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感觉高考的氛围没那么紧张了。
”今年是李女士的儿子第二次参加高考,她回忆,儿子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全家人都很重视,学校也提前做了动员,“现在感觉大家都很平静,没有那种特别紧张的气氛”。
北京某中学教师张华(化名)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比以前更加淡定了。
”在他看来,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考生身上,老师和学校也都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
张华记得,十几年前他刚参加工作时,每到高考前,学校都会提前一周放假,让学生回家复习备考,老师则在学校里进行最后的辅导和答疑。
而如今,学生们直到高考前两天才放假,“大家的心态越来越放松,不再把高考当成唯一的出路”。
不仅是考生和教育工作者,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也在下降。
一位媒体人感慨,过去每逢高考,各大媒体都会推出各种报道和专题,而现在很多媒体都不再像过去那样积极了。
“现在大家关注的新闻话题越来越多,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与此同时,一些关于高考的负面新闻也开始增多。
例如,近年来多次出现的高考舞弊事件、冒名顶替上大学等丑闻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些事件不仅让公众对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产生了质疑,也让人们对高考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思考。
高考降温背后的社会变迁
高考关注度的降低背后,是中国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上千万,这使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逐渐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不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和职业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观念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培养。
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年轻一代有了更多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渠道和空间。
这些都使得人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例如,浙江省在2017年启动了新高考改革试点项目;上海市则于2014年出台了“自主招生”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高考的认知和态度。
从“唯分数论”到多元评价
未来高考还会继续降温吗?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倡导和推广以及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和社会对于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无论如何,高考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拔工具和评价方式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以确保其公平性和有效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