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把握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以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路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摘 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面向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着明确的时代担当和内在要求。要把握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以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路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新文科”;交叉学科

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实践、凝聚中国力量,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进中国实践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系统化传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在新时代,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厘清学科体系变化的历史逻辑、演化的现实逻辑、转化的实践逻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本文通过梳理中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进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思考和建议。

中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

“哲学社会科学”用来指称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所有学科门类,包括人文科学(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和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与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相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内涵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在日常语境中,“社会科学”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总和;“哲学”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人文科学的代称,也可以特指马克思主义哲学。

1.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脉络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诞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雏形,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等思想家,但是各种类型的知识还是浑然一体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没有区分开来。

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制度在西方的确立,“七艺”作为继承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成为大学文学院中的主要课程,这也是西方现代博雅教育的雏形。

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人文主义旗帜,使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从神学中分离出来,极大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在文学院中突破了“七艺”的传统,新增了道德哲学、自然哲学等知识内容。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形成,在十八世纪末,以社会的各个面向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逐渐从人文科学中分离出来,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逐渐形成了现代学科体系,确立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大学科分类基本模式。

近百年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学科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轮廓形成,并且通过大学教育制度得到贯彻。第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实用化。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动荡不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关系密切,为经济、政治乃至为殖民、战争等服务成为明显的特征。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科学化。这一时期量化研究、功能模式、行为主义等方法盛行,人们希望把人文社会科学变成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第四,二十世纪末以来的多元化。全球化及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等话语产生巨大冲击,跨学科、跨地域、多语种研究成为潮流,源头可上溯到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语言学的转向”,人文社会科学进入“否定之否定”的新阶段。

2.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脉络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古代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分别围绕天人关系、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治国理政、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和热烈争论。这一时期丰厚的思想遗产积淀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也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思维。汉代以后,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儒学取得一枝独秀的地位,经学和理学得到很大发展,儒、释、道各自发展并逐渐融合,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起,随着国门被打开,中国人逐渐接触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和政治制度,一方面大力翻译和传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方面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的近代哲学社会科学。张之洞在1903年提出“八科分学”的近代学科知识体系框架。民国初年制定的学制则完全仿照日本和美国的学科体系,取消了“八科分学”中“经学科”的设置,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开始逐渐形成。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表达方式;“五四”精神成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精神武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等主要学科纷纷兴起。

十月革命的胜利,加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体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作品编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进入高速发展期,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日渐丰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本土化探索。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第二次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工作,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进行了恢复和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一步强调以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回顾百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以下三点值得注意:其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文明互鉴、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和创新贡献。其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正确看待各种要素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影响。其三,要坚持中国特色和本土化,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球的眼光,将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走“全球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时代担当和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交融,技术进步与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元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激荡,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这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系统思维,回应时代呼唤、国家需要,构建彰显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明、贡献人类文明、引领学术发展、服务立德树人的系统化、结构化和体系化的学科体系。

1.新时代、新变化、新需求背景下的内在要求

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完成了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转型和现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已树立了独特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植于数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学脉,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益完备。放眼全球,展望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高原上的高峰仍需凸显,传统优势学科的影响力仍需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集成还有待提高。

2.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专业体系的内在要求

学科体系是对不同学科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进行的界定和划分,直接影响专业设置。学科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学科专业体系经历了创设期、发展期、改革调整期三个阶段。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多元、领域广泛,肩负着服务国家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突出中国特色,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一级学科,助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二级学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以学科结构优化调整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化的内在要求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对高校学科进行了整合和重组,但随着技术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某些学科建设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对此,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直面学科门类、学科归属和学科设置的问题。学科体系是知识领域的结构化组织,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具有相对稳定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和结构调整与时代需求密切相关,并且遵循继承与发展、优化与超越的螺旋上升规律。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

解决中国具体问题、代表学科发展潮流、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把学科体系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结合,把学科内涵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结合,把学科生态建设和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相结合,协同构建集底蕴深厚的基础优势学科、繁荣活跃的新兴交叉学科、赓续传统文脉的冷门绝学于一体的大学科格局,服务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1.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价值追求与根本遵循

在现代思想学术纷呈和纷争的背景下,人文理性占主导地位的中华思想学术,经过艰苦卓绝的现代转型和现代转化,形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中历史性的选择和历史性的巨变,就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质与中华思想学术的人本性、现实性、价值优先等特征相契相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其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过程、全领域,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文化、贯通理论实践,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守正创新、分类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向

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领与依托。无论是交叉融合对学科知识体系调整的内在需求,还是“新文科”建设对学科专业体系完善的外在推动,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面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推动学科体系向着类型齐全、体系完备的方向综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分类推进基础上的融通化与融合化问题。

一方面,要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通。文科内容的广泛性要求学科体系建设要有分类思维,专业细分是现代学科体系的显著特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界限分明,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方向壁垒森严,这样的学科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必须打破。通识学科的知识浸润、文化熏陶、思维养成,对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理论的创造者、中国学术的弘扬者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融合化是中西方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守正创新,既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借鉴吸收外来先进知识经验。类型齐全、体系完备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只有在行进中既融通中国学术精神、中国价值观念,又融合现代学术方法、先进技术手段、他者学术参照,才能使“中国特色”走到实处,走向深远。

3.突出优势、拓展领域,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

我们要始终把握“时代要求”这一学科建设的基本面向,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任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把握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突出优势、补齐短板,完善学科体系布局。

一是以“两个相结合”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基石建设。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基石,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相结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展示理论阐释力、淬就精神引领力、铸牢育人支撑力、形成话语说服力的关键。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新阶段、新理论、新实践,打造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是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底蕴深厚的基础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良好的学科生态是推动学科融合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的基础优势学科要面向文化传承创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时代命题,在西方学科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创设体现中国价值、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除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功能外,还承载着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培育功能,也承载着人文理性的涵养功能,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支撑。

三是面向科学创新前沿,打造繁荣活跃的新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需要充分借鉴已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承接上位学科优势、整合同类学科资源、强化问题和目标导向,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新兴学科的创新发展要从融合的视野出发,重构学科问题域,重塑学科方法论,鼓励交叉学科在方法转型创新方面自由探索,通过跨学科平台、灵活的人员聘任机制等方式予以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在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且已经出现众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疑,这些问题都是综合的、复杂的、独特的、中国的。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大好时机,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方法转型和理论创新的最好时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激发的应该是中国学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激发的应该是多科综合、方法多元的创造性实践探索,激发的应该是对社会科学问题的敏锐发现、深度观察、通透理解、前瞻思考、理论概括。

四是传承弘扬中华文脉,有效持久发展冷门学科。一般认为,冷门学科主要是指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传统人文科学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文化价值独特、学术门槛很高、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冷门绝学往往都是我国特有的学科,我们应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化安全、文明传承、文脉传续具有重要意义或补白价值的冷门绝学。要鼓励学者以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为基础,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为中国文化寻根溯源、为中华文明传承弘扬、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而保护文脉、赓续绝学。

【作者:杨忠,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月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教授】

原载2022年第6期《中国高等教育》

上一篇: 记者感言.doc
下一篇: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