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哥说
本文节选自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社会学的意识》第一章和第二章。感谢译林出版社授权发布。
本书由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蒂夫·布鲁斯所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社会学的地位,通过与科学对比,明确社会学在学科序列中的地位;第二章社会结构,从宏观的层面展示社会生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三章原因与结果,在前两章描绘的社会学“世界观”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学的“方法论”;第四章现代世界,介绍不同社会学家对社会学诞生的母体和一直以来的分析对象——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观点;第五章江湖骗子,通过驳斥错误的社会学意识,总结了隐藏在前四章之中的、正确的社会学意识应当是什么。
受篇幅限制,博雅哥为大家节选的内容是作者对社会学是什么的宏观回答。在作者看来,自然科学回答“是什么”,社会学则要更进一步,在探索出描述“是什么”的规律后,还要追问“为什么”,而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那么,人具有怎样的独特性?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和群体协调?社会互动如何发生?文化如果是不同的社会互动中建构出的产物,它为何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和它们的答案其实是环环相扣的。
(注:本文题目和小标题序号为博雅哥所拟。)
Vol.396
通识经典
社会学的地位和社会结构
史蒂夫·布鲁斯/著,蒋虹/译
一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感知,出于自由意志而行动的人。在此,我们不必纠缠不休于人在何种程度上真正“自由”这个问题。我们只须认识到一点:无论人类行为的趋同性是出于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并非在任何绝对意义上都有“约束力”。最暴虐的政权也许紧紧地钳制着我们,使我们只能在服从和死亡之间作出选择,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后者。这就使我们的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迥然相异。水被加热时,就无法拒绝挥发性的增强。压力不变时,水无法做到的是,在摄氏100度的温度下接连四天沸腾却在第五天不再沸腾。但人可以选择,甚至连最低级的蠕虫也能转变。
这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科学里被当做解释的一切完全不同于物理学或化学里的解释。通过引证压力、温度和挥发性等一般定律,我们解释了水壶沸腾的原因。由于水还没有决定沸腾(决定在某个其他时候发生改变),我们不需要提及水的意识。假如我们只是想找出人类行为的某些非常宽泛的规律,那么,我们可以像对待自然科学中的变量那样来对待社会特征, 并且提出(比如)非熟练工人比高层管理人员更可能投社会主义者一票,但假如我们想要解释原因,我们就必须考察人的信仰、价值观、动机以及意图。人的意识是驱动一切行动的引擎,所以社会科学必须比自然科学更深入一步。当化学家屡次在溴化物中发现同样的反应时,他就止步了。规律被发现便是研究的终结。对社会科学家而言,这仅仅是个开端。即使我们已发现,所有人在某种情形下总是会做某件事(这种很强的规律性几乎闻所未闻),我们还是会想要知道为什么。
“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词巧妙地表达了这种差异。对化学家来说,它们可以是一码事。当你在适当受控的环境下,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并对将要发生的一切充满信心时,你也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当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收集到足够的信息,自信新教改革中清教一派的发展和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之间有极大的关联(“是什么”的问题)时,他才刚开始。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清教徒提出了一整套特别有利于现代企业方法的理念。他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一套宗教信仰能创造出关于工作和消费的新理念。他在清教徒的头脑里寻找答案。为了阐释这种现象,他必须先弄清。
图为阿道夫·门采尔于1875年创作的现实主义名作《轧钢厂》,是世界美术史上最早描绘工人劳动场面的优秀作品
