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表面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你能看到的所有表象,但这似乎又不成立,因为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社会真相。
烧香的不一定是善人,乞讨的不一定是穷人。
顺从的不一定是好人,披人皮的不一定是人。
所以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表面只是用掩饰龌龊不堪的里面罢了,难道有谁敢拍着胸脯说他是个纯净至上的人,我想应该没有。
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人人都有好皮囊,但未必都有好心肠。
深以为然,社会如道场,人生如炼狱,虽然说现如今的社会表面主流是好的,但善与恶的抗衡,美与丑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一旦浮出水面,瞬间颠覆世人三观。
现实社会中,由于“名权色财”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社会失去原本应该有的信仰、荣誉、责任和良知,让一切都变成了可交易的商品。
为了可以交易——
警察把正义卖了、男人把尊严卖了、医生把天使卖了、女人把贞洁卖了,穷人没有东西可卖所以只好把希望和未来卖了,富人在有钱之后顺手把良心卖了。
唯有权、钱才能让每个人看起来有存在感。
虽然大家看起来都人模狗样的,但其实干的都是些畜生才能干出来的勾当,简直就是禽兽不如。
所以,为什么要劝弱势群体善良?
我分析,是因为搞定弱势群体的成本最低。
本来就已经够弱势了,然后还要被劝善良,这压根儿就是不想给人留活路。
但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更恶心的是,那些劝你行善从良的还都是些无恶不作的恶人。
因为弱势而受害,因为弱势而被欺负,反而还要为自己所有的苦难去承担那些虚伪的道德压力就是天大的不幸。
这个世上最大的恶,就是替恶人开脱,劝弱者善良。
很多人面对同一个事情,通常情况下都喜欢把自己带入为作恶的一方,强势的一方,然后再劝弱势方要大度一点,甚至鄙视。
冷嘲热讽。
你怎么就被害了?你怎么就被欺负了,你怎么就不能原谅他呢?你怎么就不善良一点,大度一点?
实际上这就是群体消极。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那就是消极社会。
那就是在向这个施暴方妥协,这种正义如果没有人去关注,那么这个社会上有谁不是相对的弱者呢?
比如婆媳关系。
婆婆欺负儿媳妇,儿媳妇在哭,公公就走进来说你妈有多么多么不容易,你婆婆年轻的时候生你老公有多么多么不容易。
那儿媳妇就容易吗?
家庭语境是这样,网络语境也是这样。
本质上就是对已经是弱势方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受害者施加的更多的义务。
义务是什么?就是要宽宏大量。
就是当你被欺负的时候,你要忍气吞声,你要做个听话的老百姓,你要像条狗一样的乖乖听主人的训。
当然这种理由很多,很多家庭中的公公都喜欢劝儿媳妇的说“我们都把你把亲生子女看,你也是我们家的一份子”。
但反过来说,亲生子女会被这样对待吗?
我发现。
那些凡是劝你善良劝你大度的人,当他们遇见和你一样性质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比你更气愤,比你更斤斤计较。
如果你和他一样劝他大度,他们反而还会骂你。
简单粗暴总结就是:“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他苦,未必有他善”。
恶人劝人行善的社会,谁都不要活在理想的生活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没救了。
现在这个世界说真话的往往像小人般不讨喜,而小人往往却伪装的像个君子般肆无忌惮的讨人喜爱。
—— 承蒙大家厚爱,不胜感激,感谢陪伴,深情不待。麻烦帮忙点个左下角的关注,分享给更多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希望能在黑暗的日子里给你带来曙光。
顺手点个右下角的“在看和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