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度社会
孙世民
(厦门大学法学院,中国厦门361005)
摘要: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具体体现在深刻的英国殖民统治影
响、历史久远的种姓制度、深刻的英美法律移植、世俗化的印度教、“印巴分治”
带来的各种争端以及其独特的国民教育发展资助政策。这六种不完全相同,却又
在印度社会紧密结合的社会现象,造就了印度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而国民经济
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不同社会现象的的融合。作为一个有着灿烂文明历
史的古国,“不可思议”的印度社会,终究会带给世界不可思议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社会种姓制度印巴分治国民教育宗教冲突
AnalysisofIndiaSociety
SunShi-min
(LawSchool,XiamenUniversity,361005XiamenChina)
Abstract:Indiaisa"magical"country,embodiedinthegreatBritish
colonialinfluence.Ithasalonghistoryofthecastesystem,profoundin
AngloAmericanlegaltransplantation,secularHindu",Pakistan"brings
variousdisputesanditsuniquenationaleducationdevelopmentassistance
policy.Thesesixarenotexactlythesame,butthesocialphenomenonin
Indiasocietyclosely,madeIndia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
economy,and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andfurther
promotethefusionofdifferentsocialphenomena.Withasplendidhistory,
"incredible"societyofIndia,willaffecttheworldunbelievably.
孙世民,男,厦门大学法学院2013级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号13620131150172,本文是其《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业。
Keywords:societyofIndia,castesystem,PartitionofIndia,
NationalEducation,ReligiousConflict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
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
壤。英联邦成员国。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
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研究,技术服
务等行业也有快速发展。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
瞩目
。
印度在对外宣传时给自己定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从印度社会的现
实状况来看,也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到处都有巨大的反差,到处都有深刻的矛盾,
而社会却处在一种平稳的状态,生活中充满着和谐的气氛,令人难以捉摸
。因
此,对于印度的社会的分析,一定要在这基础之上。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和统治,带给印度人民的是灾难,但同时也造就了印
度社会结构的墓本框架
。英国殖民者注定要完成其双重的历史使命:一是对印
度社会的破坏性使命;二是为印度现代社会莫定基础的建设性使命。英国在印度
建立的殖民统治体系打破了印度传统封建制度,为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莫定
了基础;经济变动和社会立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组织机构,使延续千年的封建专
制和等级制度的墓础—村社和种姓制度开始瓦解,而资产阶级平等观念的传播是
对传统观念的严重冲击;近代教育的发展引进了西方的知识和价值观,使掌握资
产阶级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大增。这一切意味着,英国的统治在印度
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内自觉不自觉地为印度建立西方式社会创造
了前提条件。
英国在印度建立的统治体系打破了印度传统的封建制度,为建立资产阶级议
会民主制奠定了基础,经济变动和社会立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组织机构,使延续
千年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基础村社和重种姓制度开始瓦解,而资产阶级平等
金永丽,《印度社会分层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戈松雪,《冲突与和谐:印度社会面面观》,《镜鉴》,2012年第5期。
陆梅,《从印度的变迁看英国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
观念的传播是对封建传统观念的严重冲击;近代教育的发展引进西方知识和价值
观,使掌握资产阶级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大增。这意味着,英国统治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为印度建立西方式社会创造
了前提条件。
二、种姓制度
印度已绵延的几千年的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现代化进
程中始终是印度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
。尽管今日种姓制已不再合法,但要真正
废除它,彻底根除种姓意识、种姓观念,却十分困难。同时,随着印度社会现代
化的发展,种姓制度又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其衰落之势不可避免,然而
这种衰落又不太可能会导致种姓的彻底灭亡,经过整合后它仍将构成未来印度教
社会的一部分,因为种姓制表现出的顽强的与现代社会共存的调适性使之会在印
度教社会长期留存。
在未来的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其衰落之势是
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衰落又不太可能会导致种姓的彻底灭亡,经过整合后它仍将
构成未来印度教社会的一部分。对此,一百多年前的M.缪勒对印度的种姓作出
这样的预言:“种姓在印度是废除不了的。废除种姓的尝试是过去政治上进行的
最危险的行动之一。作为一种宗教组织,种姓将灭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将存
在下去并获得发展。”
三、印度的法律移植
印度法制的现代化主要通过外来法律系统对固有法律体系冲击的外发推动
力而展开,英国的殖民统治决定了印度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模式,英国法为印
度提供了法制建设的适当样本通过法律移植确立的法律体系,在印度独立后,随
着印度共和国对独立前法律的效力予以原则上的承认而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
。
法律移植推动下的印度法制现代化带给了更多印度人以权利、自由、平等,经历
了长期西方法的引进,印度社会在总体上完成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在政治领域,通过引入西方议会制度、民主制度建立了宪政国家,并且早在英国
殖民统治时期,就以英国行政原则和政治理想为基础,建立起了一套较为高效的
种有为,《对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种姓制留存的若干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4
月。
李跃耀,《法律移植与印度近代的社会转型》,《东南亚纵横》,2011 年9 月。
现代文官制度;在思想领域,如前所述,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已经日
渐深入人心;在制度层面,印度以西方法理念为基础,以制定法与判例法相结合
的形式,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四、印度教的作用
