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我国科技界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全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要实现科技创新,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此,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全面理解、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关于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纵观人类文明史,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观念。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思想。17世纪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8世纪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形成了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念。20世纪中叶,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历史浩劫的反思,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认识,人类社会开始更加关注发展的代际公平、国际公平和人际公平,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世纪末期以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战略资源,成为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科学发展观充分吸收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优秀思想成果,更加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惠及全体人民,经济社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人类社会关于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丰富和提升了发展的价值标准。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认识和统筹处理发展问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国内与国外、当前与长远、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心贫困地区与困难群众,实现发展的均衡、健康、协调。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创新为民,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富裕与幸福,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科研工作,使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科学造福全人类。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爱国奉献、诚信合作、和谐奋进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依靠创新人才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创造一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创新实践,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凝聚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优秀科技管理人才和具有敬业服务精神与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动态优化的宏大科技创新队伍。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重点跨越与持续发展。我国的科技发展不能跟在他人之后亦步亦趋、跟踪模仿,而应选择重点、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进而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认知客观世界本质出发提出科学问题,把握世界科技整体发展态势,确定战略重点,优化科技布局,鼓励学科交叉,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加强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领域的前瞻部署,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从学科领域方向、研究力量区域布局和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发上,形成支撑我国持续发展需要的科技布局。要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在重要产业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发展。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制高点。
科技创新必须引领未来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科技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科学技术应当而且必须走在前面。从科技创新到形成社会财富增值,要经历自由探索、定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创制、市场营销和规模产业化等诸多环节。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中介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单元在上述环节中各具不同的职能,从而形成完整和有机联系的科技创新社会价值链。各单元必须摈弃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增值、自我评价,积极加强相互联系,实行联合与合作,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技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科技创新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新兴的工艺和产业、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创造和共享物质与知识资源的基础,是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物质基础永不枯竭的动力。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包括发展先进制造与集成技术、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与先进材料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低成本、高可靠的信息化体系及相应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撑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规避或突破技术壁垒,防范贸易风险,使我国经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增强我国社会的物质基础。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主要包括发展与绿色过程和环境友好工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全球竞争条件下科学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技术、可使生态环境短期改善的综合治理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可替代能源技术,化解我国能源压力,逐步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过渡;以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节水技术及相关共性技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和提升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不断充实和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基础及技术支撑
通过科技创新,认知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艰巨任务。要深刻认识自然规律,系统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系统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自觉而及时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认识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调控规律,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资源环境科技要更重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更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生态系统持续管理及环境健康,更关注地球系统整体行为及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优先发展环境技术与地表、深层、海洋等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技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我国资源、环境、气候、灾害动态监测预测能力及其与经济、社会互动系统的分析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可以为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国情提供理论和方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要综合运用科技创新产生的科学理论、分析方法、预测手段和信息处理能力,系统认识与分析资源、环境、城乡、区域、人口、社会组织等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为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制、公共卫生和营养科技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信息化社会管理技术,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新的科技手段。为建立社会态势分析与预警系统提供科技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与过程技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加强事关信息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国民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科技基础,全面提高国家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更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往往引发认识论的革命。认识论的更新必然导致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的革新,并在经济、社会、军事等广泛领域引发变革。进化论不仅科学解释了物种起源与演化,改变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生物分类系统和神创论,同时还拓展了人类社会对竞争与发展的认识,成为近代西方打破神学束缚的重要思想基础。系统论改变了近代科学注重还原论的认识观念,成为处理复杂系统、解释自然系统的有力工具,也逐步发展成为分析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要充分把握重大科技创新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作用,主动迎接或推动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变革,并在变革中保持社会的总体和谐与进步。
(三)科技创新不断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科技创新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技创新活动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创造活动,创新是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衡量科技活动的主要价值标准。科技创新不断产生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新知识、新思想、新工具、新手段,不断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发人们不断创造、进取,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并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创新活动起辐射和示范作用。科技创新实践不断培养造就充满创造活力的高素质群体,使之成为社会众多领域创新活动的骨干和中坚,使全社会更具创造活力。
科技创新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科技创新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不断拓宽人的视野、深化人的认识、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对物质世界本质和结构的探索,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科学基础,影响着人的世界观。对生命起源及其演化规律的探索,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化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命观、伦理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的探索,成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观。科技创新所蕴涵的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坚持理性质疑、鼓励竞争合作等科学精神,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广泛传播,能够培养人们创新的兴趣,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公民的科学素养。
科技创新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大力提倡敢于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强科学传播工作,增强全社会对科技的理解,了解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我国科技界要牢固树立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科技价值观,增强追求卓越、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和勇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鼓励协力创新的团队精神,建立竞争向上的发展理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而共同努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