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会借鉴历史的成败与进程,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发展现在的世界。
关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那是一个屈辱的年代。
不过在我们对历史的学习中,我们有反复学习和考试一个内容,那就是近现代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像印度非洲还有拉丁美洲那样变成完全的殖民地。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这个话题,为什么近现代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变成了完全的全殖民地。
===================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种观点,说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而在征服的难易程度上,文明和国家是天壤之别。
国家的本质,其实是统治阶层管理统治区域内人民的(暴力)工具。
如果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话应该会理解这个定义,这也是咱们在政治书中可以学到的内容。
各个地方的统治者划分各自的疆域,统治自己所属区域内的人类,世界由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覆盖,国家和国家之间也因为利益关系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社会虽然更加复杂,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国家本质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从国家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即如此。
也就是说,国家更像是一种区域性的统治组织,之外的内容并不应该认为属于国家的范畴。
国家的本质可以侧面说明,国家和人民在概念上是分离的。
现实中,人民对于国家的灭亡其实并不关心,只要统治阶层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幸福快乐,是哪个国家管理自己,人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国家或者统治组织管理不力,人民饿肚子不幸福,人民就会主动推翻统治自己的国家,建立另一个人民认为合适的国家,人民对于国家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情感。(比如古代的农民起义与王朝更迭)
如果人们对于国家的灭亡十分心痛并想拯救它,这其实不是因为国家的兴亡,而是因为人民感到自身文明受到了威胁(后面会继续讲这一点)
所以说,征服一个国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武力征服,贸易制裁,科技威慑等手段,都可以迫使一个弱小的国家屈服,成为傀儡,乃至让国家灭亡。
当然这其中会有反抗,不过这种反抗一般是以国家组织的武装力量为主,比如军队警察等等,人民不会在反抗中贡献多少力量。
这种形式的反抗,主要位于一个国家尚未被完全占领的阶段,可以理解为正面战场。
当旧的国家被征服和占领,新的统治组织或者说国家能够正常管理这片土地的人民时,被征服土地的人民会选择接受新的国家和新的统治者,从而使新的国家不会受到什么明显的反抗。
而当新的统治组织来自其他国家和文明时,就变成了殖民统治。
这里我举个例子,就是近现代的印度,因为在晚清时代,印度是全殖民地的。
早期印度面临日不落帝国的侵略时,发起的反抗其实也很激烈,锡克骑兵对英国军队造成的伤亡甚至远胜八旗子弟,不过这种反抗更多停留在军队组织的大规模战争,也就是国家的层面。
在印度被全境征服后,印度人民最开始的反抗并不强烈,日不落帝国得以稳定在印度的统治,让印度成为了全殖民地,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只需要东印度公司即能对印度进行管辖。
后来,东印度公司统治出现问题,印度人民反抗加剧,印度最终直接由英国女王管辖以加强控制力,东印度公司退出历史舞台。
和征服国家相比,征服一个文明可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
我对文明通俗的理解是,文明是一片区域内的人类,基于对文化,习俗,历史等各种事物共同的认同感,形成的高度凝聚的集体。
这种凝聚力基于人民共同的认同感,这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逐渐形成的,就好比咱们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子孙,而不是大和民族或者灯塔人一样。
所以征服国家并不等于征服文明,因为征服国家只是推翻了这个地区的统治机构而已,并不能轻易改变这个地区人类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而如果新的统治者想要短期内改变当地人民的认同感,人们会预感到文明消亡的威胁,导致激烈的奋起反抗,特别是面对外族和外来文明入侵时。
就算所属文明的人类建立的国家被暴力占领,甚至这个文明的人类流离失所漂散在五湖四海,这种反抗仍然不会消失。
于是对于殖民者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前期的正面战场占领国家,但是在之后对本地人民的统治中,人民仍然会自发地组织有破坏性的反抗。
这种反抗可能规模不如国家层面的军队抵抗行为,但是却会极大影响殖民者的后续统治管理,此即敌后战场的威力。
还是以印度为例,印度被占领后的早期,人民抵抗不积极的因素来自于印度国内分裂的局面,这使得印度国内并没有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文明认同,导致人民自发的反抗并不强烈。
