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
□ 个别语言学其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种语言。
□ 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 微观语言学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 宏观语言学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
□ 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侧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 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狭义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除语言教学外,还包括词典编纂、文字制定、机器翻译……
□ 语文学是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 语言实质上是一种符号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 言语言语是说(写)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行为。
□ 思维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与过程。包括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符号被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符号。
□ 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成的语言的链条关系是组合关系。
□ 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具有相同作用能互相替代的次符号聚集成类叫聚合关系。
□ 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形成线性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的可能。
□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 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套音位装置,上层分为语素、词、句子三级。
□ 言语规律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规律。包括自方、对方、双方所处的语境三要素。
□ 渐变性规律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变化。
□ 参差性规律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
□ 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叫语言的分化,如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形成。
□ 语言的整化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接近或统一起来的现象叫语言的整化,如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和国际交际语的形成。
□ 语言的融合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别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叫语言的融合。
□ 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叫语言的混合。
□ 语音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载负一定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
□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学科叫语音学。可包括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听觉语言学、音系学等。
□ 乐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保持一种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声音。
□ 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不存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则呈现杂乱无章的形状,持这种波形的音叫噪音。
□ 共振峰因共鸣作用而能量变强的频率成分就叫共振峰。
□ 音素对人类语言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的更小语音结构单位。
□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公布的一套记音符号。
□ 音位某种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更小的语音形式。
□ 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
□ 非音质音位利用音高、音长、音强等非音质要素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调位、重位、时位等。
□ 音位区别特征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区别特征。
□ 音位体系每种语言的音位都是形成体系的。其内容包括该语言的全部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全部变体;每个变体出现的条件;各个音位在组合与聚合关系中所表现的规律。
□ 音节是语音中更小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的更小语音单位。
□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 句位学研究句位的学问叫句位学。例如句调位、句重位、句时位、句顿位。
□ 语音规律语音的历史演变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严格规律的,有的甚至可以概括出较为完整的公式。如汉语浊音清化规律等。
□ 语义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 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 义素对词的某一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更小的语义特征。
□ 语义场以一个共同义素为核心,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构成的场。
□ 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有狭义语境与广义语境之分,狭义语境是口语的前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
□ 语言意义语言体系中具有固有的意义,具有概括、多义相对稳定等特点。
□ 言语意义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说的的行为和说的结果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
□ 预设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 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就是蕴含关系。
□ 词汇意义以词汇形式(主要指实词)表现出来的语言意义。
□ 概念义亦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 感情义也称词的感情色彩,指附着于理性意义上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和态度,包括喜欢、憎恶等。
□ 语法意义用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可包括范畴义、关系义和功能义三小类。
□ 词汇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指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组和总汇。词汇有语言的词汇和言语的词汇。
□ 词是词汇中更基本的单位,还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之一。即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更小意义结合单位。
□ 固定词组也称固定短语,是指构成成分和结构关系固定,具有完整意义的词组。是句法结构分析中更小的单位。
□ 语素(也叫词素)
语言中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更小单位。
□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 词缀指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包括前、中、后三种。
□ 词尾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
□ 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全民常用性、能产性等特点。
□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汇构成一般词汇。
□ 同源词具有同源关系的(即由一个词分化而产生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源词。
□ 同根词含有同一个词根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根词。
□ 固定词组指构成成分和结构关系固定,具有完整意义的词组。
□ 构词法构词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构词法指一切新词的构造方法;狭义构词法指由语素组合成词的方法。
□ 社会方言词专用于不同社会行业的词,也称行业语。
□ 语法一种语言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它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 语法学专门研究语法的科学叫语法学,可包括词法和句法。
□ 词组是实词与实词的有机结合。
□ 句子运用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表达相对完整思想和某种感情的、具有一定的语调的交际的基本单位。
□ 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如词形范畴与词类范畴等。
□ 词形范畴指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种类。
□ 词类范畴指语言中词的语法意义之分类,亦称词类。
□ 语法手段对语法形式再概括所得出的类别就是语法手段。也叫语法方式。
□ 形态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形态指的是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广义的形态除了包括构形法外,还包括够词法,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定创造新词的方法。以上两种又称为内部形态。有人把词序、语词、辅助词等称为外部形态。即研究词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中心形态。
□ 词法只要指构形法、研究词形变化的规律。
□ 句法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模式以及它们的构造与关系。
□ 显性意义用一定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如陈述、支配、修饰、平行、补充等关系,分别形成主谓、动宾、偏正、并列、补充等关系。
□ 隐性意义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形式,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 显性形式句法结构外部形式的线条性为显性形式。
□ 隐性形式句法结构外部形式的层次性为隐性形式。
□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子结构的关系意义特别是显性意义入手,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作分析的方法。
□ 直接成分分析法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 转换分析法指显性形式即线条性的次序的转化以及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之间即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时间的转换。
□ 篇章语法研究比句子大的语言整体,属于言语语法。
□ 篇章的粘连性体现在篇章的表层结构上,具体表现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等手段。
□ 篇章的连贯性指篇章的语义关联,存在于篇章的底层,是一种语义逻辑的连贯。
□ 文字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 表意文字通过象征性符号的组合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 表音文字标记语言声音的文字叫表音文字。
□ 字母表音文字或注音文字的更小书写单位。
□ 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其形体、体系是使用该文字的民族独创的。
□ 借源文字借用或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简答题□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 如何理解语言是更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更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动物只是能模仿,具备初级思维的能力,能通人性,但它们仍然学不会人类的语言。实验也表明动物不能掌握人类的语言。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不变性。
答:语言符号音义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本质的联系。什么音和什么义结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是由不同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地改变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相反,“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具有强制的不变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不变性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
□ 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答:定义: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叫组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区别: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组合关系是一种现实在场的、有顺序、可数的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一种联想的、无顺、不易精确数出来的纵向关系。
联系: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又是两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聚合关系为组合关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货源”。组合关系又是以聚合关系为基础的。
总结: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可以作为一个纲,语言系统的各外结构单位都可在这个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 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参差性。
答:渐变性,就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
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语义发展得更快,语音变化较慢,更慢是语法。
□ 为什么说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答:抽象思维的第一个特性是概括性,靠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概括的,而概念、判断、推理是要靠语言来完成的。抽象思维的第二个特性是社会性。人的抽象思维必须要在社会的交际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抽象思维在社会的交际中也必须要借助语言的形式来进行。
□ 简述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答:①范畴不同。思维属于精神范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属于物质的范畴;②构成要素不同。语言的构成要素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抽象思维的构成要素是概念、判断、推理。
③抽象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语言的词、句子、三段论、复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一判多句、事句多判断等。
④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抽象思维的形式各民族基本相同。
□ 平时我们听人念书,即使同样的速度也能分出哪个是男,哪个是女;要是听音乐,即使是同样的声调,同样的快慢也能分出哪个是提琴,哪个是黑管。试从语音的物体特性的角度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男女音的区别主要是音高、乐器的区别主要是音质。
编辑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