社会学家对信仰、价值观、动机和意图的兴趣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科学中未知的一些问题。为了了解人们,我们需要征集他们的看法或者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的“描述”。而且,在这同一点上我们可以退一步讲,并不只有进行了解才需要对动机有某种兴趣。甚至连辨别我们希望了解的社会行为,也需要关注动机。让我们回到先前的那锅水吧。液体何时变成气体,有几种界定方法,这些方法没有涉及液体的思想状态。但是,人的行为不能单纯地通过观察来加以鉴别。或者,换句话说,行为本身是不够的。假设我们对公共场合下人们如何互动感兴趣,我们可以在一个拥挤的火车站里,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观察边记录。假如只局限于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我们就几乎了解不到什么。我们可以记下“面向站台的男人在空中举起手臂左右挥舞”。我们不会说“男人挥舞着手臂向站台的旅客致意”,因为第二种描述是对这个物理行为的一种具体诠释。事实上,他也许正试图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
对于文化背景与我们相同的人的极简单行为,往往可以假定我们知道这些行为的意义。我见过很多下火车的人,所以看见他们“挥舞手臂”时,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是现在假定,这个行为涉及下跪、弯腰和起身,同时伸开双臂。如果是在北京,这也许是一种锻炼;在开罗,或许是一个穆斯林在祈祷。最后,唯一能确定该行为意义的途径是(以某种方式)去问当事人:“你在做什么?”因此,甚至连对行为的识别也需要关注动机和意图。
对行为的解释更是如此。社会学家最终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询问:“你为什么那样做?”但是提问(无论以何种形式)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次社会互动。人们所作的描述既可以是在真诚地重视过去的动机,也可能是在掩饰,为了眼前的利益。
我只是想表明,对事件的叙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不光是对早先活动的说明。
二
对社会学的界定
我们可以将社会学描述为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研究,社会学的内容通常被分成现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家庭、犯罪和反常、宗教等主题。然而,罗列我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不能使我们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些什么特点。正如带有垂饰的手链一样,这种对社会学的描述将大量重要的观察悬在中心线四周,这个中心线由以下部分构成:现实是在社会中建构的;我们的行为具有隐蔽的社会原因;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三
人类创造文化
然而,生物学能提供一个有用的起点:假如我们了解低等动物受生物性支配的程度,进而意识到这些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无法作用于人类,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蚂蚁不考虑是否跟随领头蚂蚁。它们互相跟随,这是它们的基因编排使然。鲑鱼不考虑何处有利于繁殖,它们会自动回到先前的产卵之地。相反,人几乎没有从自身的生物性中获得指引,关于个体自我管理和群体协调的难题也就随之而来。正如我将要阐述的,接下来的一切完全是人为的,因为它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解决的。然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们会认识到这些解决方法的重要性。
在把人类状况的巨大潜力和其他动物享有的非常有限的机会进行对比时,阿诺德·格伦使用了“世界开放性”这个词。我们的实践能力远远强于其他物种。公牛能进食、走路并四处跑动,用头猛顶其他公牛,并趴到发情的母牛身上交配。差不多就是这样。公牛无法超越所处环境的限制。我们能在阿拉斯加的冰下建造城镇,在那里,那些从结冰的废料中提取石油的工人在热腾腾的电影院里可以一边享受水流按摩浴,一边观看好莱坞电影。我们能做的事太多,因此,如果没有关于我们该做什么的某些准则,我们将因难以抉择而手足无措。因此,我们通过创建惯例和形成习惯来简化这一切。今天有效的东西变成了明天的行为模板。我们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起床,吃同一类食物,穿同一类衣服。通过忽视我们的大多数可能性并将其余可能性中的大部分视为习惯,我们只将世界的一小块领域留给自由选择、经过思考的行为。
然而,即使习惯形成过程使世界的开放性易于把握,我们也仍会受到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说的那种人天生的焦虑的摧残。涂尔干的出发点是:“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幸福甚或能够生存,除非它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完全相称。”对于大多数其他动物来说,这种平衡的建立是“自动自发性的”。蚂蚁的目标单纯并由它的生物性决定。它所能实现那些目标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环境。蚂蚁或者得到满足,或者死亡。因此,谈论一只不快乐或离群或受挫的蚂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涂尔干所说:
当依赖自身资源的存在所产生的空隙被填满时,动物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不再要求什么。动物的反思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无法想象除了隐含于它自然本质内那些目的之外的其他目的……但对人类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人类的大部分需求并不依赖于身体,或依赖的程度与其他动物不同。
