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
中低阶层家庭今生翻身的最佳途径就是高考,无他。
并不是说高考这个模式不好,相反,我觉得这是目前的教育资源和实际情况下最佳且最优化的教育模式了,它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不错的文化和知识储备,并且让寒门子弟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上和准精英子弟们一较高下。
高考是你这一生所能参加的最公平的比试。
这些话都是针对中低阶层的家庭说的,对于但凡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家庭,承认“如果你是精英阶层,那你千万别让你孩子去高考,尽早接受K12教育为之后留学海外做铺垫才是唯一的正途。”
没办法,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话语越真往往伤人也就越深。
那为什么我对于两个阶层所给出的建议会截然不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反思一个很深刻的现象:
你会发现欧美系教育下出来的孩子,他们往往有着远比中式公立院校出来的孩子更好的社交能力、三观成熟度和理性思维能力。
而我们中式公立院校出来的孩子,尽管确实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洗去的青涩感,尤其在小男生身上普遍有着微妙的窝囊和阴柔气,少了那份犹如小豹子般的生猛和捣蛋劲。
在这一方面,我个人的解析如下:
1.中式公立院校过分缺乏体育课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中国的体育强势项目基本都是人数较少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体操、跳水等等,一般出战只要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相反,人数越多的项目我们就越糟糕,典型的比如足球、篮球等等,而且不论花多大的功夫,就是不见好转。
简单来讲,“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的劣根性就好像从来没有改进过。
说到底答案很简单,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开始的整体教育就是极度缺乏“体育”这一科目的。在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们眼中,他们总觉得体育重在一个“体”字,而忽视了那个根本性的“育”字。
殊不知,体育课的存在,其实是塑造一个人心性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赛场上挥洒的青春和汗水能够得到太多太多你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的人性精粹了。因为只有在赛场上,孩子才会最快的明白:
原来自己在一个团队中的价值和意义是浮动的;原来自己的能力是有长处和短板的;原来每个人所承担和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尽相同的;原来胜利和失败是常有的;原来持续反思和总结才是变强变成功的核心要素。
你看,人性中几乎不可能通过言传得来的知识,身教的效果却无比直接和震撼。
但是这些知识你放到课堂上去教育呢?一点用都没有,一句空落落的话而已,别说孩子根本不可能听进去了,就是做家长的你又能听进去多少?问题是人家欧美式教育下频繁且高强度的体育课早就已经让孩子深刻掌握了这一切,而且越是精英的院校在体育方面的培养抓的越是紧。
很多中国人以为藤校还有MIT是出学术大牛的地方,其实你稍微有一点了解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欧美英才只要叫得出名的,普遍都有着不错的青年体育背景。就如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真正的上流社会绅士绝对不是阴柔的抱着一个暖手炉高谈阔论的口舌之徒。真正的男人应该是穿上正装能征服商场,脱下正装能在赛场上痛宰敌队的纯爷们。
这么说虽然颇有直男之嫌,但是又有几个人敢说后者的魅力不大?
2.中式公立院校限制了人的社交培养
社交其实是一门技巧,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总结和磨练的手艺,大家都会发现,越是底层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越是糟糕,而越是精英阶层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越是卓越。讲到底就是,彼此双方在“社交”这件事上存在巨大的熟练度之差。
譬如一个中式公立院校培养的孩子,他的青春期社交圈至多不会超过250个人,为什么?因为按照一个较大的班级来说,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班级规模再大也不过50人,这就是150人,而到了大学因为选课等因素,交际面会扩大,但是也为时已晚。
因为同样年龄下的欧美系院校孩子,人家从初中开始就有选课这一传统,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同学同读,结果就是这些孩子的社交面一下子扩大了3-4倍。外加欧美系课上有海量的课间合作,中式公立院校则是充斥着硬性背诵,彼此的差距瞬间拉开。
一个孩子是时时刻刻得以结交新朋友,虽然这个过程中既有开心也有伤心,时不时还伴随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集矛盾,但关键是这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借此得以成长。而另一个孩子则是整整20年只有这250号人可以供他选择交际,两者的社交强度瞬间宛如云泥之别。
