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政治稳定问题,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使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自觉走向深入,本文对其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政治稳定问题,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使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自觉走向深入,本文对其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一、政治稳定研究的必要性

众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是新时期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需要。

首先,政治稳定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政治稳定的研究始自古希腊,但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在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和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的关注,以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形成了一套关于政治稳定的经典界说和判断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虽其中不乏借鉴之处,但带有明显的西方制度和价值观倾向。我国历代政治家和理论家虽对政治稳定思想有过许多有益的论述,但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稳定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学者才逐渐运用政治稳定这一概念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现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最关心政治革命,但十分重视革命成功后的政治稳定。逐渐重视政治稳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稳定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是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要求,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需要。

其次,政治稳定研究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多数学者认为,在一国政治动乱时,稳定会成为首要的政治目标,但从稳定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看,稳定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可是人们为维护稳定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别的任何事情少,因此仅把稳定视为一种必要条件远远不够。政治稳定同政治发展一样,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主题。它既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政治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的最高利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并保持政治稳定,必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地位。如果没有政治稳定,那么改革开放、建设发展、反对腐败、建设民主和法治都将化为泡影。

第三,政治稳定研究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学者们认为,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核心,是经济稳定和思想文化稳定的基本保障。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主导和调控作用,只要政治稳定,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促使经济和思想文化稳定。

二、政治稳定的内涵及标志

如何界定政治稳定,目前我国政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十种。

一是“政治体系广泛认同”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指政治体系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能够合法有效地运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政治稳固。

二是“政治机制运行常态”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

三是“政治系统内平衡”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与协调,政治运作呈现出一种良好有序的发展状态。

四是“政治系统内外协调”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协调内部诸要素及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能力,能容纳、调整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

五是“政治系统结构功能正常”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表示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所谓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排列秩序的合理性;所谓连续性,指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受阻碍,保持正常运转。

六是“政权稳定运行”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是在特定社会,有利于巩固现政权有秩序的政治状态和有规则的政治运作和政治运行。

七是“政治行为稳定”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就是人类社会自阶级产生以来政治领域中政治行为所遵循的某种轨迹、秩序和规则。

八是“政治制度稳定”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即基本政治制度稳定和具体体制形式的有序变化;政权组织体系的合法性和制度化;政治体制治理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有序性。

九是“政治生活秩序———适应”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主要是指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性、国家政权的连续性和政治制度能维持已有的法制秩序,又有适应政治变化的能力。

十是“综合”说,该说认为政治稳定指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性,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需要使用军事武力和政治高压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不存在政治骚动和暴乱。具体地看,政治稳定指面临社会环境种种压力的政治体系,在一系列调节手段的作用下,能够在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保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张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保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连续性;政治稳定不是指政治体系的无变化状态,也决不是意味着社会要保持死水一潭的停滞状态,它要求政治体系有适应变动的能力。

政治稳定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三个层次。有的学者认为它包括宪法秩序的保持、基本政治价值的稳定、各阶级集团和民族关系的相对均衡、主要政策的连续性四个层次。还有的学者认为它包括国家主权稳定、政权稳定、政府稳定、基本政策稳定、政治生活秩序稳定、社会政治心理稳定六个层次。政治稳定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层次不平衡,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只有各层次都相对稳定并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才能有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关于政治稳定的标志,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1)制度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与具体体制的变易性交互并存; (2)公共秩序的有序性,主要表现为法律框架的稳定性与法律内容的变动性交互并存; (3)基础阶级关系的均衡态,主要表现为社会主导性阶级关系的稳定性与非主导性阶级关系的变动性交互并存; (4)主要政策的连续性,主要表现为总政策的稳定性与具体政策的变动性交互并存。有的学者则参照政治不稳定的表现,认为有六个衡量指标,即国家法定基本制度维护和持续的程度;政府及执政者更迭的制度化、程序化程度;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相对均衡、变化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政治过程的有序化程度;政治文化的内在一致性程度。这些指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政治稳定的形态及特点