来看一下我们摆脱本能或环境制约的后果。即使我们有再多的成就和收获,我们总是想要更多。的确,成功似乎只会激发更多欲望。
某种程度上,这种苦恼是一个现代问题,是传统约束弱化的一种后果。另一种程度上,它是资本主义广告激发欲望的直接后果。但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涂尔干20世纪初的论断对非物质目标和物质领域同样有效。
人在行为、活动和努力方面的一切快乐表明,人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努力他进步了。然而,当一个人没有前进目标时,他就无法进步,或者,当他的目标无限遥远时,情况也是一样。既然我们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那么,无论我们走哪条路,就都不如原地踏步。甚至连回顾走过的距离以及对此沾沾自喜也只能引起虚假的满足,因为剩余的距离并没有相应缩短。要实现一个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必然使自己陷入永久的烦恼之中。
解决办法是规则。一种道德力量,一种明确了我们可以欲求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实现愿望的共享文化,取代了生物学的束缚。为了填补格伦所称的“本能的丧失”所留下的这个空白,人们创建了社会准则。其中的一些准则可能由正式法律确定,但绝大部分只是约定俗成。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白领管理人员应该穿黑色两件套装,然而,每个渴望获得高级管理职位的人都知道如何着装。就有效性来说,这种约束不是仅仅做做样子,而最主要地是深植于内心。我们通过社会交往而融入文化,这样,文化的要素便嵌入我们的人格之中。
给定一个能使个体获得满足的体系,假如我们能在其中看到文化的重要性,世界开放性——协调共同行为——的第三个问题就会更加显而易见。与蚂蚁和蜜蜂一样,哪里的交流和协调自身是生物性的,哪里就没有困难。一只蚂蚁不需要翻译另一只蚂蚁发出的信号,它自动地对分泌物作出反应。甚至像在蜂群中安排职能这种复杂的问题,蜜蜂也不会为此发生争执。对于蜂王之死,它们的自动反应是,通过给另一个卵喂食遗传物质来造就又一个蜂王。
四
角色
人类生物学在构建人类社会方面毫无建树。年老也许使我们变得虚弱,但不同文化在赋予老年人的威望和影响力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差异。生育是作为母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这还不够。我们期待母亲的行为举止具有母性并表现相应的母爱。我们规定了一些支配着母亲角色的规范或标准。社会角色独立于生物基础,这可以通过回到前文加以证明:对成为一个母亲来说,生育毫无疑问是不够的,而正如领养和抚育表明的,生育甚至也不是必需的!
人们所期待于母亲或父亲或孝子的,在细节方面也因文化差异而不同,但无论在哪里,人的行为举止都是通过角色的交互特性得到协调的。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雇主和雇员,侍者和顾客,教师和学生,军阀和追随者——每个只因与另一个的关系才有意义。“角色”这个词是一个恰当用语,因为剧中演员这个比喻恰好表达了大量社会生活受规则支配或完全顺从于规则的特征,也表明了社会是一个联合产物。社会生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战争和冲突如此,和平和爱情同样如此),那些角色只有在整部戏的语境下才有意义。这个戏剧的比喻也提醒我们,演员在艺术上可以有一些出位。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将社会生活比喻为戏剧,并对此进行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社会分析。或许,他最有力的观点是,只有通过扮演某种角色,我们才能表现品格。仅仅本性邪恶或善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看起来是邪恶或善良的。
我们将在下文对所扮演的角色和某个更深层的自我加以区分。在此,我们可能注意到一些角色比另一些更有趣。如果一位女侍者扮演角色的方式向我们暗示,她远不止是自己的职业角色所展示的那样,我们不会感到惊讶。但我们会对“假心假意”扮演角色的父亲感到惊讶和反感。一些角色比另一些更宽泛,更深远。称某人为牧师或信仰医治者,比称他是公交司机更能说明这个人。在此,我主要想说的是,在缺乏强有力的生物联系时,交互角色为协调人的行为提供了机制。
图为戈夫曼及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英文封面。在这本书中,戈夫曼承接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提出了上文介绍的拟剧理论
五
分类与类别
为了防止我的中心论点与某个相关论点混淆起来,我想简要地说点题外话。涂尔干和格伦经常被狭隘地误认为是政治上的保守分子。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他们对政治稳定的关注,便没有抓住要旨。人的一切行为,不管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反革命的还是革命的,都需要进行某种基本的分类。托马斯·霍布斯担忧,如果没有某种外在力量来强制实现文明礼貌,人们就会损害整体利益来谋求私利。我认为,即便这样的追寻私利也需要相当程度的共同文化。甚至无政府主义者也必须稳定他们的品格,相互交流,理解敌人!
