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基于世情、党情和国情的重大科学判断,是我们党揭示我国社会矛盾运动新变化特点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制定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新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确定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价值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规定了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基调,就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位和基本走势。确定社会主要矛盾对于正确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案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1.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指导实践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外国列强的疯狂入侵、瓜分和蹂躏,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判断,并据此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从而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认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从而作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正确判断。虽然这样的判断在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搁浅了,但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及时纠正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彻底的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思想,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2.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来自于对国情的准确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脱离客观实际,社会主要矛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而且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然,承认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够的,还要使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符合客观实际,这个客观实际就是现实国情。只有对现实国情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作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符合现实国情。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科学把握国情基础上作出的判断。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在生产力水平构成中的地位和贡献越来越大,以C919大型客机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技术、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技术、以线上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等多行业自主研发能力均处在世界领先地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亿元,达到827 12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5 974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1 6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 262亿元,进出口总额277 921亿元,各项指数均保持持续、良好发展态势。总体上,我国已从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货物进口国、最大货物出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旅游市场。这充分表明,我国产品供给侧的短缺问题已不再是原初产品短缺的问题,而是在产品极大丰富、甚至产能大量过剩的背景下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短缺问题。这是由我国过去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引致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理念、发展战略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渐上升,并呈现出渐进增长的发展趋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总而言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作出的准确判断。
3. 准确判断主要矛盾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
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指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党和国家进行战略部署、制定发展规划方案的基本依据。理论上,作出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方略与之相匹配、相支撑,因此,准确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判断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目标导向进行顶层设计。比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的内容都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旨向。再比如,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步骤中,无论是在历史交汇期中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或者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还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阶段,其构成内容和体系都鲜明指向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中能够体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还有很多,特别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布局中,更是处处体现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综合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有机统一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从根本上是为了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二、准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判断是尊重矛盾运行基本规律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这里的“转化”是个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使用“转化”一词,而不是“变化”“演化”“演变”等其他词语,反映的恰恰是对矛盾转化规律的科学严谨把握。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主要从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虽然是抽象的概念,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就是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所谓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全面需要,这种需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日益增长”并且发展着的需要。虽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提出来的,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立场和为民执政的观点。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联系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指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其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中的逻辑是,全面发展以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人民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无法实现发展,而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无法实现全面发展。
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不是想象就能实现的,它以经济富裕为物质支撑,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只有每一个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得到全面的满足,才能实现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进而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再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象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在不同的生产力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初期的民生实质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民生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就基本解决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降至2017年的29.3%,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原则,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迈入“富足”行列。新时代的民生建设在此基础上有了好的历史起点和铺垫,人民的需要已不再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而是上升至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多方面、高水平的现实需要。这既是民生内涵的升级,同时也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只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
最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只有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真正落地生根,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拥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
2.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对发展问题的整体概括,其中覆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蕴含的意义十分丰富,可以认为只要与美好生活需要相关的发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比如公平问题、正义问题、法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虽然发展层面体现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容有很多种,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但从根源上看主要还是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或者说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是首要程序和步骤。只要真正把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或许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中一并得到解决或者在其后得到解决。因此,这里仅从狭义的经济视角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进行理解和把握,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宏观的发展基本面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市与乡村的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收入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对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等城市经济规模超过万亿元,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18个城市GDP规模超过5 000亿,而还有110个城市GDP规模在1 000亿以下。
从地区数据上看,西南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华中、华东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增速最慢,增速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这是长期以来坚持走不平衡发展思路所引致的问题,是发展在形式上不公平的充分体现。从中观的发展过程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不够先进、发展动能相对不足、发展效率抬升缓慢、市场灵敏度反映较差、生产力布局不够匀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生产本身以及生产环节上的问题,本质上是长期围绕生产构建的一整套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这是从历史的维度看。如果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维度看,这是改革不充分不彻底引致的发展红利释放不充分的问题。无论从何种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让我们取得了进步,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正如习近平所说,“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呼唤着改革全面深化。”从微观的发展效果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产品质量相对较低、产品科学技术含金量较低和资源消耗浪费较大、环境污染相对较高这样“两低两高”问题。这些表现在产品维度的问题形式上是生产终端问题,本质上可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是生产中问题作用的直接结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指此类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效能。综合来看,发展的宏观问题、中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构成有机整体,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全貌。同时,这也指出了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要从整体的架构上协同破解。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构成上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作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对立面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基础前提,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因此,不能单一的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本来视角来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不能单一的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来维度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样容易陷入就发展论发展、就需要论需要的形而上的误区,同时也不利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因此,要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理解,既要联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整体把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要联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看到对立的一面,也要看到统一的一面,要从社会主要矛盾本来的运行机理和规律来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三、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固然十分重要,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更为重要,而且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1. 要认真研究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个重大学术命题,也是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不能仅把美好生活需要理解成理论问题,只有首先明确“美好生活需要”的本来,才能提出解决“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关研究成果严重不足,特别是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概念范畴、学理支撑、逻辑体系、框架结构等相关内容需要作深入的探讨。接下来,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并在深入推进理论研究过程中增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能力。这里提供一些可能达到研究目的但不一定全面和准确的研究思路。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视角开展相关内容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从东方与西方相补充、国内与国外相借鉴的比较视野开展相关内容研究,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开展系统性研究,增强研究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四是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要在发展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说到底是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出路还要回到发展中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发展。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不动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全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改革的活力和红利。其次,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和开放的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化,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持续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3. 在“变”与“不变”中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矛盾运动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这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内容和形式上“变”的因素。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等方面“不变”的成分。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既要看到“变”的因素,又要看到“不变”内容,要在“变”中看到“不变”,又要在“不变”中看到“变”。
4. 要从系统的、发展的视角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发展过程中生成的,也必然在发展过程中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具体体现,也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新时代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方位,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着的视角看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更要立足于新时代的具体国情和客观实际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不断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化。同时,还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和作用,它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事关两个阶段安排的有效贯彻和施行,事关中国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有序展开,等等。因此,不能孤立地审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而是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全局来整体驾驭,并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来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上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关键是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并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贯穿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体现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方面。要在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