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说明孔子进入太庙的情形,与前篇《论语·八佾》中有重合。“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0.21入太庙,每事问。
[参考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是周公旦的属国,因此,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由于周公旦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被儒家尊称为“元圣”。周公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周公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说到周公封鲁,就不可避免的会比及姜尚封齐。
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族(同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
伯禽至鲁,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
周公曰:“后世其北面事齐乎?夫政不简不易,民不能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曰:“尊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弑之臣。”
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曰:“尊贤而尚亲。”太公曰:“后寝弱矣。”
——冯梦龙《明智部·周公 姜太公》
尊贤尚礼,其势必弱,尊贤尚功,其礼必乱,周公姜贤仙人指路般的点评指出了政治中的普遍困境。秦代尊贤尚功,及二世而亡,而另一个例子就是宋代,中国少有的辉煌年代,但抑制尊贤尚功,崇文抑武,尊贤尚亲,被北方辽金步步紧逼,岁岁进贡,直到逼至江南,偏安一隅。
历代的统治者都想走出这个怪圈,但苦于无路。由此,礼乐并非一层不变,革新是必然的,否则,死守规则,必然变弱,不复存于激烈竞争的时代。因此,孔子虽然知礼,也深知礼革新的必要性。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齐鲁均非正道,需要寻找到正道政治。
二公能断齐、鲁之敝于数百年之后,而不能预为之维;非不欲维也,治道可为者止此耳。虽帝王之法,固未有久而不敝者也;敝而更之,亦俟乎后之人而已。故孔子有“变齐、变鲁”之说。陆葵日曰:“使夫子之志行,则姬、吕之言不验。”夫使孔子果行其志,亦不过变今之齐、鲁,为昔之齐、鲁,未必有加于二公也。二公之孙子,苟能日儆惧于二公之言,又岂俟孔子出而始议变乎?
宗庙,是我国古代天子、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庙宇。按照周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在寝室中灶堂旁设放祖宗神位。在“家天下”时代,《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则古代对祭祀礼仪的重视,可见一斑。而帝王宗庙制度,更是各种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所以孔子十分重视。宗庙祭祀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祭礼中演奏的音乐包括歌颂历代君王文治武功的乐曲,歌颂祖先德行的八佾舞乐。孔子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包括有祭祀宗庙之事,他有一系列的论述,认为宗庙祭祀的目的在于“示民有事”、“教民追孝”,从而稳固天子、诸侯的统治。
孔子日常中,进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祭祀周公的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有人就说孔子什么事都要问,一点也不懂礼。孔子却说这就是礼啊,懂“礼”不是懂得礼的知识,而是懂得礼的精神,“不懂就问”不正是礼的表现吗?周公制定的礼,还需要经受当时时代的考验。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以及认真对待周礼的态度。张居正注:圣人之心极其谦虚,故每事问人,不厌详细,其与尧之钦明、舜之问察,一而已矣。学圣人者,当于此求之。在孔子的细心询问中,当知周礼现代实施的现状,以及思考周礼的当代价值。
也有人认为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圣人自居,而是虚心向别人请教的品格。讲的是孔子“慎礼”之态度。孔子虽博学多闻,但他知道学习是一个过程,知礼也有一个过程。对于自己不懂的礼制、礼仪、文物,孔子以实事求是、虚心学习的态度对待,认为是合符礼的规范。
还有人说是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礼仪和恭敬并不是一回事,礼仪可以学会,且很快就可以学会,恭敬心则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没有恭敬心的人时不会去学礼仪的,孔子这样做,正是出于“吾不与,祭如不祭”的思想。
钱穆的《论语新解》提出了新的解释。每事问:祭事中礼乐仪式,乃及礼器所陈,孔子每事必问,若皆不知。(钱穆论语新解)孔子不是不知鲁太庙摆放的种种礼器与仪文,多属僭礼,不当陈设于太庙里。又不能明说(训斥),所以明知故问。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事正类此。此乃一种极委婉而又极深刻之讽刺与抗议。浅人不识,疑孔子不知礼,孔子亦不明辨,只反问此礼邪?孔子非不知此种种礼,特谓此种种礼不当在鲁之太庙中。每事问,冀人有所省悟。
这些解释,由于缺少了当时的具体场景,因此都有一定合理的成份。在理解本章中,需要结合孔子仁学对礼乐的革新思想进行理解,孔子并不是对周礼的绝对继承和复制,因为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的客观现实早已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礼乐治理出现了巨大的危机,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恐怕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做这样螳臂挡车之举,何况孔子提出的仁学的方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理性主义是其使用的基本方法。
孔子的这种“入太庙,每事问”,既是一种对礼的现状的查问,也是一种对现有礼的思考,寻求一种介于周公旦与姜尚之间的革新之路,既有武功,又能够长治久安,这是周公未解之谜,也是姜尚所忽略之处,更是孔子探寻之所。而这正是近代社会集300年之力,汇集了诸多思想家的集体智慧努力要解决的现代社会的奥秘。
入太庙,每事问,正是隐藏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奥秘。
用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的法典化解释》。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