正如本能适合于其他动物的需要,我们创建了适合于我们的社会机构,这使生活变得容易。通过使行为程序常规化,将它们或者画在“背景幕布”上,或者写入剧本,我们可以为即兴创作和有意识的选择留出一个自由区域,这个区域大小适中,便于个人和团体管理而不会变得不知所措。
然而,虽然在冷静思考之下,我们能看到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依循前人之路是有好处的,但现代人还是时常为人生的非人格化和可预知性感到沮丧。正如劳里·泰勒和斯坦·科恩在《逃逸的企图》中所阐述的,我们经常试图区分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真正的“我们”。跟萨特的侍者一样,我们的行为方式向观众表明,我们不只是我们所扮演的经理、公务员、公交车司机、父亲以及忠贞的配偶等角色,我们还能超越它们。我们可以利用业余爱好、假日以及周末旅游来构建一个表面人格,这个人格独立于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最重要现实中所处的地位。然而,这强化了格伦关于共有法则之重要性的例子,即使这些逃逸企图是寻常且反复的。羊不用思考就会选择同一条最不费劲的绕山路,同样,即便在我们认为自己正从事着大胆、激进、反传统的行为时,我们仍倾向于循规蹈矩的生活。因厌倦妻子和家庭,一位中年实业家试图通过与秘书的恋情来重新发现自己的独立性(以及青春)。他想象自己是探险者,正在向未知的水域挺进,但在企图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压抑的例行公事时,他只不过是接受了另一个出色运行的脚本。他爬越了监狱的围墙,暂时获得了所想象的自由,但很快又得出结论,自己只不过是跌入了另一间监狱的活动场地内。
六
文化的可靠性
上文是对现实是在社会中建构的这一观点的拓展。与那些认为人类行为的规律源于我们共同的生物性的观点相悖,社会学视角首先指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人的世界是开放的,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性(我们发现它们,往往是因为它们对保持心理稳定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是文化的产物:它们是由人构建的。文化不可能被归结为生物性。
关于这个断言,还有一种不起眼却很重要的说法。即使客观刺激与我们的行为有关联,影响我们行为的却是我们对那些刺激的解读。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喝醉”的。在酒精的代谢方式上,澳大利亚土著农民、纽约实业家、苏格兰医科学生和意大利儿童之间不大可能存在重要差异,不过,当这些人喝酒时,他们的行为却有巨大差别。我的意思不止是不同文化对醉酒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也是事实。在北大西洋上出海一周后返家的渔民所能接受的,并不会出现在东京的商务午餐中。我的意思是,文化“覆膜”已有如此效应,以至于不同民族的人期待酒精以不同方式影响自己,并且的确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酒精量,在一种文化背景下引起步履不稳、语无伦次和失控的傻笑,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却可导致静思默想与平和情感。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知道了该期待什么并且大体上发现了它。正如霍华德·贝克尔在《成为一个大麻使用者》这篇极为重要的文章中所论述的,同样的客观情感既可以被解释为兴奋也可以被解释为恶心,学会感觉前者而非后者则是成为一名吸毒者的关键。
图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霍华德·贝克尔,倡导“社会标签论”,挑战传统的功能主义越轨理论
这将我带回到社会学中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难的一个方面。把世界分成真实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客观的外部现实和主观的内部景观)——这样的划分非常诱人。我有一个学生,此人既不善言辞,对荒唐可笑的人又没有意识;他在设法总结对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解释所发出的批评时说:“看得出,精神病都是空想出来的!”也许如此。但令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领域既非“完全在头脑里”,也非完全处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它介于主体之间。假如有足够多的人都以类似的方式想象一些事物,那么这些事物就可能具有一种与“客观”世界难以区分的永久甚至压迫性的现实性。
社会结构只有在被共享时才切实可行——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们可能是虚构的,但假如人人都相信,它们就不再是信念了;它们就是“真实事物”。但是,只由少数人共享的世界观则没有获得那种可靠性,它依然是信念。假如只有极少数人或只是某个人享有这种信念,那么,它会被视做疯狂。
