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之前,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表述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共十六大上明确提出: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步骤: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简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小康社会建成。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中的表述: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强烈的追赶态势,高度的计划性,可控性。

市场经济时期

现行宪法的表述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作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被动的,无期限的。

本质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为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水平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而这一切,最终要依靠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看,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集中精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了,才能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对“姓资”、“姓社”等问题的争论,曾干扰了人们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心。但我们党排除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十几亿人口,使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诸如突出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的解决、困难的克服,最终只能依靠发展。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21世纪的头20年,只有抓住发展,才能将“总体上的小康”变为“全面的小康”,才能把“低水平”变为“较高水平”,“不全面”变为“比较全面”,“不平衡”变为“相对平衡”。

从当前的国际环境看,只有发展才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只有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现,西方敌对势力遏制、“西化”、“分化”的图谋才不会得逞;只有抓住机遇、充分发展,才能成功地化解风险,趋利避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有了新的内涵。这种发展包括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发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培育和保护资源,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的统一。坚持这样的发展,才是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顺利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上一篇: 社保缴满15年/25年/30年/40年,待遇差别有多大?附详细计算
下一篇: 社会共识的形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