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12:13-21
关于人的问题,是一个似乎简单但却极其复杂的问题。从古至今,不同的仁人志士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却没有最终统一的看法与结果。由于人对人的生命、目的、价值与意义模糊不清,所以造成人的生活观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社会层面,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现象日趋严重,世俗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腐蚀着社会,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在个人层面,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愤恨、贪欲、等引起的不安全感、心理失衡和社会不稳定现象比较突出。在教会内部受世俗风气的冲击与影响,教风不正,个别教职人员生活腐化堕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如何引导当今时代的人群去学习在新的经济体制下生存?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杜绝诚信缺失、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诸多现象,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宗教作为社会组成的一个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布朗(Brown)曾说:“上帝之临在是宗教生活的皇冠,对它的意义延及伦理的领域,从而使之增辉”。
在本篇的这段经文中,耶稣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人的生命、目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这不仅对个人,对教会,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生活,社会精神文明的价值,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财主生活观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以是否拥有财富,权利,地位来评价一个人,以他拥有什么或拥有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是一个成功的人生。这一切就导致了以追求人生的外在作为自身人生价值和生活价值的体现。
在经文当中所提到的这个财主,从外表来看他的人生似乎相当完美,因为在他的身上可以看见很多可爱的品质。他是一个农夫,他所有的收获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劳奋斗。我们能够想像到他起早贪黑,劳碌耕种,在田间汗流浃背的情景;除自身吃苦耐劳,他还擅于经营,精于打算,把田地的出产一点一点都积攒起来。另外似乎上天也特别恩待他,农田的作物年年风调雨顺,环境平安通顺。虽然岁月的蹉跎使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他的付出得到了丰富的回报,他获得了人生事业的成功,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拥有了很多财富。成为了被很多人羡慕,景仰的人物。除此以外,他还是一个头脑非常精明的人,除对自己现实的人生有计划外,他还为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制定了美好的计划。而且他还为将来永世的生活做了美好的安排,他相信人有灵魂,似乎还非常重视自己的灵魂。
从以上来看,他似乎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功人士,他的一生孜孜不倦,勤于耕劳,在道德品质上也没有什么瑕疵,没有做出任何出格损人利己的事情来。他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享受自己晚年幸福的生活,谁能说他有什么过错呢?相反,人应该把他当做一个成功人士奋斗的典范,应当效法的榜样。可耶稣的看法却不是这样,认为他是一个无知的人。
二、财主人生观的思考
财主误会人生,错误的解释人生,扭曲人生,把生命与生活混为一谈,对生命的认识是无知的。他有幸福的愿望本身并不是错,但他对幸福内容的理解却是安安逸逸,吃、喝、享乐。他所计划的一切全部是为了贪图自身肉体的满足,只重视物质和金钱,以致看任何事物都从金钱的观念出发,在一切事情上所看见的,只是自己而已。他看自己的一切都是宝贵的,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辛苦,自己的安逸,自己的享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产业,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短短的几节经文中,“我”字出现了五次,“我要”出现了四次,由此可见,他的生活为人只有一个中心,一切都是为我,并且他的生命天地非常狭小,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生活,从来没有想过有对社会、他人的关怀、帮助与支持。他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图个人安逸与享受,没有同情、没有怜悯的人。他对自己的灵魂有很多安慰的话,可是对自己的灵魂却没有一点正确的知识,把精神、内心的需要与身体生活的需要混为一谈,以为肉身的吃喝就等同于生命的吃喝。他相信人有灵魂,但错误的把灵魂与吃喝同等,其实灵魂是(指人的意识,思想与情感)不需要物质的供应。他以为自己就是灵魂的主人,他自己得来的一切可永远享受,但他根本不知道他的灵魂不在自己的掌管之中,他也没有权利控制他的生命与将来。他认为人拥有财富才拥有幸福,人幸福的内容就是吃喝享乐。事实上许多拥有财富的人生活的并不幸福。因为富有并不等于幸福,“富”与“福”之间是根本不同的,福有无形的福也有有形的福,有些福是用物质来创造的,有些福如和睦之福,平安之福,相爱之福却是人用金钱不能赚取的。
对财富无限的贪求和对财富用途认识的无知导致他误会了自己的人生。其实,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单单的依靠财富。耶稣并不否定人拥有财富,但在耶稣看来人仅仅透过追求财富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是很低级的。所以,人生的真价值是要追求在生命、思想、精神、内心层面上的富足,其价值的实现也是透过思想指导其行为。所以在人眼中的成功,并不代表在神眼中的成功。
