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到多次赴学校考察和交流谈心,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言,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从世界大势来看,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化,大国博弈愈加复杂激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需弘扬新风正气、提振人民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道德力量。
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聚焦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
立足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他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要求特别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提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8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专门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他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
2019年10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11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印发。这两个纲要的制定出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既是新时代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以此为契机,有助于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聚焦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的作用,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同时,还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否则,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因此,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要把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体制机制来保障。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使之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大力夯实基层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公民道德建设对象在基层、主体在基层,必须瞄准基层需求,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质量、上水平。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需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可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保桓中学1813班举办的送别班会上,支教老师林洋港(中右)和同学们拥抱告别(7月23日摄) 黄孝邦摄/本刊
强化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二者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
一方面,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
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另一方面,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各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实现政策目标和道德导向有机统一。
同时,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建立惩戒失德行为常态化机制,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深刻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又准确把握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