多数学者持相同的观点,认为政治稳定从不同角度看形态各异。从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看,可以将其分为开放型政治稳定和封闭型政治稳定;从政治结构看,可以将其分为专制型政治稳定和民主型政治稳定;从事物质、量、度的发展规律看,可以将其分为质变型政治稳定和量变型政治稳定;但较为常见的是从人类历史的现实表现角度将其分为静态政治稳定和动态政治稳定。所谓静态政治稳定是指那种不求发展,排斥改革、开放,死守过时教条,只消极地维持或简单地重复原有政治秩序的政治稳定。所谓动态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协调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中,保持政治秩序良性运行的政治稳定。但政治稳定并不是单一的形式,有时几种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型政治稳定。

关于政治稳定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郑慧研究员认为,政治稳定实际上是政治与稳定两个词的合成词,与政治相适应,政治稳定具有四个特点: (1)阶级性。即政治稳定作为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各阶级建立和维护的政治稳定总是为本阶级利益服务。(2)结构性。即政治稳定是政治系统内部的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等要素的稳定。(3)相关性。即政治稳定不是绝对独立的,其实现和维护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4)动态性。即政治稳定既不是维护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局面,又不是那种失控的、无政府的政治混乱状态,而是保持政治有秩序的、合法的协调和良性运行,是一种有效控制下的积极政治运动。

许多学者具体研究了静态政治稳定和动态政治稳定的特点,认为静态政治稳定是一种保守、僵化、缺少生机的政治稳定,具有封闭性、停滞性和周期性特点,长久地维持这种政治稳定将严重地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动态政治稳定,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政治目标。因为动态政治稳定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发展的政治稳定,基本特点是: (1)开放性。即政治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2)相对性。即政治系统在调整社会结构和变革体制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正是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实现更高层次的政治稳定。(3)发展性。即政治稳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内涵不完全相同,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聂运麟教授进一步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稳定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政策性稳定、制度性稳定和价值性稳定。其中,政策性稳定比较脆弱,制度性稳定具有决定性,价值性稳定发展程度较高,但价值性稳定决不是政治稳定发展过程的终结,它将随着现代化的高标准发展而发展。

四、政治不稳定的产生及原因

政治不稳定是政治生活的无序和失控状态。任何政治系统都存在某种不稳定状态,只是层次上的差别和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学者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政治是基本稳定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

南开大学吴志成认为,政治不稳定产生的时机是: (1)在生产方式发生部分质变、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之时。这时,社会利益矛盾集中,利益分化迅速,利益斗争激烈,一旦社会分化,斗争和冲突失控,就导致政治系统本身的分化、斗争和冲突,引发政治不稳定。(2)在权力代际交替之时。这时,容易造成权力真空或权力斗争,高层人事变动大,基本政策的延续受到威胁,政治统治容易失去或离开原有轨道。(3)在突发性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解决之时。这时,如果给政治动荡提供机会,那么更大、更危险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就可能潜伏下来,迅速增加和扩张,成为激烈动荡的温床。(4)在国际性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发生之时。这时,因世界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一国政局的变化往往引起他国政治形势的连锁反应。学者们强调,虽然“现代化过程滋生着不稳定”,但与贫穷落后导致不稳定的性质有根本不同,它是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发展与政治稳定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贫穷和不发达本身才是发展中国家不稳定的最深刻根源。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之所以容易滋生不稳定,是因为现代化转型使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偏高,激起了人们欲望和期待的急剧高涨,而社会满足这些欲望的能力总是低于这些欲望的增长,使人们产生强烈不满和社会挫折感。

在发达国家的示范和现代化加速的情况下,更容易使问题集中爆发而难于控制,变成现实的政治不稳定。聂运麟教授具体分析了容易诱发我国政治不稳定的因素,认为经济层面主要有收入差距拉大与分配不公、失业人数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宏观调控乏力、社会流动机会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政治层面主要有权力腐败、社会控制弱化、民主法制不健全、政策制定或执行失误、政治权威合法性受到怀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等;文化层面主要有期望反差引起社会挫折感,文化冲突、精神危机、道德失范等引起认同危机。在现代化背景下,有的学者还从政治民主、政治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它们与政治稳定既相促进又相排斥的关系,认为体制不完善和缺乏社会流动机会是容易诱发政治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