为什么中式公立院校孩子的性格普遍较外籍孩子内向得多?你现在是否能够明白了。
3.中式公立院校遏制了人的爱好发展
中式公立院校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它不是为孕育精英而设计的,它是为批量生产人才而设计的。精英和人才差异在何处?精英是百里挑一,人才是十占六七。前者重在引领,后者重在执行。
当然,应试教育并不是培养不出精英和天才,要想在这个模式下出头,难度实在太大,相反则是得到的助力实在是太小了,甚至于绝大多数时候反而还要承受来自“教育”本身的阻力。
而精英制教育的优势却实在是太强大,它的天然体系能够把孩子轻松的进行“自然分层”,也就是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确实有天赋,那你就能够凭借自己的这个天赋脱颖而出,你的弱项其实并不重要。这恰恰是精英阶层和中低阶层的根本思维差异之一。
我相信,很多中低阶层的父母一定跟自己的孩子说过,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要学会取长补短,然后很多人就成了一个什么都拿不出手的庸才。而精英阶层的父母只会保证自己孩子的优势强项能够得到充分培养即可,因为弱项人人都有,但很少有人是靠补足弱点成功的,英才全是靠某一方面出类拔萃才成功的。
这就是为何我国父母在看到孩子有比如体育天赋还有艺术天赋或者其他天赋时,还是会极端的要求他要花精力去抓紧学习别的领域的知识,这就叫耽误自己毁人不倦。
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拿大学入取标准来说,同是一线院校的北大、清华、武大、复旦等,你被录取的唯一标准是你的高考成绩,犹如拼刺刀一般,必须在数万人里拔得头筹你才能得以成功。
你如果想进入藤校或者别的顶尖北美学府,你的SAT成绩是在你无法拿出某一方面的“杰出成就”时,和其他次等精英拼刺刀用的背书,它有用,只不过你只要愿意发挥出自己的天赋,你就能顺着自己天赋拿出更有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比如你在某一领域有特别好的成就,你就可以凭此进入顶级学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橄榄球选拔”“田径选拔”还有“科技节选拔”等等。
更让人值得玩味的是,所有欧美顶级学府还有一个“推荐人”制度,即要是你能够得到某重要权贵、商界巨子、社会名流的推荐,则学府也愿意为你网开一面招你入内。
是不是觉得这很不公平?恰恰相反,某种程度上讲这简直太公平了,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或许成绩不太突出的孩子借着家族背景踏入名校,但这些顶级资本主义院校更明白,成绩其实没那么重要,很多时候,他们背后家里的资源远比高考750分满分值钱且有前景的多。
这正是欧美精英制教育的可怕之处,只要你有才华、有天赋、有背景、有财力,顶级院校就一定会为你提供舞台,因为你是真精英,而不是应试精英。
说到底,公立高考公平么?公平,对中低层公平,特别公平,只要读烂这些课本就有了和准精英阶层拼的实力,但是很多时候它却把教育的上限给限制死了。
我看到很多新闻里,某些一看就是中低层家庭的家长叫嚣要自己的孩子也接受精英教育时,我都深刻赞成“自己无知一辈子,将来必定坑孩子”这句土话,因为精英教育拼的不是孩子,是家长和家庭,他们哪来的自信能和其他人比?
所以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对于两个阶层所给出的建议会截然不同呢?
标准答案:
人这一生有两套功夫,外功是专业能力,这一套功夫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赋和适当培养,这一点欧美系院校的精英教育能帮到你走得更高。
内功是社会软实力,这些实力,欧美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照样比中式公立强得多:领导力、团队性、社交性、思维成熟度、专业爱好度,不一而足。
中式公立院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在“灭题”能力上较强,但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一毛钱意义都没有的,它的唯一作用就是为了应付那一场考试,高考一过,十年寒窗换了一张文凭,留下的就是什么都没学到的青春。
为何国内顶级学府,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武大等,在国际上的名声和排名一直上不去?因为欧美的高等院校从事的是教育,教的是知识,育的是兴趣,两者融为一体,方能出英才。而我们的高等院校从事的是培训,培训两字我就不拆读了,你懂就好。
为何我会大篇幅讲述“关于教育”这一章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阶层差异的最大体现,早年就在教育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根本用不了步入社会才看出差别。只有把这一章写透了,后续的章节才能跟上。
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觉得家境的差距是在步入社会后才拉开的呢?他们为什么会疯了一样给孩子加各种各样的补习课?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真正哪怕一次的踏入精英私立学院,只要他们踏入一次,就会知道原来自己往日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逼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是多么的可笑了。
就像这次我和母校的校长聊到底层教育时,校长聊到教育时冷笑得非常客气,但说出来的话一针见血“你觉得那些自己事业都没成功的父母,能在教养孩子这件事儿上拥有多高的高度?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拿个外籍呢。”
