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发展节水产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发展节水产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发展节水产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探索0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考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考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高度,充分考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全面推动全社会节水,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客观分析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脉节水产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研究提出发展节水产业的政策措施建议,有益于推动我国节水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1 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从目的上看,发展节水产业是为了在相关经济活动中减少水资源使用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节水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这里,我们着重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阐述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作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创造新形态,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缺水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同时叠加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大国竞争、发展与安全、经济增长等因素,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抑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又或是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如何支撑和保障。

1.1 发展节水产业可以为水资源短缺条件下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战略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仅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芯片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超纯水反复清洗芯片基底、蚀刻图案、抛光层和冲洗组件,制作超纯水要使用几倍的自来水,导致芯片制造用水量相当惊人,是名副其实的“用水怪兽”。台积电(TSMC)作为全球最先进成熟芯片制造代工企业,其最新年报显示,2021年出货量相当于1420万片12英寸晶圆,用水量达到8280万立方米。2022年出货量相当于1530万片12英寸晶圆,用水量估测达到8920万立方米。2022年台积电占全球IC行业总销售额(不包括存储芯片)的30%。除台积电外,全球芯片制造还有韩国的三星,美国的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主要企业。我国国内芯片制造仅占全球产量的15%。

按照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我国要基本实现对芯片自主生产制造和出货,粗略测算,仅芯片(不包括存储芯片)制造每年就大致需要近3亿立方米的自来水。而且随着芯片工艺制程先进程度的提高,使用超纯水反复清洗的次数会大大增加,用水量也会随之快速增加。水资源安全不仅攸关芯片制程良率,甚至会影响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国家安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在水资源短缺且极不均衡约束条件下,发展节水产业,支撑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支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推动我国现代化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2 发展节水产业可以为解决南北方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提供推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但目前我国南北方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而且这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程度还在加深,也正在影响着经济发展全局和长期可持续性。仅从人均GDP看,2021年全国人均GDP为80657元,其中南方地区人均GDP为87665元,北方地区人均GDP为70328元,南北方相差17337元。而且2014年南北方开始分化以后差距仍然在扩大。分析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南北方水资源要素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不匹配,制约着北方地区土地、能源、人口等比较优势要素的发挥,也影响着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环境。

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看,水资源保障程度的提升对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及加工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会逐步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发展节水产业,一方面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减轻因水资源条件的不平衡不协调造成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北方在节水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和使用上的先发优势,不断通过产业创新与技术突破等,实现绿色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南方地区发展差距。

1.3 发展节水产业能够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增加新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大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只有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促使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升级。

水资源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力推动发展节水产业,不但可以为全社会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可行的途径,不断提高节水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和产业规模,也可以夯实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节水产业链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节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在一定程度和领域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节水产业是壮大实体经济的直接参与者。无论从节水技术开发、产品制造、资源利用看,还是从节水产品设备设施使用服务等方面看,这些经济活动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同时还围绕这些经济活动需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研发、设备设施改造、装备技术升级等,服务于节水产业发展,巩固和壮大实体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和升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粗略计算,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可以撬动4万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吸引数十万家相关企业发展节水业务或板块,带动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就业。

2 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发展情况

准确把握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发展节水产业的基础和前提。从产业分布看,节水经济活动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中,涉及节水产品设备设施的研发、生产和制造以及运营服务等活动。由于目前我们没有开展节水产业统计,无法获取完整的节水产业数据资料,只能从近年来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农业节水灌溉、工业企业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情况,来大致考察目前我国节水产业的发展情况。

2.1 合同节水管理进展情况

据地方填报资料,目前全国节水服务企业共326家,实施规模以上合同节水管理项目448个,总投资额为70.82亿元,年节水量约3.5亿立方米。从企业分布看,东部地区175家,占55.4%,中部地区53家,占16.8%,西部地区88家,占27.8%(未包括云、青、藏,苏、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填报,其他由企业自主填报)。节水服务企业分布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同时也与水资源短缺程度密切相关。从掌握的企业经营状况看,2019—2021年其中156家节水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0.1亿元、30.2亿元、37.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7亿元、2.8亿元,成本利润率分别达到5.5%、9.8%、8.0%,近两年分别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利润率6.7%、6.5%。从业人员规模看,156家企业人数合计42225人,其中从事节水业务的人员总数6061人,占比约为14.4%。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从业人员规模显得微不足道。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占69%,国有企业占10%,外资和其他企业占21%。民营企业在节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2 农业节水灌溉领域情况

农业节水灌溉是我国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节水灌溉面积快速增加,2020年比2015年增加了3.11亿亩,达到3.78亿亩。《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至2022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亿亩”。节水灌溉设备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5年为604.4亿元,到2020年达到1150亿元,增长了近1倍。节水灌溉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呈现增长态势,2022年1—8月节水灌溉新注册企业数量达581家。总的看来,节水灌溉设施市场发展比较迅速,市场集中度在提高,节水灌溉市场规模在扩大。

2.3 工业企业节水领域情况

工业节水技术工艺应用是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022年我国工业用水量为968.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的16%。我国加强了工业节水技术工艺推广应用,工信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四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及《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目录(第一批)》,不断推动共性通用技术、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等15大类152项工业节水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和产业化应用。钢铁、火电、纺织染整、造纸等行业大量采取用水减量技术、循环重复用水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等提高用水效率,工业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下降,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2.4 非常规水开发利用进展情况