但是后来,日不落帝国开始侵犯印度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全体印度人民文明的认同感受到侵扰,由此诞生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迫使东印度公司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执念更深的例子是以色列,早在古代犹太人就被迫流落世界各地,然而即便如此犹太人仍然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文明的国家,哪怕它只有巴掌大。
所以当以色列在犹太人的故土上建国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为了保护属于自己文明的国家倾尽全力,或者捐款捐物,或者亲自参战,全民皆兵的氛围最终促成了以色列的稳定存在和发展壮大。
=====================
回到咱们身上,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高度认同凝聚的集体,虽然经历频繁的王朝更替,但这个本质却不改变。
在此基础上,清朝独特的游牧民族出身,接受汉化的认同,以及高度集权的统治,让周边游牧民族与清朝统治下的中原王朝关系逐渐亲近,并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文明认同。
也正是统一文明的形成,使得我国的领土版图得以扩大和稳定,形成现如今中国领土的样子。
这是我认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在古代,中原王朝和周边游牧民族并不是统一的集体,而是存在各自独立的文明认同,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间也因此频繁发生摩擦。
由于当时的文明认同存在差异,中原王朝始终不能稳定游牧民族地区的统治,即使汉唐等中原王朝在强盛时能够占领游牧民族的领土,游牧民族也是口服心不服,频繁出现背刺二五仔之类的行为,中原王朝稍微弱小一些,原有占领的游牧民族土地即迅速丢失。
类似的,游牧民族强盛时,往往选择入侵中原,而且绝大部分游牧民族都不认同中原文化,拒绝汉化而是继续倾向游牧生活。
所以如果没有清朝对各民族统一文明认同感的凝聚,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等曾经游牧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可能不会是现在的省份和自治区,而是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国家。
话扯的有点远了,因为中华文明高度的凝聚力,当外国侵略者到来时,中华民族并不把这种行为理解为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是认为自身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
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中华民族对侵略者奋起反抗,而且这种反抗会长期存在。
因为这种反抗是以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为基础的,不只是局限在国家和军队的层面,所以侵略者不但会在前期与军队的战争中存在损失,更为重点的是会影响占领后的正常殖民统治。
人民永远不认同侵略者新建立的国家和统治秩序,即使国家层面沦陷,人民也会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地方性的反抗。
列强侵略和殖民他国,重点是为了占领领土,掠夺资源和劳动力,如果侵略和殖民达不到效果甚至造成严重损失,那就是列强不想看到的了。
为了实现自己最基础的目的,列强们最终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策略:
不再寻求直接殖民统治的可能,而是继续维持清廷的统治根基,然后列强转而间接通过控制清政府来达到殖民目的。
因为清政府是中华文明承认的统治国家,只要继续保留清政府的统治,就可以降低反抗的激烈程度,间接通过清政府满足列强的利益。
当然了,我现在的分析是事后诸葛亮,当时的列强可能是无意中发现,让清政府对外发号施令,国民会听话得多,所以认为这种策略非常有效。
抛开爱国等情感因素,只谈论策略的话,这种策略类似于“以华制华”的初级版,被列强认为是统治中国的最佳方式,因而被后来的侵略者效仿。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为了稳定敌占区的统治,就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扶持来自国内的傀儡政权,然后间接控制傀儡政权满足利益诉求(比如汪伪政权和伪满洲国)
而正是列强的这种做法,直接决定了我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属性。
和全殖民地不同,清政府作为当时中华文明的统治集团,仍然被列强允许维持其封建社会的统治根基,而列强则通过间接控制清政府来满足殖民掠夺的需要。
这种叠加封建统治和殖民掠夺双重属性的情况,也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做法,列强反而站在了保护清政府的一方,帮助晚清政府维持统治地位,并协助其镇压叛乱。
这使得清政府在列强的扶持下,至少多续了几十年的寿命,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才将清朝推翻。
否则的话,晚清正常来说已经灭亡于十九世纪中叶前后的各种农民起义中了。
这一点是我认为近现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非全殖民地最主要的原因。
在讲述完主要因素后,我接下来强调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
