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基于生命意蕴的“全人课程”|  学校课程再造:教育与生命同行

基于生命意蕴的“全人课程”|  学校课程再造:教育与生命同行

基于生命意蕴的“全人课程”|  学校课程再造:教育与生命同行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这是学校的文化使命。

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

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这是学校的文化使命。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此基础上,祛除学校功利色彩,使课程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

2006年—2011年,我们进行了历时五年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探索实践,力求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 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目前,从基础型课程到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文丹枫博士等专家学者称之为“全人课程”(以下简称“全人课程”),现概述如下。

学校课程再造的“生命”意蕴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从零开始不断拓展的;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种特性源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人最初作为自然生命体而存在,他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教育促进了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使人由自然的、潜在的社会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人。所以,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因此,我们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再造,期望使课程设计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就要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

1.课程理想

“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我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全人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

“全人课程”目标: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

2.建设方略

(1)以整合重建课程结构,聚焦生命成长。

其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校本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再划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二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班队活动整合为体验型课程,再划分为德育主题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其中的德育主题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地、我与天等六大主题,指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

(2)以联动重建课程教学,提升生命价值。

其一是课堂教学策略:基础型课程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其二是课程实施策略:从“我”做起,整体联动。如一手硬笔好字课程的“我”,就方法而言是“描红”、就过程而言是“姿势”、就内容而言是“作业”、就对象而言是“教师”、就学科而言是“语文”、就目的而言是“写字”。

整合: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联动: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引。联动即“联合行动”之意。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赵彩侠‍

(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51期)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上一篇: 何红梅调研武都区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
下一篇: 谈磁山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发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