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乡村振兴,社会工作参与的路径和困境

乡村振兴,社会工作参与的路径和困境

乡村振兴,社会工作参与的路径和困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为社会工作者描绘了什么样的美好图景?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该如何实施才能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有哪些实施路径,存在的困境和挑战有哪些?本期邀请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就这些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乡村社会_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内容_乡村社会治理

主持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为乡村振兴描绘了这样一幅宏伟蓝图:“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这个愿景还描绘了哪些美好图景? 社会工作者能做些什么?

廖晓义:

从社会工作视角看,乡村振兴战略还描绘了乡村文化自信的蓝图。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解决乡村问题的方案,关键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而复兴中华优秀文化要以中国精神为引领,即共同体精神,包含修身、互助、公益的精神,我们当今所有的乡村治理和建设需要培育中国精神。而重建自然社区组织和基层社区协商机制是中国精神不可或缺的条件。乡村社会是中国有形的根,道德文化是中国无形的根。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建设本质上是乡村社会的建设,乡村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乡村社会组织的建设。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激活乡村社会这个有形的根,才能复兴道德文化这个无形的根。社会工作者通过驻村,可以在社会调研、社会组织、社会活动、社会教育、社会记录、社会宣传六个方面,发挥方法提供、能力建设、教育辅导、精神感召和资源引进五个方面的功能。

张和清: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应侧重乡村非物质层面的建设和振兴,核心是人与社会文化关系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具体包括:

第一,村民在生计层面的安居乐业。乡村不仅是单纯的物质富裕、产业兴旺,还应侧重村民的生计发展,通过协力村民建立互助合作的生计经济及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使耕者有其田,按劳分配,保障村民基本的生存权利。这是乡村振兴在民生保障方面的体现。

第二,乡村振兴应该是乡风文明。除了生计发展,社会工作者助力乡村建设更应致力于社区组织与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建。社会工作者通过乡村组织与能力建设的过程,重建乡村社会资本和社区支持网络,使逐步衰败的农村恢复人气和活力。当前中国乡村普遍空心化,老人、孩子、妇女“三留守”人群成为乡村社会的主力军,孤寂、无聊、无依无靠、望穿秋水等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社会工作者在关注该群体的生计保障的同时,更应通过驻守村居、相伴同行的过程,致力于建设社区互助网络,从精神慰藉、团体聚会、文娱活动、公共参与等方面聚起人气,活化社区社会文化生活,使他们留守也有尊严,更有希望。

第三,乡村振兴必须重拾道法自然。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乡村除了付出巨大劳动力代价外,还付出了难以估量的生态环境代价,造成许多乡村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新陈代谢的断裂,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环境社会工作和绿色社会工作的共同愿景是重建环境友好的社会工作。扎根乡村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教育与意识提升的过程,推动乡村生计与生活方式迈向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目前社会工作者为乡村振兴开展了哪些服务?具体有哪些实践路径?产生了哪些效果?

廖晓义:

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实施的乐和家园建设是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探索的一种乡村振兴的模式,它不只是理念和模式,而且是在川黔湘鲁浙上百个村庄曾有过或正在进行的样本和故事。各地有不同的特点和过程,但有共同经验,即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以党委政府为主导力量、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撑、以互助会为自治基础、以联席会为共治平台、以大院为公共空间、以书院为学习空间、以庭院为生活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国学堂、食育坊、绿色风、节气行、人生礼、小剧场为内容的“读耕居养礼乐”新六艺活动,即“一站、两会、三院、六艺”。这些服务都旨在增强社会的活力,给社会增能,给政府减负,助力乡村振兴。

兰树记:

以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简称“云南连心”)和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为例。一是建立驻村社工站。社会工作者通过村寨日常扶老助弱等专业服务,挖掘村寨村民骨干等人才,发现村寨的真实需求,盘活村寨资源。二是根植社区文化,重塑村寨互助合作精神。社会工作者与村民骨干一起建立妇女文艺队、养老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原有文化的土壤上,重塑社区公共性和归属感。例如沧源的佤族村寨至今还保留“公共粮仓”的设置,就是村民们通过每户余粮的集体捐赠和集体使用的文化,确认一个社区的共有感和归属感。三是协助打通政府政策和资源落地进村寨的“最后一公里”。云南连心培养的本地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通过协助村委会和合作社,以“三社联动”为机制,有效为村寨村民翻译并宣传政策,协助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与转化。

张和清:

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方面逐渐从个案工作迈向社区自治。个案工作的优势在于驻村社工通过走村入户和“同吃、同住、同劳动”使“三留守”人群感受到同理心、尊重、真诚等心理社会支持,还能链接国家福利资源照顾弱势群体。如前所述,驻村社工的长远目标应该是推动社区增能赋权,将留守村民组织起来,通过社区互助共助实现社区自治的同时,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创美丽乡村。

主持人:当前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和实践困境有哪些?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张和清: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最大的挑战和困境有:第一,整个社会是城市中心主义的文化氛围,很难推动社会工作者驻村实现“同吃、同住、同劳动”。因为社会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意识提升并推动社区增能的专业工作,如果没有专业人才进村入户,发展乡村生计、乡风文明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工作只是空话。第二,当前乡村振兴的主流论述聚焦于乡村硬件建设、数字扶贫、G D P 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等,硬件太硬、软件太软是乡村发展的真实现状。社会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刚好可以弥补乡村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但社会工作者如何得到国家政策资源等层面的实质性支持、如何转变各级政府的思想观念,面临很大挑战。

廖晓义:

具体问题和困境有,一是乡村空巢化,乡贤乡村精英几近流失,愿意到乡村做一线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太少,虽然我们摸索了从本地县域青年中培养社会工作者的路径,但还有待各方的支持和理解;二是社会工作舶来的成分太多,而具备中国文化内涵底蕴的成分太少,这样就很难胜任符合中国国情方面的工作;三是现代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日益明显,今天的乡村建设是在整体的道德滑坡、文化断层、信仰缺失、乡村空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互助养老、儿童教育、养生常识、自然农法、用道德理性来评判和选择现行科学技术、构建生态文明、解决生态转型和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是这个时代乡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给社会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带来很大挑战。

兰树记:

一是驻村社工工资不易筹措。公益资源和政府购买服务对人的支持还是相对临时化。像云南连心近年来推动的返乡青年人公益创业支持计划,该项目筹款还未引起各方足够重视。二是相关部门和村委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有限,社会工作者在驻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内地社会工作培养教育体系中,乡村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有限,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四是少数民族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滞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培养不足,难以回应大量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上一篇: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 官僚体制、运动型治理与社会自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书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