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3月24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的社会隔离策略》的学术文章,其中指出:“单纯靠一段时间的社交隔离是不够的。在计算机模拟的场景中,当社交隔离措施暂停,感染会再次出现。”
哈佛图书馆学术交流官网
文章详细分析了全国范围内进行封锁、长期隔离对新冠病毒传播的效果,以提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该篇论文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夏天基本会得到控制,但秋天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仅仅一次干预措施不足以将新冠肺炎的患病率维持在美国的重症监护能力之内。”
研究者认为,目前已无法追踪和根除病毒,建议每隔20周对某些区域实行“间歇性隔离措施”,直到2022年,除非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开发出疫苗并全民接种。
如果稍有好转便取消社交隔离政策,只会推迟峰值的到来,导致疫情更加严重。
保持社交距离不会减少亲密感
社交隔离对控制疫情扩散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人称其会导致心理问题。“闷死”病毒的同时,是否会闷坏我们的身体?
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长时间的社交隔离往往容易让人抑郁、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
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朱莉安娜·霍尔特·伦斯塔德表示,在实验室研究中,即使短时间的社交隔离,也能观察到人的血压出现变化,压力激素水平开始升高。
她还表示,持续的社交隔离及其产生的孤独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相当于每天抽15根烟,甚至会减短寿命。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如果缺乏社会接触,大脑就会发出与战斗、逃跑相关的信号,整个人将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胡善联则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交隔离政策应该不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因为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原本就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划分为4种:
公共距离
近范围为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以上,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极为生疏的交谈及非正式场合。
社交距离
1.2~3.7米,就像隔了一张办公桌的距离。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个人距离
0.45~1.2米,一般伸手就能碰到对方,是非正式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
亲密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通常在15厘米之内,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在周围划定出一个“自我空间”,当有不熟悉的人“闯入”这个空间,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目前,我国已逐步复工复产复学,人们可以走出家门,进行适当的活动与交流,除戴口罩外,主要的防疫措施便是“与他人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这一规定与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其实是趋同的。只是在疫情出现之前,我国人口密度大,陌生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如排队、购物、就餐等难以避免,而疫情恰恰给了我们改变现状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拉宽人与人的社交距离是非常有益的实践。同时,大多数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沟通并没有受到限制,亲密距离内的交流才是获得亲密感的主要途径。
保持社交距离并不意味着停止交流与沟通,即使不能与家人、好友近距离接触,也可以通过通信软件视频互动。
保持距离应成为常态
疫情之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建立新的社交秩序,这是培养新卫生习惯的良好开端,比如:
一些已经开放的旅游景点,入园人数定为高峰时期人数的30%,并且要分批进入,使得一定空间里的人员密度大大降低;
在课堂上,学生座位间隔增大;
一些餐厅也主动增加了座位间的距离,有些还在餐桌周围增加隔板,以减少飞沫传播的机会。
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将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要佩戴口罩,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设置“一米线”等文明引导标识等写入其中,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个人,在外就餐、户外运动、工作、开会、上课等时,都要尽量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并戴好口罩。
如果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就应主动创造“距离”,比如:
打包食物到办公室工位就餐;
户外运动时看到有未戴口罩者要提前远离;
不得不开会时主动拉开与他人的距离,戴好口罩少交流等。
芬兰式排队:芬兰国民买早餐(00:08)
“保持社交距离也应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胡善联说,在一些欧美国家,1米的社交距离是常态,“芬兰式排队”中,人与人的间隔更大,普遍在3米左右。这一方面提供给个人足够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风险。
胡善联呼吁,疫情过去后,希望人们能在排队、购物、就餐等社会活动中继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原标题《人际接触尊重4个距离!哈佛专家:社交隔离或需延至202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