印度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的综合体。它在思想信仰、祭
祀仪礼、道德戒律、修习实践、社会结构和制度等方面都有许多鲜明的特征,这
些特征使印度教区别于其他宗教,也使它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宗教体系
。
印度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印度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起过不可忽视的
作用。自古以来,印度教就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其信徒的人数一直占全国的大
多数,因此,印度教的道德规范就几乎成了全社会的道德规范。例如,早在奥义
书时代,印度教就提出了“业报轮回”的学说。此学说的核心是:一个人死后是
升天堂还是下地狱,取决于他生前所做的业(即行为),做了善业死后就有善报,
做了恶业死后就有恶报。这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学说,它鼓励人们一生积德行善,
不做恶事,以求死后升天堂。这种道德观念在印度教徒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后来,
业报轮回思想被佛教徒和耆那教徒所继承,也形成了他们的一种伦理规范。这样,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就变成了整个印度民族的传统道德,而且影响到
一切信奉佛教的国家。从内容上看,宗教道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整
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的所谓神道,这是宗教所特有的,直接为信仰服务的;另一方
面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道,其中多数内容是与世俗道德相一致的,是
世俗道德在宗教中的反映。印度教就有许多道德观念是与世俗道德相一致的。如,
印度教提倡的五种美德即忠诚、非暴力、超脱欲望、自我克制、纯洁与世俗道德
在许多内容上是相一致的,实际上它也反映出世俗社会的一些普遍的道德准则。
五、与巴基斯坦分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亚次大陆的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使英
国殖民者的统治难以继续下去。1947 年8 月15 日,英国统治者同印度大资产阶
级大地主取得妥协,在基本保留英国殖民者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把统治权分别移
交给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英联邦内的自治领而宣告独立。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对印度有着难以抹去的影响,因
朱明忠,《论印度教的特点及在印度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当代亚太》,2000 年7 月。
陈喆,《印巴分析之社会原因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02 年第3 期。
而是研究印度社会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
而宗教的纷争是造成“印巴分治”的重要原因。英国殖民者正是在莫卧儿帝
国崩溃、印度社会四分五裂的历史条件下来到印度的,这样的历史条件为英国殖
民者提供了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显然,殖民地内部的分裂
是有利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和巩固的。因此,英国统治者在统治印度近二百年
的时间里,没有,也不可能采取措施,去消除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而是利用这
种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样,历史上形成的宗教怨恨,作为一种潜在的分
离因素,一直存在于印度社会之中。后来,在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由
于其他方面的原因。使这种分离因素膨胀起来,成为阻碍两大教派联合一致、共
同为争取独立、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斗争的一个因素。而分治正是在这两大
教派之间进行的。
六、教育资助政策
作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
20 世纪80 年代,印度中央和邦政府的教育预算拨款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一
直保持在 80%以上。1999~2009 年,印度中央和邦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占 GDP 的
比例一直维持在3%以上。印度人力资源部计划增加政府公共教育预算,每年把
公共教育投入占GDP 的比重提高0.5%,争取2015年把公共教育投入占 GDP 的
比例提高到9%。
同时,印度人力资源部希望通过非政府渠道增加教育经费,鼓
励印度公民、非常驻印度人、外籍印度人捐资助学。印度仍然有50%的人口挣扎
在贫困线上,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印度政府制定了范围
广泛、内容丰富的奖学金、助学金、教育贷款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印度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缓和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与
平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印度教育机构里所体现的平等主义观念和共同文化对提高各阶层, 尤其是
表列种姓学生的入学率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研究表明, 现代教育是提高表列种
姓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通过攻读工程、法律、医学等学位,,他们进入了当今
社会最有声望的职业领域,,成为薪资很高的医生、工程师、建筑承包商和政府
行政官员,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尽管印度政府采取了许多必要的措施
张家勇,《印度教育资助政策初探》,《政策走向》,2010 年6 月。
提高表列种姓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给他们提供了不计代价的帮助,目前表列
种姓仍然存在着不少严重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印度表列种姓入学率依
然不高,他们在种姓制度中的社会地位依然偏低。研究表明,尽管表列种姓在教
育和职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仍然得不到高级种姓的认同和平等对待,因
为高级种姓传统的种姓等级心理和情结依然没有消失。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
见得到赤贫,也见得到巨富;见得到衣冠楚楚的文化人,也见得到衣衫褴褛的流
浪者;既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又有残缺不堪的贫民窟;既有在政治舞台上活
跃的女强人,也有为个人声明权益担忧的妇女;既有宗教派别的武装冲突,又有
人与牛的和谐共处。不得不承认,作为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社会呈现的多
样性与多元化,正是其屹立于世界的独特标签。每一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独特发
展道路的自由,也有选择自己社会文化的自由,因此,我们应该抱有一个宽容、
尊重的心,来看待印度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杜德.今日印度:上册[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3.
【5】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
【6】黄思骏.印度土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尚会鹏.种姓与印度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陈佛松.世界文化概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1】B.C.马宗达,H.C.赖乔杜里,卡里金卡尔·达塔等.高级印度史[M]: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