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家庭年收入数量和生活水平,大体可分为 3大类上流人士、中产人士、底层人士,每一个大类分为三个阶层。
双马组合
一、上流人士
上流人士分为富豪阶层、富人阶层、富裕阶层。这部分人不到社会5%。
富豪阶层,年收入以亿为计算单位,中国百位富翁,马云、马化腾、宗庆后、任正非、王健林、李彦宏、许家印等。天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是时代的宠儿就是家庭拥有强大背景个实力,准是在需要扶持的时候给予扶持。坐的车都是上百万的车,茅台中华烟随便造,自带流量,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孩子不是上名校就是出国,一个亿都是小目标。豪宅的物业费都在200万以上。
亿万富翁
富人阶层,年收入200万到1亿之间,上市企业的高管,华为、中石油、中石化、阿里巴巴、腾讯、金融机构、一线明星等高级管理人员,含有部分股权,资产已经过亿,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年的收入是普通人几十年的收入。基本上实现了财务自由。在一线城市生活无压力。
富翁的财富只是一个数字
富裕阶层,年收入80万到200万元之间,这类人群比较广泛,自主创业的业主,珠宝店等奢侈品店经营者,技术性管理层,大多数毕业于双一流、985、211大学,属于顶尖人才。演艺圈的二线演员、高层公务员、小股东、大学教授、一线城市大医院医生。在大城市生活基本无愁,有车有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各自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背后都是资本追逐的核心。
二、中产人士
中产人士分为中产阶层、小康阶层、困难阶层。占到50%。
增加收入是中产的最大标准
中产阶层,年收入50万到80万之间,律师、大部分大学教授、投资顾问、产品经理、程序员、法务、猎头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小演员等。努力打拼希望得到大城市的认可,既有上层人士的眼光,又有中层人士的务实。职业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房子不大,不在核心商圈里,考虑最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收入。
思考方式不同
小康阶层,年收入30年到50万元之间,985、211、双一流博士毕业生平均年收入都在30万以上,理财顾问、省级公务员、事业单位、互联网小型创业者、科技公司骨干成员、小商贩、100平方以上的餐饮店、快递点、大货车司机、土木工程师、中级会计师等,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在一二线城市只是解决温饱,房子一般都在城郊,满足现状,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金钱的味道
困难阶层,年收入10万到30万元之间,这类人员主要集中在五六线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医生、教师、和一二线城市的快递员、外卖员、技术劳动等普通人,生活自我感觉良好,不求去大城市发展,只求生活安逸。三五成群下班后,喝喝小酒,打打麻将,吸着10几元的烟,讨论着世界大事。
三、底层人士
底层人士分为贫穷阶层,贫困阶层和特困阶层,占到45%。
贫穷阶层,年收入5万元到10万元之间,属于社会底层,处于温饱线之上,收入只是满足生活基本支出,环卫工人、公益岗位人员、基层村干部、早餐店、流动烧烤店等,收入没有保障,收入基本维持生活,最大的支出是孩子教育,最大的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希望。一辈子基本生过在县城,谈天谈地看笑话,幸福感很高,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大多数生活在农村
贫困阶层,年收入3万到5万,家庭劳动力少,一般为老人为主的家庭,家庭因大病、负债等需要大额支出,生活基本有保障,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土地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农村留守老人、低保户为主。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每天能够按时吃饭,身体健康,无欲无求。
微薄的收入
特困阶层,年收入3万元以下,基本处于温饱的边缘,无人照顾的老人,长期患病无法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