至此,我已进行了简化,假定对主体间的可靠性而言,重要的是数量:多数人的观点是准确的描述,少数人的观点则是应被拒斥或纠正的病理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种世界观要获得极大的合理性,还是要诉诸体现它的世俗行为,诉诸这些行为不易察觉的重复发生。当每一次对不幸的反应都是祈祷,当每次分别都互道“上帝与你同在”(我们现在使用的“再见”的原型)以示庄重,当对好天气的反应是“赞美主啊”,世界理所当然会被认为是由上帝创造的。通过这种方式,共识赋予信念极大的力量。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观点都具有同样的影响力或说服力:个人和社会团体“界定情境”的能力有差异。正如彼得·伯格所说的:那个有最大棍棒的人拥有将观点强加给他人的最佳机会。我们可以补充说,把什么当做棍棒则因社会而异。
假如我们待物和行事的方式不是“自然的”,即不是来自我们的生物性,而只是文化的一种结果,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居于其中的这个通过社会化而建构的世界是脆弱而易变的?前文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在1800年的西西里,一个孩童长大后基本上没有机会不成为天主教徒。但多数社会不满足于将文化的合理性诉诸共识。用被马克思通俗化了的术语来说,他们也进行物化(reify,源于拉丁语re,即“事物”,意思是“使之如物一般”)。
假如格伦和涂尔干是正确的,即文化为人类所做的就是本能和环境约束力为其他物种所做的,那么,我们必须经常刻意地漠视文化的人类渊源。假如我们公开承认我们的各种制度与机制具有社会建构的本质,并对其他民族以不同方式行事这一事实过于熟悉,我们的体制就会丧失信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种手段来进行物化。举个纯粹个人的例子吧。我认识的一位老太太不“喝咖啡”。但每天在同一时间,她有“咖啡时间”:这意味着她遵循某种不由自己设计的时间表。她的喝咖啡时段表现为一种义务。“咖啡时间”不仅要有咖啡,还要有饼干,因为“没有饼干单喝咖啡太湿”。作为一个在漫长一生中几乎没有去上班挣钱的人,很显然她可以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日程,但她却把自己的生活视为一系列义务,甚至偶尔还从反叛这些义务中得到快乐。
在更大规模上,我们可以注意到,大多数社会都在为其体制寻求超合法化。原始狩猎者认为,他们之所以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狩猎,是因为猪神教他们如此狩猎。中世纪君王们声称他们得到神的支持。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赞美诗人写下圣歌《万物光明而美丽》,其中有“城堡里的富人,大门口的穷人,上帝创造他们,高贵的和卑贱的,安排了他们的财产”的歌词,特意说服穷人接受现状。无疑,对这首广为传唱的赞美诗的反复吟唱,的确有助于阻止下层民众变得失控。正如社会的差异在于其权力的渊源不同,它们在可被称为特定社会机制的超合法化方面也有差异。如上述三个例子所示,宗教社会把权威归结于上帝或众神。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西欧,宗教解释变得越来越难以令人信服,人们开始要求用科学来解释一些特定的等级秩序。因此,指定富人和穷人的财产的不再是上帝,而是他们的遗传物质,或如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这样的经济保守主义者会赞成的,是神秘而不可战胜的政治经济规则。社会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谁或什么被认为创建了社会秩序——与这一点相比,我更关注的是下面这个抽象的观点:物化的近乎同等的普遍性表明,它不只是支持影响力强者,它还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标。
物化如此普遍的一个理由是它包含了一个基本真理。就个人而言,我们谁都没有创建形成我们生活方式的社会体制;我们生在其中。那些构建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并限定着他人对我们的期待的角色,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仍将继续存在(无疑会被稍加修改)。现实可能是通过社会化建构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不是由任何单个有名有姓的个人造就的,它无疑跟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关系。语言是惯例所具有的强制本质的一个恰当例证。当然,语言是由人设计的,但它的基本形态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尽管我们可能对它进行修改(我们中的一两个人可能实际上造成某个重大变化),我们的总体感觉却是,我们只是沿袭着业已存在的一切。
总之,我们能认识到现实是通过社会化建构的,无须作反向推测,即假如我们不再将某种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将逐步消失。社会体制可以具有极大的力量,单纯地通过展示其人类渊源(特别是通过展示一些团体比另一些团体从某些体制中受益更多)来对它们加以“解构”,并不会使它们消失。
文力 编辑 / 玄灵 校对
通识联播,精彩依旧继续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通识讲座丨讲习班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