的实现,勾勒出一条“工业下乡—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农村城市化—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现代化”的新道路。现代工业下乡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乡土社会的居民才有心力去学习新事物去充实自己,文字的学习便能水到渠成。文字下乡工作推行必须在为居民提供一定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进行。
文字下乡工作中必须在了解乡土社会现状,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结语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文字下乡的若干问题,了解文字下乡困难之处以及文字下乡的必然发展,从经济以及文化的角度探索文字下乡现状,探究文字下乡工作方法。文字下乡这项工作需要引起社会相当的重视,并不断发掘更好的工作方法,使得乡土社会居民顺利与现代社会接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条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王小章《“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浙江:浙江大学,2015
[2]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中国乡镇企业,2001
[3] 程天君,王 焕《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教育学术月刊 2014 年第 8 期
[4] 陈心想《“愚”也? 非也! 文字下乡——阅读费孝通札记之二》,书屋 2015 年第4期
[5] 王铭铭 ,杨清媚《费孝通与》,北京:北京大学,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0 卷第 4 期,2010
[6] 陈心想《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再论文字下乡——阅读费孝通札记之三》,书屋 2015 年第6期
[7] 费孝通《中国城乡——我一生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8] 燕楠《中国乡村社会文化中的“土”——读费孝通》,美与时代,2014年02期
[9]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
—THEEND—
以上是梁绮慧同学的作品
恭喜梁绮慧同学荣获
本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的三等奖
让经典温润你的心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