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也是节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出台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非常规水利用规模,形成先进适用成熟的再生水配置利用模式,将非常规水源纳入统一配置。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中,把非常规水开发利用作为实施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雨水集蓄、微咸水等非常规水利用技术进步、产业应用,近年来非常规水利用量快速增长,2022年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175.8亿立方米,较2012年的44.6亿立方米提高了2.9倍,较2020年的128.1亿立方米提高了37%。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占比分别达到30%、17.9%、8.9%和8%。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非常规水利用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3 发展节水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节约用水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节水产业无论从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培育发展推动等各方面来看,都有较大差距,节水产业基本上呈现“低、小、弱、散”等特点。

3.1 对节水产业认识不足,推动发展措施缺力

从现实情况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节水产业的要求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们对什么是节水产业以及如何发展节水产业仍然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发展节水产业的思路,提出的一些办法措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对在发展节水产业上如何用好“两手发力”的理解还不到位,路径依赖、传统思维仍然左右着我们的工作,不善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办法解决问题,加之部门职能职责原因,往往较易站在部门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这些办法措施很难形成合力,难以有效推动整个节水产业发展。

3.2 节水产业市场集中度低,集群发展态势尚未形成

从调查结果看,我国的节水产业仍然处于萌芽和幼小阶段,虽然民营企业在节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从节水服务企业的数量、分布、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还是从龙头企业产生的作用来看,都表明还没有形成节水产业的集群发展态势。头部企业的规模和体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引领作用不明显,产业迭代升级十分缓慢,以节水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少之又少,节水业务依附性明显。

3.3 节水企业小和弱问题突出,社会资本参与动力不足

与产业发展需求万亿级规模相比,目前节水产业的差距巨大,甚至即使我们把节水服务企业扩大到百倍,节水产业的规模仍然太小,无法与环境保护产业规模相提并论,从事节水专业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的企业规模更小,缺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企业、国际品牌和产品。节水企业体量小,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业水价普遍较低,甚至无法弥补成本支出。头部企业不明显,节水产业发展缺乏引领力和推动力。节水项目过度依赖政府投入,行政手段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挤出效应,导致节水产业发展驱动力不够。政府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对节水项目投资运营积极性普遍不高。

3.4 节水技术创新不足,节水产业发展乏力

除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产生的监测计量等技术外,长时期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节水工艺等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节水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高端设备被外国垄断,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材料、零部件受制于人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生命周期短。节水产品和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水效等级偏低,使用复杂,寿命可靠性较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低位徘徊,用户体验不好。

3.5 节水产业发展基础支撑不足,推动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推手

没有建立节水产业统计体系,无法掌握节水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粗略了解节水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困难,但这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对于指导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有效推动节水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多数企业并不了解国家对节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大量企业(甚至从事节水的企业)并不知道国家对节水的财政、金融、税收支持政策有哪些,也不了解国家鼓励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哪些。企业在从事节水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经济活动中得不到培训、指导和服务,更不用说孵化、助推等支持措施,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传导沟通机制,在发展节水产业过程中政府、企业之间缺乏粘合剂。

4 推动发展节水产业的建议

4.1 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意义

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探索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条件下更高层次、更加先进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不断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方法;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的作用,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节水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健康成长壮大;充分认识发展节水产业在解决南北方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中的作用,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水资源支撑。

4.2 加快研究发展节水产业的系统思路和措施

深入开展节水产业和相关行业推动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借鉴相关产业发展经验做法,尊重节水产业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节水产业作为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域方向,研究提出指导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发展节水产业的基本思路、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编制近期和中长期节水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节水产业发展。组织权威研究机构开展节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财政补助政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府鼓励引导节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分析研究,包括研究提出节水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和节水产业发展标准规范等,加快培育、发展、壮大节水产业。

4.3 在推动节水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建立政府政策的有效传导沟通机制,发挥其在市场培育、产业组织、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依托节水产业行业组织,强化开展相关基础工作,包括开展节水产业普查摸清底数、服务对接节水企业掌握实际政策需求、建立常态化的节水产业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推动节水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在节水产业发展初始阶段的推动作用,针对不同行业(尤其是高耗水行业)、不同层次(高管、经理和一般职工)组织开展大规模宣传及培训,宣传国家发展节水产业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使社会企业认识和了解政府的态度、政策措施,使社会众多企业参与到节水技术研发、产品设备设施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活动中。

4.4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节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依托高水平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等,组织建立全国性的产学研联盟,建设一批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节水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卡脖子技术攻关,开展节水技术研发和应用,强化节水技术系统集成,不断提高节水产品、设备和装置的设计、制造、建设及应用等工程技术水平。支持节水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抓好高耗水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研发和大力推广少用水和不用水的节水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

4.5 下大力气开展节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在国家节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下,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技术等手段,积极孵化、培育节水产业,鼓励节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重视独角兽企业培育成长,培育一批具有较大体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作为“链长”,引领和带动全产业链的扩张和发展。遴选节水产业示范标杆,持续开展用水产品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和节水认证等。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技术和经验,积极参与国际节水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节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上一篇: (24/29)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下一篇: 红旗招展,美国兴起“民主社会主义”浪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