五、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的对策

社会发展是稳定与不稳定的对立统一体,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不稳定因素是难免的。为了消除不稳定因素,保持政治稳定,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做到“两个坚持”: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本身是一个稳定、团结、强有力的政党,党的有效领导可以消除政治紧张和不安定因素,增强政治向心力,建立有效的政治整体;社会主义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而又相对稳定的制度,它从产生到现在已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顽强生命力,为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打下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可以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达到统一政治共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强有力政治保障,它通过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来消除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四个方面的合力构成了政治稳定的政治基础。(2)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原则。即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建立社会协调发展机制。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方面,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并执行公平分配政策,扩大就业机会,保持物价稳定;在政治发展方面,要健全法制,惩治腐败,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对权力进行制约,实行民主,扩大政治参与渠道,完善多党合作制,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文化发展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建立认同性政治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还有学者就其中某些问题作了专门论述。

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建立一套政治稳定机制。所谓政治稳定机制是指有关因素相互作用并经过一定步骤产生政治稳定的过程。其中有学者从广义角度认为,政治稳定机制即社会稳定机制。因为政治稳定虽然集中体现于政治领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政治稳定的实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稳定为基础的,因此政治稳定机制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稳定机制及其相关子系统组成的动态结构。有学者从狭义角度认为,政治稳定机制是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包括政治稳定的内部机制和社会机制。政治稳定的内部机制隐含于政治体系内部,它包括两类:一类是政治功能平衡机制,如权力制衡机制、决策和执行的程序机制、纠错机制等,这类机制主要解决政治体系内部结构功能在运转过程中因矛盾冲突而引起的自身性不稳定因素的问题;另一类是政治文化凝聚机制,如政治体系一体化机制、政治文化体系的动员机制、政治体系认同机制等,这类机制主要解决政治体系面临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而有可能导致连带性政治不稳定的威胁。政治稳定的社会机制是政治体系对社会的影响和控制机制。对其构成,上海社会科学院常桂祥认为包括四个方面: (1)控制机制,即政治体系运用法律、政策、纪律和权威性政治文化等力量和手段,使诸政治主体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以维持政治的有序化。(2)疏导机制,即政治体系通过舆论导向、有效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疏通信息,融解社会矛盾。(3)协调机制,即政治体系通过自我调整,协调社会发展和各阶级、阶层及集团的利益。(4)缓冲机制,即政治体系分解社会冲突、吸附社会混乱因素的机制。吴志成从资源分配角度考察,认为该社会机制还包括组织机制、分配机制、合法机制和社会预警机制。此外,吉林大学王彩波教授提出,政治稳定是由社会制度机制、社会动力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三方面共同作用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2〕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4〕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 1989.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6〕郑慧.“政治稳定”概念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 2002, (4).

〔7〕华学成.论政治稳定〔J〕.江苏社会科学, 1999, (6).

〔8〕王淑贞.毛泽东同志建国初期政治稳定思想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9〕汪信砚等.论邓小平的政治稳定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 2001, (2).

〔10〕吴志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治稳定的特定要求及发展前景〔J〕.北方论丛, 1996, (5).

〔11〕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 1997, (1).

〔12〕刘芳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4, (5).

〔13〕宋衍涛.政治稳定的相关因素研究〔J〕.学术探索, 2004, (1).

〔14〕林元苍等.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再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1, (5).

〔15〕周平.促进政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J〕.政治学研究, 2001, (3).

〔16〕朱争平.政治稳定与政治民主〔J〕.科学社会主义, 1999, (1).

〔17〕杨亚佳.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社会主义研究, 2001, (3).

〔18〕聂运麟.现代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J〕.江汉论坛, 2000, (11).

〔19〕徐志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J〕.理论界, 2001, (5).

〔20〕邹小华.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的辩证统一〔J〕.南昌大学学报, 1999, (4).

〔21〕王彩波等.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机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5).

〔22〕王胜俊.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党建研究, 2001, (6).

〔23〕常桂祥.政治稳定:静态和动态的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 1997, (1).

〔24〕王孝春.正确分析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J〕.理论探讨, 2002, (5).

〔25〕董文芳.现代社会的生态压力与政治稳定〔J〕.学习与探索, 2002, (4).

上一篇: 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吗,一份职业等级排行榜揭开真相,难以接受
下一篇: 百年团史我来讲⑮ |在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