=====================
地大物博的属性和激烈的反抗,导致任何一个列强都没办法完全占据中国,各个列强最多只能在中国占据不同的部分。
这是任何殖民地都没有的情况,其他殖民地基本都是由一个列强统治,即便新的列强到来,无非就是赶走旧的殖民者,成为殖民地新的主人而已。
所以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清政府继续统治,列强占据各自利益地盘,好几个列强共存瓜分中国的局面。
当然了,这种共存是没办法的妥协,而不是和平的默契,所以列强之间就在华利益不断发生摩擦,乃至在中国的地盘上发生了不少列强间的争斗(比如日俄战争)
看着别国以咱们为筹码互相打仗,当然是耻辱的,但是这种局面却也形成了巧妙的制衡。
当有一个列强想独吞中国,把中国变成全殖民地时,立马会遭到其他列强的激烈反对。
而彼时各个列强的实力并没有质的差异,没有出现某个国家霸权一个能打过一群的情况,所以各个列强都忌惮来自其他列强的集体反对。
最终,各个列强选择妥协,不再寻求独吞的可能,只吃自己在华利益的基本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长期延续了下去。
那么在这当中,清政府有没有一些主动的策略呢?
其实是有的,在整个近现代中,清廷有想办法适应新的世界形势。
早期的清政府仍然停留在天朝上国的幻想当中,即使第一次鸦片战争被打的很疼,清政府也没有认识到是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差距,觉得靠所谓精锐的八旗兵能扭转战局。
不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已经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朝上国的皇帝,而是相对于列强来说落后挨打的弱势方。
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晚清政府在思想和行动上进行了很多种改变,而这些改变有力地维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没有继续恶化成更严重的情况。
第一种改变来自于科技。
清政府已经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发起了洋务运动,试图快速缩短科技上的差距。
这其中的进步在甲午战争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至少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战之力而非完全被吊打。
只不过清政府急于求成,仍然以买办为主,再配合上朝堂贪腐争斗等问题,军队战斗力极为有限。
第二种改变来自外交。
清政府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强国的身份,为了能够长期延续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开始认同自己“小国弱国”的角色,并开始利用列强之间的博弈寻求夹缝生存。
最典型的,清政府认识到列强间接控制自己满足利益需求的本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下,只要自己乖乖听列强的话,境遇就不会进一步恶化,列强甚至会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所以后来,清政府尽可能答应列强的条件诉求,出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局面,在列强面前做听话的乖孩子。
同时,清政府一面寻求战胜列强的可能,一面又要求列强帮助自己镇压可能的叛乱,这一点在对义和团“先任用后镇压”的做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过这不代表列强要什么清政府就给什么,清政府巧妙利用了不同列强的利益纠纷问题,让自己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当有的列强狮子大开口时,清政府就会把自己当作列强的蛋糕,让其他列强出面调停,阻止自己损失过多的利益,让列强之间制衡的局面更加僵持。
咱们课本上学到过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容,已经是清政府尽可能在外交上努力后得到的最好结果了,一开始列强们要的东西其实更加难以接受。
当然了,如果不是自己弱,这些事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再怎么据理力争,签的还是肉疼心痛的不平等条约。
第三种改变来自思想。
虽然说清朝在历史上是个争议满满的朝代,但作为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清朝为了图存还是挺能折腾的。
除了洋务运动外,清朝也曾尝试变法图存,不过百日维新因保守派利益最终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甚至认识到了封建统治的局限性,想效仿德国日本,在不影响皇权的情况下进行君主立宪改革,并科学地设置了立宪时间和各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此即清末新政。
和一些人认为的做做样子不同,我认为清朝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在清末新政中的立宪规划是诚意满满且有执行力的,统治者自己也知道,再不改革清朝真就蹦跶不了多久了。
不过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还是让改革效果极为有限,内忧外患也透支了人民的耐心,导致立宪进程被严重干扰。
人民最终没有再给清朝机会,把清朝和封建专制一同扫进了历史尘埃中。
到此为止,我的理解算是说完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