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视域 | 引入形态学的德育——德育形态

视域 | 引入形态学的德育——德育形态

视域 | 引入形态学的德育——德育形态原文 :探寻德育形态的生成逻辑。形态构成形态学的要素,形态学与各学科的融合体现了形态学的工具性,与德育融合形成的德育形态,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在与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是什么

▋视域

形态学引入德育学科,形成德育形态。对德育形态的概念性认识遵循了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

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是什么_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_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

原文 :探寻德育形态的生成逻辑

作者 | 南昌师范学院讲师 程雄飞

图片 | 网络

形态构成形态学的要素,形态学与各学科的融合体现了形态学的工具性,与德育融合形成的德育形态,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在与德育相关概念的比较中,凸显了自身的独特性概念意义。从客观世界中的特殊形态现象归纳出一般的形态学,进而将一般形态学运用于其他学科之中,形成特殊形态学。由此,德育形态这一概念顺理成章,并在与德育其他概念比较中凸显自身特点。可见,对德育形态的概念性认识遵循了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

形态:德育形态的逻辑输入

“形”是事物存在的某种形状或某种外形,可以被人们所感知,是一种感性直观。“态”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姿态或某种神态,需要借助人们的理性思维才能意识得到。可见,“形”是事物外在的某种表现,“态”是事物内在的某种表现,“态”要通过“形”来表现,反映着“形”的内在品质。“形态”就是“形”与“态”相结合的整体形式和整体样态。我国古代相关著作也有关于“形态”相关记载,例如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提到“形:象也”“态:意态也”,意思是形即像,心思所指的意向和呈现的情态。在古代,人们常把“形”和“态”与“象”和 “质”联系在一起,用“形”指代万事万物的现象,用“象”指代万事万物的存在。例如《易传》写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对“形态”这一概念的分析应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把握。一是形态是事物“看起来是这样”的一种直观呈现,指向事物的外在形式及姿态,且这种外在形式及姿态是可以具体感知的。二是形态是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既包括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又包括抽象的无形的事物,是人们通过感官和思维对事物的一种整体认知与理解。三是形态是对具有相同或相似事物的概况,因而具有模式、表现形式、类别等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态是一个类概念。四是形态与类紧密联系,类是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因此类与本质紧密联系。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是什么

形态学:德育形态的逻辑加工

从形态学研究发展史来看,形态学研究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形成生物形态学。此外,形态学还应用于地质、土壤、矿物、工程等各学科研究中。艺术形态学把多种艺术形式的结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示作为艺术系统形成的历史过程的基础的客观规律,构筑该系统的结构模式。美学形态学注重对各种形态的美的分类研究,是研究美的现象世界的内部组织规律即系统结构的学说。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作为载体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信息和交流沟通,是一种可以被直观感知的符号系统,语言也就有了形态的属性,形成了语言形态学。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形态学主要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的数量、性质,在地球上分布的方式以及社会内部、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人口聚集和居住形式等问题。”可见,广义的社会形态学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中的种种现象都纳入研究范围。而狭义的社会形态学则仅仅把性别情况、年龄分布、地理分布、迁徙状况、种族繁衍等人口现象纳入研究范围。哲学形态学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碰撞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发展中得以建构和发展,在动态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在静态上有自身的结构、特征、功能和划分依据。建筑形态学把形态看作客观建筑外在的直观形象和客观建筑内在的隐含神韵的统一,注重借助点、线、面、体这些平面和立体几何图形来把握建筑的内外结构与功能。

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是什么_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

概念视角:德育形态的逻辑产出

从以上对形态、形态学相关论述中可知,形态是标识某种事物客观存在以及存在状态的范畴。德育形态是一个用来描述德育发展状态的范畴,是指德育的形式样态和存在状态。德育的形式样态是德育在不同的具体条件和环境下直接展现出的一种感性直观,包括实践活动形态的德育、理论形态的德育、文化现象形态的德育、古代形态的德育、近现代形态的德育、中国形态的德育、外国形态的德育等不同的具体样貌。德育的存在状态指存在于德育现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以及由各种德育具体样态构成的整体存在状态。

从德育形态的概念中可知,德育形态有以下特征。一是多样性和多层性并存。处在多样化时空环境中的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德育形态。德育形态的层次性分为抽象形态、具体形态和亚形态。德育的抽象形态是德育最基本的形态,由德育的特殊矛盾决定。德育的具体形态是德育的具体各维度,由德育的内部结构和时空条件决定。德育的亚形态由德育的每一具体形态决定。二是直观性和抽象性并存。在各种形态的德育活动中,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以及德育的研究者、组织者、实施者对德育活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感知体验。同时,德育是人们在一定抽象的理念下进行的自主活动。三是同源性和同构性并存。不同德育形态有共同的起源,这一共同的起源是不同德育形态的共同本质。而不同德育形态的内在结构具有相似性。德育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规定了德育形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序性。四是独立性和关联性并存。德育形态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呈现出不同形态,且每一德育形态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和独立的研究领域。但是不同德育形态之间并非绝对独立,而是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德育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例如德育的现代形态对古代形态和近代形态的继承与发展,这是单向作用。各国的德育形态之间相互借鉴,这是双向作用。德育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需要一定条件。例如,德育的隐性形态要转化成显性形态,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关注。

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是什么_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_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

总之,关于形态的研究所形成的形态学,是一门研究事物的形态和开展事物形态研究的学问,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者交叉学科之中。将形态学引入德育学科所形成的德育形态,是指德育的形式样态和存在状态,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性并存、直观性和抽象性并存、同源性和同构性并存、独立性和关联性并存等特征。从概念看,德育形态以“形态”为原料,将“形态”与不同学科进行加工,产出了德育形态。

上一篇: 造价工程师未来前景和价值详细分析
下一篇: 杭州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工程预算价值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