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17年第十三届记者节公益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网新闻11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记者?高校应进行怎样的新闻教育?媒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从业者?记者节当日,记者公益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界、媒体界和研究界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致辞。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记者会下岗吗?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有人称记者将下岗,被机器人取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认为,记者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强大。未来记者比任何时代记者都优秀,记者理想信念不会磨灭。他们把人民装在心中,俯下身、察实情、讲真话、出好稿;他们坚守准则,有底线意识,用奉献点亮人生,用一篇篇有情怀、有温度、有理想的作品推动社会进步,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记者是社会航船瞭望者。“设立记者节是向新闻工作者致敬,让全社会关注、信任记者,尊重新闻规律,提供良好社会条件,让记者更好呈现事实真相。”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说。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高校新闻教育应教什么?
新媒体时代,各种新技术手段运用,让一些高校新闻教育者困惑:“到底应教未来的记者什么?”
“互联网技术发展,倒逼高校教育推进多学科融合,培养全媒体记者。”黄会林说。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任何竞争都离不开人,本科专业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人文通识教育外,还要培养其文字写作、口语表达、视频、营销、管理等基本功。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副部长、新闻学院院长刘昶认为,高校新闻教育不是媒体职业培训,不能仅讲新闻技能,还要讲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培养他们成为新闻参与者和社会瞭望者。“高校新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科研要走在前沿,与业界多沟通,引领传媒。”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志君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新闻表达的技术手段、业态可以变,但新闻教育的三观教育不能变,不能说假话。科学、民主、服务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承使命担当不变。
嘉宾热议媒体需要什么样的记者。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媒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职业人?
上海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监事长滕俊杰认为,记者要有角度,有速度,有深度。记者的角度应是仰视普通人群,俯视名人,平视官员。记者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发稿,另外,稿件要有深度。
《中国青年报》原总编辑吴小川认为,媒体需要有新闻理想,采编能力强,新科技运用能力强的记者。
嘉宾热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记者。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认为,媒体记者应该知行合一,道术结合,采、写、表达均佳。新闻教育应用80%精力去教新闻的“道”,而不是“术”。记者要苦练基本功,删繁就简,会写3500字消息稿和导语,最想知道的是最核心的东西。到达现场,会采访,会提问,会写作和口语表达。还要学历史,懂人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表示,社会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问真相、内容为王的记者。常识性的功底是新闻系学生安身立命的东西,必须掌握。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陆晓华认为,记者要脚踏大地,有远见卓识。记者要掌握国情、民情、民心,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人文素养,有发现能力、判断能力、见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跨学科素养和超强的想象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