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情景性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过程教育研究在中国》读书报告
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 李莉
一、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情景性原则概述
怀特海过程哲学是由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它强调世界的本质在于过程而非静态的实体。情景性原则作为怀特海过程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将哲学研究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通过分析和理解情境中的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教育领域,情景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境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情景性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情景,指的是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即教学主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情绪状态以及物理环境,以及符合学科特点而进行的一种甚至是多种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场景,通过场景的创设使学习主体身临其境地感知、了解并形成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学生置身其中,结合自身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去对知识进行分析与建构,从而获取超出已知且丰富的感性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更是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以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教学情景课程范式的运用要求一线教师革新教育理念,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应考试要求到开始专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现尝试结合从“学生为中心”出发实施的几种教学情景创设下的教学片段,以呈现该范式使用的意义所在。
1.合理设计问题情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系统的问和答。怀特海同样认为:智力的增长主要与人际间的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关。归根究底,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师生问答式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某个问题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常态。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情精心设计问题,形成有效问题链。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中进行自主思考或者合作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对历史知识得到重新建构,建立自身的历史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九年级下册《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相关措施其是具体分析了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危害而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可以这么认为,“新政”是对经济大危机这一“病症”而开的“特效药”。因此要想讲清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同时让学生深刻理新政实行的动机和效果,就要引导学生的清楚“病症”在哪里。教师可以通过建立问题链对学生进行追问,让学生在师生问答中获取答案。示例如下:
①伴随着股票崩溃,美国经济出现了哪些连锁反应?(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②银行、企业和工人的财富都去哪里了?(投入股票市场中,化为乌有)
③这场危机只对美国产生影响吗?(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④你能想象随着经济大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会出现哪些严重问题吗?(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
⑤假如你是罗斯福,你认为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的经济环节是什么?(生产和消费)
⑥解决危机的突破口在哪里?(金融行业,银行因股票投机、企业群众无力还贷导致没有资金运营最终倒闭)
⑦鉴于以上信息,与同伴讨论一下:你认为罗斯福解决危机的整体思路应该是?(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重新营业→国家干预限制企业生产,同时提高工人待遇、缩短工时缓和社会矛→以工代赈,帮助失业工人解决就业问题,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为保障底层百姓的基本生活,避免社会矛盾再次发生,威胁资产阶级统治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就这样通过设置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帮助学生理解新政实施的依据,以及新政实施的本质:新政是美国在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它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了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环节,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推动国家经济的复苏。在教师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学生有效架起“危机”与“转机”的桥梁,更是在与同伴探讨的过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2.巧用直观教学情景,丰富学生历史认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辅助学生,为其提供学习的环境、情绪、条件。所谓直观教学情景指的是在中学历史知识学些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研究历史文物、图片、地图、史料甚至是历史模型,帮助学生营造直观的历史印象,为其主动学习与探究提供载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难度,要学生代入时代去理解当时人的思想和行为更是难上加难。借助创设直观教学情景,学生在历史信息抓取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也能尽可能地理解历史信息。
七年级上册《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中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该课可以感受到宋朝时期的经济繁荣盛世。教师可以精选《清明上河图》引入该课,甚至可以把其作为贯穿全课的主体史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的酒肆、城郊农村的画面中正在耕作的农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宋朝的繁华。
3.结合现实热点情景,回归历史育人本真
怀特海认为:教育没有游离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主题,它“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他强调教育应与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正如书中所说:学生的教育实践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创造力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不但要使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和积累知识经验。把教育结合到周围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将书本知识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结合起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历史知古鉴今的特性,而非仅仅了解过去的人和事这么简单,历史和人类的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日常应该多关注时政新闻热点,从中挖掘出符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培养家国情怀的信息,创设现实热点情景,将历史事件于当今社会进行连接,增强历史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衔接。
2018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后在4月份又宣布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美国对中兴和华为的打压恰恰证明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这次事件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时学生们对该事件的关注度也非常高。讲授八年级上册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可用该事件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为新课升华主题做铺垫。本课出现了张謇、刘鸿生等一批近代爱国实业家,他们在国家危难时义不容辞投入实业救国的道路,为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结合张謇等著名实业家的事迹,向学生发出灵魂叩问:他们这么做为名?为利?不,是爱国,是他们身上肩负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也必须要有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利用时事热点创设符合学生个体经验的教学情景,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历史参与感,完成了教学过程的闭环,避免了历史与现实的割裂,更重要的是借助历史学科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有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4.恰当运用媒体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者。意思是在愉悦的情绪下才能产生学习兴趣,怀特海认为:“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高兴在那儿。” 在他看来“兴趣是专注和颖悟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就不会有进步”。言下之意,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关注程度以及学生的兴趣会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程教学中被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信息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视觉,百分之十以上来自听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可以把枯燥的历史知识以生动且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此举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帮助师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学生记忆,更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经。
对于很多一线历史教师和学生而言,战争史是相对枯燥的,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师或者学生都是军事爱好者,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复杂的国际背景、不同战场的力量对比、战争形势的千变万化……都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工作准备,即使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战争了解透彻了也未必有足够的课时进行展示。我们在课堂中创设媒体情景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学科“育人”功能。如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结合当前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心理,课前可播放瑞典著名力量金属乐团SABATON的歌曲MV——“Fields of Verdun”,该歌曲收录在其2019年发表的专辑《大战》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辑。画面中凡尔登战役中紧迫交战、炮火震天的画面与乐团的声嘶力竭融为一体:“数百万枚炮弹炸响,绿色田野变成了灰暗的战场”、“世界被黑暗笼罩,303天没有见到阳光,在凡尔登这片土地上,战争已经打响”、“死神笼罩着整片大地,他们倒在泥里,鲜血流遍整个战壕……”三分钟的听觉与视觉双重冲击,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对一战的学习兴趣:何为凡尔登战役?为何凡尔登战役会如此惨烈?战争最后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在一连串的疑问中,揭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课学习序幕。
5.鼓励创设角色情景,助力学生神入历史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发展,他们需要父母、老师、同学甚至是社会的尊重,他们不再像小学那样对待父母、老师深信不疑,他们期待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世界,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理解,增加自我体验,实现自我发现。正如怀特海所强调的那样:必须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发现的快乐。基于初中生这一阶段心理特点,教师应在课堂中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细致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探索。角色情景指的是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具有必然性或偶然性影响的特定背景。即学生代入历史“当事人”角色,丰富自身的历史体验与完善历史评价的过程。前面我们提到历史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个人经验脱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人物之所思所想,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构建,那么创设角色情景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教师在创设角色情景前,应引导学生多次反复地阅读相关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文本或资料,丰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评价。在不断地搜集史料与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甚至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对其中的历史人物产生跨时代的共鸣。
三、结论与反思
立德树人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正如王国维所说: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通过《过程教育研究在中国》一书,我对怀海特的过程哲学思想有了更多了解,也在结合自身实践中有了更多的体悟。尤其是其中的情景性原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探索实践的方向。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融入生活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和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如何更好地平衡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以确保教学效果等这是我还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