什么意思?请看看清华录取外籍人士的标准:
翻译一下:
(1)高中毕业;
(2)8岁以上就行,18岁以下要有监护人;
(3)HSK中文考试,考试难度极高,要认好几百个汉字!所以还很贴心的给了你1年时间补习。
唉,入清华真难。
关于财富
阶层固化的本质不是上升通道的关闭,而是精英阶层更会用钱来稳固自己了。
如果你身边有身家数千万还有身家数亿的朋友,你就会发现其实随着人的身价越高,他的社会地位就会越稳固。
注意,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说他的事业就妥妥的大而不倒了,而是一般情况下能够轻易击垮普通家庭的财务危机,对于精英圈层而言可谓是连和风细雨都不算。
举一个例子你就懂了:我们总是说现代社会有三大杀手——教育、医疗、投资,这之中教育已经聊过了,更何况教育的花费是有上限的;至于投资更不用说,能够做到如此规模的人,基本十有五六涉及跟投资有关的领域,哪怕不涉及也有足够的人脉资源替他们代理此事。
所以我们要讲讲医疗。
假设你是一个年收入30万的普通人,你很骄傲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突然的一次家庭体检给你带来了噩耗,你的至亲患上了癌症,你该怎么办?
那肯定是救,但是怎么救很有讲究,从入驻的医院到所选的对抗性药物,再到能不能通过送红包请到足够分量的主治医生,都是半分差距万量金的代价。可不论就医结果是什么,你的家庭财富基本都是被掏空大半,甚至于全空。
但是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某个家庭也逢此变故,但是他们却花了远比你更少的钱取得了更好的医疗效果,甚至有可能他们就压根没出几分钱。
原因何在?不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有人愿意义务劳动,而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高端的医疗保险。
如果购买一个年保费小几万的医疗保险,你基本就能享受到100%全覆盖的高端医疗项目,甚至奔美赴港去台湾,享受顶级医疗资源。这种保险你可能会买么?你不可能买,你一年收入就30万,家里四个老人一买就直接收入抹去一半了。于是,你就只能寄希望于医保,和老人们吉人自有天相,靠命顶过来。
可是精英阶层能买啊,因为老人早晚要走,这笔花费早晚要出,提前买个保险就能取得极佳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结果就是,可能你和精英阶层都是花了300万,但你却要砸锅卖铁、割肉卖股票、挖存款、掏借款,真金白银的拿出300万。精英阶层却实际只出了一百多万,而且是分期付款,剩余的费用全部由保险公司予以承担。
简单来说,你和精英阶层的差别其实远远不止是收入和社会地位,更大的差别体现在海量的“隐形福利”上。
同样是买车,买豪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对于精英阶层却是一个无所谓甚至于必要的支出,原因何在?进口豪车能抵税。
本来今年公司就要交500万的税,我把这钱花在进口豪车上,岂不是一样的钱等于有了两项用途?等于既把税交了,又多了一辆豪车装点门面。
这两个小小的例子反映了本章节所想要描绘的精髓,即阶层固化的本质从来就是,精英阶层用于稳固自己阶层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就比如当一个精英阶层年收入在1000万时,他只要拿出其中的10%左右,就能轻松的把教育、医疗,还有其他生活开支都轻松搞定了,而且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可是你却连“抗风险俱乐部”的门票都买不起,这就是差距。
至于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的抱怨,表示阶层固化的本质是上升通道关闭,我只能说,但凡他的家庭或者朋友圈有一个像样的人和他好好聊聊,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多么幼稚。
须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的阶层跨越,都是需要极大的代价并且承担极大的风险的。
7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选对集体,随后在一次次的战乱风波中幸存下来。
6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站对队伍,随后在一次次的涤荡起伏中不被洗出。
5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敢于拿脑袋换文件,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4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敢于抗父母之命,抛弃分配的事业一往无前走向未知。
之后的30年前、20年前、10年前、乃至现在的此时此刻,要想完成阶层跨越皆莫不如是。
明白人都懂,光要想稳步在体系内爬升,都是一条流血的仕途,更何况你要出人头地?这升阶的楼梯每一寸都是带血剔骨的,哪一个爬上阶梯的人不是肝肠寸断、皮开肉绽?人前不说罢了。
只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想和你好好的坦诚一番,马云之前的那段话真的没有错——“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是一个月有三五万收入的中产阶层”。
因为阶层越高,赌注越高,游戏难度越大,且一招不慎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你看看这光是2018年,就走了多少昔日人杰?他们哪个在正当年时不是威震一方、名扬四海?哪个不是有通天力的?但真的大祸临头,又有哪个能有回天术?你比他们强?
