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一种工具,无论人们如何定义它,它始终极大地体现了左右社会运行的游戏规则。
有一种观点,斥责中国没有真正的法律。这里似乎将法律等同于时时刻刻都要体现公平正义,而社会上确实存在很多完全没有公平正义的现象。这样的现象让人失望和沮丧,但就此便认为法律不值得信仰,就大谬了。
无论法律运行的实质状况如何,它始终体现了社会游戏规则的主要内容。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法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了解社会游戏规则的有效途径。
法律是各种各样的规则,规定了林林总总的权利。了解法律,就是通过了解游戏规则来确认自己享有的权利。
比如,作为农民,确认自己所享有权利的有效途径,就是了解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法律。
很多时候,农民对于村集体收支情况,甚至是村集体有多少资产都是两眼一抹黑。但是,如果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会知道,村务公开早就是一个写进法律的事情,村委会是责任将村集体的重大事务按规定公开。关于村务公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做了原则的要求,而各省的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此有更加细化的要求,比如海南就出台了《海南省实施办法》和《海南省村务公开办法》。
再举一个农村常见的例子。村庄的土地莫名其妙就被承包出去了,村民私底下牢骚满腹又似乎毫无办法,隐隐约约感觉到权利被侵害,又长期以来对此毫无办法,只有默默忍受。但无论是《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对村庄土地的承包规定了相应的民主程序。
这些法律法规,实质上就是圈定了农民在村庄事务的各种权利。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可能无法确认自己拥有的权利。不了解自己拥有权利,遑论主动去捍卫权利?
法律永远都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再比如,对于上班族来说,通过了解与上班族身份相关的法律,就能够知道自己拥有的权利。
比如,对于上班族来说最为常见的五险一金,就有《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规范,给员工缴交社保和公积金,对于单位来说,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对于上班族来说,既是强制性义务同时也是享有的权利。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单位都会老老实实地为上班族提供相应的权益。笔者早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一家所谓肩负什么什么重大使命的国有企业,并没有给新员工缴交五险一金,直到有一年进行引资合作,因为控股方是上市公司,控股方为规避用工风险才要求该国企给新员工缴交了五险一金。
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并不了解这方面的规定,也就丧失了捍卫权利的可能。就像前面所说的那家国企的新员工,如果不是引资合作,可能就不会有五险一金的福利了,而那家国企也就省了一笔用工成本,年底写报告时又可以吹吹今年又挣了多少利润。
再比如,对于企业主来说,了解法律不仅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权利,更是为了避免自己掉在各种法律法规的坑里。
就拿一个企业主最为常见的税务问题来说,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若以日常生活经验去理解其中的一些规定,可能会出现偏差。企业主自是可以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但在一则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二则企业主若在一些决策中固执己见,就可能会做出让自己栽坑的决策。有些时候,就是一个当初看似不起眼的决定就让多年的经营成果付之东流。
另一方面,了解了这些法律,确认了拥有的权利,还是很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法律中规定了这么多人们可以拥有的权利,现实生活中随意践踏人们权利的情况还是到处都是?
字面上的规定很美好,但现实中偏偏就是满目疮痍。
这种落差,也是社会游戏规则的一个重要面向。阴阳规则的并行,显规则和潜规则同在,本是这块土地千年来的传统。很多人略经些世事,就多了很多暮气,因为现实实在是太令人失望和沮丧了。
太多太多的龌蹉,太多太多的阴暗,太多太多的丑陋,太多太多的谎言……
人们心中那本就稀少的纯真和理想,很容易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但是,沉溺于失望和沮丧,一味愤世嫉俗,并非最佳选项。
看到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落差,看到字面上的美好和实际运行的差距,并思考导致这些落差和差距的原因,本就是在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
这种思考和理解,才是最让人受益的地方。这也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人的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仍然愿意去建议人们,克制故作通透的全盘否定,保持对法律的一点点信仰,哪怕现实状况十分不堪。这样的信仰,会成为暗夜中努力前行的人们的力量。
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要在这样的丛林社会生存和立足,就非常有必要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了解与自己从事职业、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无疑是一个低成本和有效的途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