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著经济理论著作01内容简介作品鉴赏出版信息创作背景作品影响作者简介目录0305020406《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创作的经济理论著作。该书成书于1945年,初版刊行于1946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初版书籍名称为《中国经济原论》,内容共包括正文八篇,附录五篇。1957年刊行的第五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内容也作了修改,正文共九篇三十六章,另有附录五篇。《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经济结构、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发展方向,以及旧中国政治经济学概貌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于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之一,是唯一入选的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概念、结构、范畴、体系和规律,研究并回答了旧中国经济形态的属性及特殊的经济所构成的特点,并对旧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货币、资本形态、利息、利润形态、工资形态和地租形态等都作了考察分析,否定了当时中国国内流行的中国社会意识已完全的资本主义化、封建主义早已不存在的错误观点。
根据人民出版社1957年的版本,全书分为“导论”“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中国社会的资本形态”“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中国社会的工资形态”“中国社会的地租形态”“中国社会的经济恐慌”和“结论”共九篇,五篇附论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中国经济学界的奥大利学派经济学”“中国商业资本论”“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间的流通问题”和“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原为王亚南在中山大学开设高级经济学课程的讲稿,曾先后分篇发表于《中山文化季刊》《广东省银行季刊》《时代中国》等刊物。20世纪40年代,作者主张把经济学中国化,建立以研究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学”。该书正是他实践经济学“中国化”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的原版《中国经济原论》出版后经过多次修订出版,1957年刊行的第五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内容也作了修改。艺术特色主要观点一、导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研究上的两条战线作者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记录形成发展出发,指出这种社会的经济是采用一种把封建剥削作基础,而在其上建立起买办官僚资本的特殊支配形态。
围绕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性质问题的研究只有20多年时间(到20世纪40年代作者写作此书时),约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由大革命之前到“九一八”事变之后那段时间、抗日战争期间以及抗日战争结束前后若干年内。这三个阶段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研究,都明确分出两个阵线,即“带有进步的批判性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保守的缺乏历史性格的有闲阶级的经济学”(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之间的观点的对立和斗争。作者论述了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提出这种科学研究依据的几种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学和中国经济史,而后又提出该研究应当采用的方法为比较的研究法、全面的研究法和发展的研究法。二、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王亚南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问题是“一般占优势的商品本身是采取前资本主义的小商品生产形态,一是采取资本主义商品形态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工业品、农业品、劳动力和土地的商品性质,指出它们还不具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的逻辑与章法结构,乃至行文特色,呈现出浓厚的《资本论》痕迹,故被喻言是“中国式的《资本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被译成日、俄等多种译本在国外发行,许多观点被后人引用。王亚南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不但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在当代也有其重大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于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之一,是唯一入选的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初版(初版名《中国经济原论》)于1946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后由上海生活书店于1947年出新版。1949年由三联书店再版。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刊行第五版,并将书名改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王亚南(1901年10月—1969年11月13日),男,出生于湖北省黄岗县。1923年就读武汉中华大学。1927年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反蒋抗日运动。1944年离开中山大学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1945年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法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6月被任命为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时当选为学部委员、常委。
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教育工会主席、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57年5月23日在厦门大学参加中国,“文革”中受冲击。1969年11月13日在上海病逝。生前曾与郭大力合作首次全译出版《资本论》三大卷,提出“封建地主经济论”,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初版名《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等代表作。谢谢观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