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在南昌联合召开全省调解工作会议。会上,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傅睿作题为《构筑大调解格局 擦亮社会和谐底色》的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我市全面推进调解工作的相关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新余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和诉源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大调解工作网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强化基础,筑牢“纵向到底”底座
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路东社区调委会主任、“敲门嫂”黄爱花调解居民家庭纠纷
指导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采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近年来共调处矛盾纠纷2万余件。一是以自治增活力。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设,全市82个社区和414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备案和履行机制。全面铺开“敲门嫂”“民事代办”“小区值日生”等基层群众工作法,加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二是以法治强保障。全面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法治乡村示范创建,遴选“法律明白人”13.6万余名。打造了“百事通”“河事佬”“金牌调解队”等工作品牌,及早把矛盾纠纷化解萌芽。三是以德治扬正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道德积分银行”,引导村民用德行善举换积分、赢奖励,让“道德无价、德者有得”,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织好“横向到边”专网
市医(校)调委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针对矛盾突出领域,指导成立了30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真正发挥人民调解“减震器”作用。市医(校)调委总结探索出“三步曲、四心”“六字诀”工作法,12年来共调处医疗、校园等纠纷1070起,成功率96.7%,其中无责调处占全省总数的57.7%,成功调结朱某某长达23年的信访积案,被誉称为人民调解“新余处方”。市房调委聚焦土地证抵押导致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问题,紧紧抓住“购房权优先”这个核心,与区法院联动配合,采取诉调对接机制,通过代押过户的方式妥善化解了1000余户业主办证问题,调解成功率100%。渝水区诉调委整合各类专业调解力量,全面规范调解流程,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分流和调处化解。探索建立“互联网+”调解新模式,实现远程在线调解,自开通以来共调解纠纷8000余件,在线调解率达51%,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诉累。2023年渝水区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57%、3.08%。
三、多元化解,构建“上下贯通”机制
市行政复议办公室组织调解成功化解行政争议
大力整合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全力构建“上下贯通”的调解工作机制。一是分类化解。探索运用分级管控、分类处置、分时办结的矛盾纠纷分类化解工作法,构建“市级统筹调度、县乡组织推进、村社全面实施”的滚动排查工作体系,确保一个不漏、及时纳入、应纳尽纳,把好源头治理关。对各级排查和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进行会商研判,建立“ABC”三类清单,落实针对性化解措施,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强化指导。推荐评定省市县三级人民调解专家107人,选聘市级行政调解、公共法律服务专家135人,指导并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000余起。创新开展“司法所长跟班学调解”活动,选派33名司法所长到市医(校)调委脱产跟班学习,为基层培养人民调解骨干。三是联动合作。积极发挥政府、法院诉源治理平台和司法局、检察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联动机制作用,在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强化诉前调解,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经市级行政复议机构调解、和解后终止复议案件比率高达40.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