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安庆/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微论投稿邮箱:zgjyxk2014@163.com)
文章字数约800字,阅读约需2分钟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社会责任是学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与价值观关爱生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与能力,是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的基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条件优越,对社会往往缺乏责任感。由于社会责任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程目标,近年来才成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相关的经验不多,有的教师认识也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
一是结合教学内容,理解社会责任。着重学习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治疗性克隆、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等内容,鼓励学生以生命观念的视角观察和审视生物学知识,通过讨论与分析,让学生作出理性解释与判断。认同科学精神,辨别科学与迷信,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思考生物学问题。欣赏生物学家揭示生命奥秘的贡献,热爱生命,乐于传播生物科学技术知识。
二是将社会性科学议题引入教学,培养社会责任。生物学中的热点领域,如干细胞研究、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等,广受关注并成为社会性科学议题,但在伦理道德、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争议,这些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应积极将生物科技新闻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摒弃对生命科学的错误认识,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议题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思考如何在服务人类的同时,化解风险和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领悟:生物学研究是人类的事业,生物学研究不能超脱于政治法制、社会道德和规范之外,一旦有人利用生物科技犯罪,将后患无穷。
三是让学生参与现实问题,践行社会责任。就外来物种入侵、野生动物保护、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控等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形成生态意识;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或宣传方案,提高学生运用学习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的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