因此,你想打破阶层一跃而升,可以,只是你得扪心自问一下,你够资格么?或者说,你的能耐胜得过一家中型民营企业的一二把手么?他们的人脉、他们的魄力、他们对所处行业的专业程度、他们的抗压能力,你真的胜得过他们么?否则凭什么让你出头。
我之前有段时间在知乎上也时有发文,因为确实感觉知乎在某种程度上是目前相对比较“理性”的网络平台了,但是也一样能看到许多年轻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送年轻人一段话:
这个世道可别怨天尤人,你没成功就是你不行,没别的理由。
别以为外功出众就能成才,内功才是正经的底蕴。可年轻人就爱犯这个错,以为别人显山露水的,就是自己所要做的全部,哪知人家的道行怎么可能尽皆展露?
关于眼界
中低阶层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女能鲤鱼跃龙门,他们哪懂,其实自己是一群牛羊之徒,希望培养出虎狼之辈。
少年康熙早年登位时,最大的敌人是权臣鳌拜;待得他初有长成时,最大的敌人是三藩和朱三太子;待得他略有气象时,最大的敌人是台湾和葛尔丹;最后哪怕是到寿终正寝,都一生未停止四处平乱。
但不论何时,他最大的老师永远是老祖宗孝庄太后,这个历经三朝的草原女人无论是在正史亦或是小说中,都为自己的后裔和孙子康熙贡献了几乎自己的一切,其中最珍贵的就是数十年斗争中总结下来的智慧和那历经千难万险凝练出来的眼界。
之所以能够传承的本质,在于孝庄本身就是精于帝王术和政治的女性英豪,再加上康熙本身底子好,是个帝王材料,双方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才能够交付给下一代。说到底,就是因为孝庄自己本身足够优秀,所以她才“教的动”。
无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中低阶层家长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的思维模式很简单,即希望自己的孩子“一日为晚辈,终生需乖顺”,哪怕他们自己连点滴拿得出手的事业成就都没有。
于是就会出现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现象,比如成年男人已经三四十却依然妈宝,女孩子明明三十有余婚姻大事却全凭父母做主而不顾自己个人感受,更重要的是,在事业和个人发展上也被父母以各种原由牵制住。
这种事儿你也不能怪那些为人子女的,因为他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时刻笼罩在父母的压力之下,备受庸人父母的教诲,他们自然不可能会有杰出的独立思维了,所以寒门反而容易出败子,这才是真相。
至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被逼无奈,说明孩子的精力只能过早的投入到无意义的世俗生活中。精英阶层却完全不一样,他们有太多太多的软性技能可以传承给下一代。
我的一位好友,作为较早赴英留学的数学系英才,回国后在某外资投行担任要职,正职外同时也拥有不少体外项目在运作。按理说,这样一位父亲应该是极为忙碌的,至少比许多普通上班族父亲要忙碌得多,但去年他儿子回国和他商议报考大学之事时,他却展示了惊人的教育能力和引导能力。
你倒是和我一样也喜欢理科类的,只是我个人的建议仅仅作为参考,决定还要你自己做。
首先,我个人希望你把本科放到美国去读,不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学府不够好,而是NYU和宾大的理科实习资源还有总体名声比较硬,回国也吃得开。帝国理工虽然也很好,只是它的校友圈好像对华人不太友好,当然我也是道听途说,你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其次,现在国内外资投行的风头在逐渐过气,你更需要一个好的朋友圈以便回国发展,最近国开行的那一批孩子基本都是去NYU或者宾大,这对你都有帮助。
回头你自己决定好了跟我说一下,如果你去NYU或者宾大,我要找不同的人帮你写推荐信,这样对症下药效果会比较好。
句句直指择校问题要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了对孩子的引导,最后还点明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资源。
这正是为何一个家族越是成功就越是英才辈出的原因,他们有太多的软实力能直接嫁接给下一代。
这就好像双职工家庭的父母最多只能教给孩子起码的社交礼仪,然后再给出一些“自以为聪明”的生活意见,最后再给一句“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作为收尾。殊不知,他们自己走过的尽是弯路,所以教给孩子后也很难走出正道。
不问别的,就问很多所谓的中低阶层虎妈虎爸,你们知道该怎么用适当的措辞写一份专业的自荐信么?你们又知道该如何依据大学排名推测出每个院校的校友圈以后对孩子的助力有多大么?
