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
(课程代码12656)
资料获取:
视频课程点击链接:自考12656《毛概》串讲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
A.“一个根本”“两个基本”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答案】D
【解析】(P8-15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2.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 )
A.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答案】B
【解析】(P1-53)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崭新阶段的标志是( )
A.辛亥革命的发生
B.新文化运动的发起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国民联合阵线的形成
【答案】C
【解析】(P2-61)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崭新阶段的标志是五四运动的爆发。
4.革命统一战线中,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指( )
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答案】D
【解析】(P2-71)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的同盟,主要是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的基础;②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不错误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答案】A
【解析】(P2-69)(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2)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3)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以及政策的正确,又构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6.我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是( )
A.初级社、中级社、高级社
B.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C.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
D.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答案】D
【解析】(P3-80)我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7.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
A.中外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C.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答案】C
【解析】(P4-91)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1)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2)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运用专政的方法解决。
8.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建设的一项方针是( )
A.以工业为主导
B.以轻工业为主导
C.以服务业为主导
D.以农业为主导
【答案】A
【解析】(P4-93)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D.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解析】(P5-10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重大问题是( )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P6-1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11.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P6-124)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C
【解析】(P7-136)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P8-14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本质是( )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
【答案】C
【解析】(P9-162)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 )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P9-16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注重解决的是( )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不平问题
C.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答案】A
【解析】(P10-168)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降”是( )
A.降库存
B.降成本
C.降产能
D.降价格
【答案】B
【解析】(P10-170)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市场需求结构。
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民族平等
D以德治国
【答案】A
【解析】(P10-17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 )
A.人道主义
B.爱国主义
C.国际主义
D.集体主义
【答案】B
【解析】(P10-17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
B.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C.治理环境污染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A
【解析】(P11-18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2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D
【解析】(P11-189)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指( )
A.惩治腐败
B.健全法制
C.改革开放
D.反对霸权
【答案】C
【解析】(P11-188)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指改革开放。
23.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是( )
A.作风优良
B.党的领导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答案】B
【解析】(P12-201)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24.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是( )
A.世界和谐与繁荣
B.外交宗旨
C.国家主权和安全
D.相互尊重
【答案】C
【解析】(P13-21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25.“四个伟大”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答案】B
【解析】(P14-223)“四个伟大”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工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党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答案】(P1-52)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密切联系群众;
(3)自我批评的作风。
27.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案】(P5-113)
(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P6-121)
(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P8-156)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0.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及其重要性
【答案】(P10-180)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1)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31.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案】(P11-188)
(1)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2)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3)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4)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32.2023年6月2日,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请回答什么是“第二个结合”,它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时事政治)
(1)“第二个结合的含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2)“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 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
【答案】(P11-192)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