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质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人士,看看他们给出的答案。
嘉宾
赵志群 :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黄景容: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原校长
宦平: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教师、《工匠精神读本》主编
工匠精神决定中国制造质量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培养工匠精神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宦平:
和去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但以整段文字强调工匠精神,而且是其放在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这个关键词下。其内容也从对工匠精神的宏观倡导,转化为对工匠精神的具体落实。
第一要 “厚植工匠文化”。 厚植的土壤在基层,每个企业要从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出发, 将工匠精神具化为制度、具化为规程、具化为标准,并且要努力落实到每个从业者的职业行为中去,同时辅以宣传、教育、培训、激励等有效手段,让每个从业者都能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的工匠文化,进而形成全社会崇尚工匠、自觉践行工匠精神的浓郁氛围。
第二要 “恪尽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是从业者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一方面,各行各业都要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从业者的思想教育, 有效确立其守法诚信、服务社会的职业情感和价值取向。要努力从思想品质这个源头上,让每个从业者都能忠实履职、敬畏工作。
第三要 “崇尚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 “中国品牌” 的根本路径。每个企业都要从管理、研发、生产三个环节培育从业者求真务实、严谨细致、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在每个工作细节上都做到高标准、 严要求, 促进“中国制造”不断走向 “中国精造”。
第四要 “培育 ‘中国工匠’”。 当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优秀工匠是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精造”“中国智造” 的人才基石。 一方面,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技术工人的作用和培养;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也要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机制,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企业培养和储备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后备军。
弘扬工匠精神,对实施 《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重要意义?
赵志群:
实施 《中国制造2025》,关键是质量的提升。现在,我国还属于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 “强国”的意义,在于产品档次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质量的提升,就需要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也是对 “质量”的进一步要求。
宦平:
《中国制造2025》 的精髓是要通过十年的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以此迈入世界制造强国阵营。 要达成这个目标,人才是根本。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对实施 《中国制造2025》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工匠精神决定着中国制造的层次。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尚处在制造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微薄。这其中,除了研发和营销外,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偏低是一个重要因素。 工匠精神强调乐业、精业、创新、进取,只有当我们的企业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能将这种工匠精神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积极进取,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制造。
其次,工匠精神决定着中国制造的质量。尽管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在不断提升,并且已经造就一批手机、彩电、冰箱等令国人信赖的国产品牌,但在许多行业,总体质量水平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制约这个空间的往往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工匠精神的缺乏。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就是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精心设计、精心生产,这就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最后,工匠精神决定着中国制造的灵魂。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是同源的两个概念。 中国制造可以通过廉价营销、贴牌生产等方式迅速取得量的扩张,而中国品牌的打造则需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品牌打造不仅仅是以营销为目的的品质保证,更在于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所以,没有品牌文化、品牌价值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产品,而这个灵魂就是工匠精神。
打造中国品牌需要社会“集体朗诵”
现在,我国培养大国工匠的环境是怎样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黄景容:
培养 “中国工匠”, 打造“中国品牌”,进入中国质量时代,需要中国社会 “集体朗诵”。 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的提法相比,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明显的突破:不再限于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涉及各行各业,包括政府相关部门。
现在,我国培养工匠的环境还不理想。除了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社会对培养工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没有从“冷冰雪”转向 “热风口”。整个社会需要敲响培养 “中国工匠”的钟声。
赵志群:
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在学校中培养,还必须要企业和社会承担起相应责任。对企业来说,必须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工匠。可以以提升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的形式,让他们更多地参与企业管理、创新。
从社会的角度,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尤其是大众媒体要承担相应的宣传责任。目前,大众媒体过于娱乐化,一些媒体侧重娱乐化的节目制作与报道,而对整个社会所需要宣传弘扬的主流精神与价值观视而不见。我的一些德国好友, 来到中国学到的第一个词是 “你好”,第二个词就是 “马马虎虎”,因为在现有的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就抱有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 它要求的是沉静、 专注,而不是轻浮与喧闹。工匠精神着眼于各个细节之中。整个社会都要重视和宣扬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出工匠文化。
宦平:
早在200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就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等从国家层面进行了政策指导。此后,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去年和今年,李克强总理又先后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并要求落实工匠精神。所以说,培养大国工匠不但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而且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 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为工匠培育、使用的主体,各行业、企业应该切实将国家的战略意图融合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具体地说,首先要从企业管理制度层面,将管理、研发和生产并重,尤其在生产环节,在不断改善劳动环境的同时,要从薪酬待遇入手,包括职工持股等, 向关键岗位一线操作人员倾斜。更重要的是, 要以企业文化的沁入力量,缩小一线技术工人和管理研发人员的身份地位差距,要让一线技术工人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尊严,能够明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
政府完善引领机制
培养 “中国工匠”,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政府来说应该做些什么?
黄景容:
培养 “中国工匠”,需要从制度等方面入手,政府应该发挥引领作用。
首先是评价制度。我国亟须根据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 结合各行各业新技术要求, 制定各行各业工匠技术评价制度,确保有个权威的工匠评价体系。
其次是待遇制度。根据工匠评价制度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各行各业工匠。凡是达到评价标准的工匠,应该给予合适的高待遇。
宦平: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作为:
第一,优化就业体制,提高工匠职业地位。 在我国现行社会结构形态下,客观存在着 “体制内”和 “体制外”的差异。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应适时打通这种体制壁垒,让就业人员在体制内外充分自由流动,以此逐步凸显在一线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匠价值和职业地位。
第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强化企业工匠培育的主体责任。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一流的工匠均是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被培养的,但我国现行法律规章并没有赋予企业这样的主体责任,导致企业对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培养;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这样就导致全国范围内高技能人才总体成长缓慢、数量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适时推进相关法律规章的完善。
第三,优化对青年一线技术工人培养的政府投入,引导公立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效果。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投入,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向不够集中,投入项目不够合理,实际使用不够规范。因此,各级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强化资金使用的效果评估。同时,要引导公立职业院校以工匠精神办学校,切实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千百万守纪律、讲诚信、好学习,又拥有较为扎实职业基本功的“准工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