99%的人是不知道的,可精英阶层不一样。在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做能得到最大收益,在某些人生关键节点该怎么选择、该如何取舍,他们心里门清。因为成功过,所以知道如何再一次复制成功。
中低阶层的原罪就是,无知且拒绝学习知识,反而特别依赖自己那些失败的人生经验。这种无知的恶果就是让他们陷入了永世不可跳出的阶层瓶颈。
关于人脉和资源
中低阶层以为,人脉是一根线,一定要干干净净直来直去,你不欠我,我不负你。精英阶层才会知道,人脉是一锅粥,要的偏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胶似漆,难舍难离。
发现没有,越是底层的人,往往在交际时越把握不好尺度。他们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硬骨头硬到底,教育下一代一定要把人情理的干干净净,请别人帮忙就一定要即刻还礼。要么就把人际关系弄得一团糟,东求西抱,看到朋友或亲戚但凡小有成就,就立刻贴的无比紧凑,一看别人弱势就弃之而去。
这两种都是人际关系上的大忌讳,因为太干净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没法回拜,结果就是关系变成了生意;太油腻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寝食难安,结果亲近就变成了疏离。
我曾经就看过一招很漂亮,某人要去和某位美利坚区委书记谈事儿,此君胆大妄为的直接拿着个手提箱,里面塞了满满的一百多万红彤彤的美金。(我确认我没打错字)
在美利坚领导面前把钱直接亮了一个相表示要上贡,人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但还是回请了一杯咖啡。
出了办公室,某人和我说“这事儿是成了”。更漂亮的是,事成后,此君在上贡的数额里,扣除了20万美金再给,并且直言“最近情况不方便,一定找机会凑齐。”
高,实在是高。另外,此君今年也上榜了。
你可知,平时周遭底层对于人脉的运用基本都是只浮于皮毛,而未曾抓住过精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底层的人会觉得公司或者大型机构里结党营私是坏事,并且会主观觉得这种行为会导致大型公司和大型机构出问题。
这也同样解释了,为啥去年新闻里一位姑娘举报自己上司在工作中假公济私后,盛得一众底层的赞誉,支持她的所作所为,并表示这样的上司或者领导就要举报。确实这种人是应该举报,可是这个姑娘举报后,就注定一辈子在这个圈子里爬不上去了。
说了这么多,人脉和阶层有什么关系?
越是阶层往上走,他一定会故意去欠很多人情,也会让很多人情刻意的被欠着。这道理就跟资产配置一样,很多事讲的是细水长流,哪怕这之中掺杂着恩怨情仇。只有这样,自己在上升的时候,自己欠的才能派上用场。也只有这样,自己在滑坡的时候,欠自己的更能派上用场。
但这些人脉关系发挥到极致、臻入化境的状态,却一定是在传承给下一代的时候,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能称某些要人为叔叔伯伯的时候。就像洪晃的张大小姐,别人去秘书处是说“拜访王领导”,那个小丫头片子是“我找王伯伯”。
结语
本来只是想写“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的,结果一下子没有收住,把关于阶层分级的很多事都洋洋洒洒的谈了一遍。但也因为是随兴所至,所以文章中多有纰漏,还望读者万请多多担待,多多批评。
只是,这篇文章真的就那么负能量么?不尽然,因为我坚信,每个人这一生,一定都有能够突破平衡打破阶层的机会和运气,一定有的。就像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分分钟钟有新贵涌现一般。
最后,送一首小有跌份的歌曲,歌曲虽然用词粗俗,但是其中一段我却极为欢喜:
我和你一样出生也没有含金汤匙,和你一样我也买不起该死的房子,和你一样没钱哭丧着像办丧事,有多少人为了钱做了肮脏事,Dirty Dirty Job到底可不可以呀?金钱的流向全部到我这里这里吧。
你干嘛要去嫉妒那些富二代,你就管好你手上的那副扑克牌,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全部有病,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拼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