这个被人看为事业成功的人物,却被神称为无知的人。具体体现在他对自己生命的认识无知,对幸福的意义无知,对灵魂宝贵的无知,对金钱的作用无知,对自己寿命的无知,更重要的是对上帝的认识是无知的。
三、主耶稣的教训
耶稣不是与财主划清界限,而是给予他错误的人生于启发与纠正。他指出了人迷失的关键是与爱的源头,生命的源头,真理的源头,真善美的源头脱了节。所以将真爱伪爱混为一谈,将生命的根本需要和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混为一谈。
由于对自己没有认识,所以财主的所作所想的一切都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的,是从人生活的需求为立场的,只限定在他肉身之内的。耶稣并不否定他身上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也不否认他基本的生活需要,但他对生命的认识和生活的认识却是错误的,所以耶稣并不以他为人们可以效法的榜样,相反要以他为借鉴。错误的认知导致了错误的生活方式,财主人生的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独立的,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人与人之间是毫无关系的。耶稣认为人与人之间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相爱的,你的也可以与我分享,我的也可以与你分享。
神要人从真理的层面上寻求人生目标与生活目标的解答。耶稣渴望我们回到他面前来享受他所赐永恒的生命,人只有回到神面前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认识生命的真谛,明确人活着的目标。神要人重视的是生命,生命没有了身体也就不存在了,什么生活的丰富都没有了意义。在耶稣看来:物质的荣美比不上生命的荣美,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路12:27)耶稣是要把人的心带回正路,让人留心在神面前的富足,不要以属地的富足为满足,不要使生命被物质所控制。要追求属天生命的富足,有关爱,有奉献,有公平,公正,和睦等。
生命高于财富,财富不等同生命。人不能以财富的富足来评价人的价值,人以外在拥有物质的多少定位人生的成功本身是错的。耶稣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可8:36)
四、人生的价值、目的与意义的思考
耶稣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耶稣借财主的比喻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提醒与教导。上帝创造了人,人生的价值、目的与意义是建立在上帝属天生命性情的基础之上的。人生的目的就是上帝创造人的目的,其价值与意义是反馈神的荣耀。人生命的终极是朝向上帝,以他为依归,人整个人生生活的行事都在上帝的监察之中。人生活的空间并不是狭隘的,单调的,也不是自私的,乃是宽泛的,是有长度、阔度、高度和深度的。耶稣来不是受人的服侍乃是服侍人,不是从人有所得乃是把他所得的给予许多人,不是从人有所求,乃是满足许多人的需要,耶稣的生命是爱的生命,服务的生命,舍己的生命。人的人生原本是向上帝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时代开放的。人的生活是与整个社会有关联的,所以人的人生又是负责任的一生,是向上帝负责,向个人负责,向社会负责;其价值因此也有真理的价值(灵性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个人人生的取向价值;而这又指导着精神的、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价值等。
事实上,作为人来说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生命的内涵远比生活的需要更为重要。生命的关系理清了,生活的目标就不成问题。人要先注重生命,然后注重生活,因为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命影响生活,生命指导生活。人对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没有认识,对人生的生活就没有定位。人对生命的看法决定了他生活的方式,他对生命的看法不同所产生的生活的方式也不同。所以,生命有比生活更重要的价值追求,生命最大的价值是体现基督的真、善、美;身体力行践行基督的爱观,热爱社会关爱人群,活出基督的爱,怜悯与祝福。
真正富足的人生特点不是贪求乃是奉献,真正富足的人必定是爱慕神的国度,肯变卖一切周济穷人的人,也一定是乐意积攒财宝在天上,这样上帝也乐意将国赐给他们。这个教导与无知财主做了对比,是对贪心之人的忠告,这种人生的贪求只会给人制造虚假的安全感,使人只看重金钱能满足的东西,从而失去那金钱不能买到的东西。耶稣借此强调救赎的重要,要人知道人仰仗自己的能力聪明与智慧,它只会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不能改善自己的生命,只会错误的误导自己的人生,从而产生错误的人生价值。
结语
一位神学家:说如果说教会和社会是基督的两只手,那么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就是基督徒的双重责任。在现代道德危机的时代,审视基督爱的伦理思想及德育智慧。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生活观,指导践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对当今社会和道德发展都是有益的,无论就个人层面,教会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在精神、物质、消费等领域都是必要的。作为一个时代中神所拣选的人,在社会特定的环境里,他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以福音来服侍整个社会、人群,慰籍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心灵;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改造社会不良风气,提升人的道德情操,发扬爱心,维护公平的社会风气。因此,强化基督伦理的社会功能,不仅可提供一个更合乎人性的架构及制度,还可以透过对人心灵的更新和净化,为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建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现代化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太原李跃峰)
(原文刊于太原市基督教两会主办《喜报》2014年第2期,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