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建观社会】是什么在推动中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劳动经济学前沿专题之四

【中建观社会】是什么在推动中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劳动经济学前沿专题之四

【中建观社会】是什么在推动中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劳动经济学前沿专题之四为啥中国的劳动成本迅速攀升了?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劳动力数量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廉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2005年以来十几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数倍,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既有人口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导致劳动力增量式微

自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积极性得以激发,劳动力剩余现象日益显现。根据一般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量减去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虽然测量方法不同,但测量结果是大体一致的:2010-2017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年均将下降6.4%左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从人们的主观感知上也能体会到这一点,现在可以看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留在农村的大都是一些留守儿童和老人。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程度已经大幅降低,剩余劳动力已经从最初的全面过剩,进入到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阶段。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必然伴随着农民工增速的减少。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放缓,201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到2018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占我国产业工人的70%以上,农民工增速的下降的后果是,近年来“民工荒”现象从沿海向内地蔓延,从季节性向常态化演变。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民工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农民工增速的下降,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劳动力价格上,表现为农民工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二、教育扩招,延迟适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

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教育扩张也给我国劳动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育扩招增加了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家庭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初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劳动力数量减少。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人数为790.99万人,比2010年招生数增加129.23万人,增长了19.5%;高考录取率也从2010年的69.95%增长到2018年的81.13%,高考录取人数和录取率的增加必定会延缓适龄青年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

三、低生育率,削低了潜在劳动力数量

为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2年开始我国实行较为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在多年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变化的影响下,中国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长时间的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导致新增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为缓解人口下降的趋势,我国于2016年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但人们的生育意愿并没有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8、1.05。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当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到达近些年最高水平,但随后就立即出现了回落。生育水平下降从源头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数量。

低生育水平不仅降低了我国劳动力数量,还使得我国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青年劳动力在劳动力年龄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年长劳动力比重增加。据《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8》数据显示:从1985-2016年间,中国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1.9岁上升到35.9岁,其中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3岁上升到35.2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从31.7岁上升到36.9岁。

四、生活成本上升推高了用工成本

劳动力来城工作,工资首先要满足他们吃穿用行的生活需求,他们才会愿意留下来。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物价水平也明显上涨。尤其是住房、租房成本显著显著上升。据报道一些地方房租甚至达到了全部工资收入的61%,这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存成本,生活服务成本由此飙升,自然也给企业主提出了更高的工资要求,否则连房租都不够付的。而住房和地租成本上升,对生活消费品都有加价作用,商家总得先能付清房租才能赚钱,这就要计入商品的成本价,推动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促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此外,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特别是蔬菜类、肉类这些副食价格明显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但是粮、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2.5%,与劳动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上升幅度超出CPI所反映的程度。人们明显得感觉到钱不顶花、不顶用。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增加,必然要求获得更高的工资才维持生活。

五、专业培训支出增长,提高了技工报酬

中国产业转型调整升级的加快,产品和技术不断创新,对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的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供给却严重不足,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制造、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存在一定数量的技工缺口,这对技工自身的技能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劳动者用于提高个人素质和技能的投入成本也随之增加,在教育培训上投入时间、精力的延长。劳动力工资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和家庭成员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获得教育和培训所需的费用三部分构成。用于对劳动者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工资确保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对以前过低的劳动报酬的一种回调。但,当劳动成本上升过快时,会对产业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隐忧。

撰稿:代亚萍

“原创文稿,欢迎打赏”

上一篇: 鲁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办理2023年社会保险补贴的公告
下一篇: 发改委: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