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2016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2017年,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这些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重要保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法治化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活动日益丰富、服务领域持续扩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8500万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10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近9亿小时。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去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全面部署和战略安排,同样也为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稳步上升,志愿服务事业也越来越规范化,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依旧占据很大的比例。
截至2017年底,我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4047万人,农村特困人员467万人,城市低保对象1264万人,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也就需要包括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内的全社会各界力量的合力推进。
同时志愿者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此,在其他方面,如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也需要有志愿服务的支撑。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我们要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一、明确自身立场,坚持正确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我们首先要明确自身立场,坚持正确方向。这是确保志愿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党的前进方向,就是我们的前进方向。此外还需要切实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志愿者中的党员干部还要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志愿者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思想方针。同时,要引导广大志愿者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方针、政治立场以及实际行动中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志愿者坚持前进道路的重要依据。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其核心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都是围绕这个要求展开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而志愿者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也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立场,跟随党的脚步,维护党的尊严,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向。
志愿者在开展社会活动、投身志愿事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初衷,做志愿要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己任,而不是有所谋、有所求。志愿者要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社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安康,而不是怀着对名与利的追求而去做一名志愿者。要坚决杜绝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所有的公益资金都是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的,不能被私人所侵犯。这要求新时代的志愿者要牢记使命,坚守立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去。
二、认真总结经验,优化志愿力量
新时代的志愿者应当具有反思失误、总结经验的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志愿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优化志愿力量的分配。
资深的志愿者在多年来的志愿事业中参与过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一定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如果可以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与分享,就会为以后的志愿服务提供更多的参考,使得志愿服务更加地得规范完善。
每一位志愿者都需要把宝贵经验转化为以后志愿行为的参考,切实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得发挥自己的作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也需要释放出志愿服务的正能量,特别是在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照顾老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众,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多做贡献、多出经验。
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志愿服务的越来越多,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们中国整体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同样也反衬出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公益事业恰恰在其中起到了弥补和连接的作用。当公益事业可以覆盖到更多的领域和地区,就可以为社会节约更多的资源,更有效的去建设和完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我们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分配资源。志愿者行业也需要更加规范化,让资源能够更合理的分配利用。而志愿者行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便是在一次次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我们要积极总结经验,充分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效率。
只有按照习总书记十九大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志愿者的责任心,并使资源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还需要不断努力,在实践中进步,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素养。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实践。各志愿者组织要围绕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来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向上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志愿者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是志愿服务走向更高层次的必经之路。只有加强志愿者的专业知识素养学习,才能使受助对象得到更为有力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避免志愿者本人投身公益的热情浪费,让志愿资源更加合理化。
众所周知,人各有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么如何使这个特长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有效发挥,就成了志愿服务作为人力资源再度分配的一个有益补充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项针对志愿者的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志愿者认为“自身知识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已经开始注意从事志愿服务所需技能的问题。
深入农村的志愿者必须参加组织培训与学习,在了解农村的有关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和农业知识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帮扶作用。到边远地区支教的志愿者必须学习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以及和当地学生沟通的技巧,掌握除专业之外的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在一些社区提供社区服务的志愿者,要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聪明的头脑,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务以满足社区不同人员的需求。到伤残人士、军烈属、生活有困难的人家中去,也必须想其所想,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服务技能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秉持认真学习的态度,只有充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用知识武装自己,新时代的志愿者才能在当下环境的志愿服务中为社会更好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泱泱华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助人为乐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当下的现代社会中,拥有奉献精神的人依旧很多。当众多有奉献精神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拥有不可估量的能量,将这个世间黑暗的角落照亮。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无数拥有贡献精神的志愿爱好者在为这个社会服务着。他们分布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都在为这个社会而努力着,并随着时代而进步着,愿我们的未来志愿服务更上一层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