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变革转型的过程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期。教育居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接受教育的聚集地,其教育模式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政策也由“包分配”向“双向选择”调整。大众教育的普及导致高校应届毕业人数失业率骤然增加,促使校园周边产生了一类特殊群体——“校漂族”。
“校漂族”的概念
最早大家听说的是“北漂”,这个词中的“漂”与“校漂族”中的“漂”本质意思上都是一样的。是指来自三种不同的人群即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 外地人)。
这类人群初来北京时几乎没有稳定住所,生活漂泊不定,为了能够在这个城市生活和被获得认可,他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希望能够在此地有一席之地。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校漂族”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群体,是髙等教育实行大众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机制改革方面的必然产物。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大规模的毕业生群体流向市场,导致毕业生群体与市场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学历风气的蔓延、毕业生群体自身认知的迷茫等,一部分人萌生了“漂”在自己熟悉、经济压力小、信息密集的校园周边的想法。
近几年,这个群体规模有所扩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亚文化群体,国内学者对“校漂族”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潘国廷认为,“校漂族”虽早已从学校毕业,由于种种原因仍然留在大学周边。
住在母校到食堂用餐、自习学习,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廉思认为,“校漂族”是指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学业考研,或者想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心存恐惧而持续留在母校或者邻近的大学。
在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学校上网、踢球、听各种讲座和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选聘活动等。饶志华认为,“校漂族”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但他们的生活核心地带仍然在高校周围,充分利用高校各种有利资源驻扎学校周边。
综上所述,根据学界对“校漂族“的定义描述概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蛰伏在校园周边,与学校无任何隶属关系,已经是社会中的一员,但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第二,利用学校各种有利资源,图书馆、教室、食堂、操场等公共场所生活、学习;第三,徘徊期大致在一到两年,他们有的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的人是为了考研或者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将自己熟悉的校园作为缓冲地带。
本文研究的“校漂族” 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因为各种考试(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等)、出国留学或者找自己满意的工作等原因选择“漂”在学校周边的这部分群体,排除那些已经有稳定工作仍然居住在学校周边的群体。
“校漂族”的类型
通过借鉴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校漂族”类型的文献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到关于“校漂族”的类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积极进取型的考试派、“暂缓”就业型的过渡派、自由潇洒型的啃老派、拿不到毕业证书的“围城边缘派”、等待签证的出国留学派。
积极进取型的考试派这部分群体在总体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最多,约占总体的一半。考试派可以分为考研派、考公务员派以及考事业单位派,其中考研派在这三种派别中占的比例最高。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人数与单位所需人数相差甚远,用人单位要求的学历比往年更严格。“高学历”风气普遍蔓延,大学本科生已经明显感觉到学历层次不高。即将毕业的一些学生边找工作边考研、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单位,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精力不集中,影响就业和考试结果。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第二年选择考研,他们投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把考试当成改变命运的唯一筹码,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校漂族”的队伍。考虑到学习等各方面的成本,学校无疑是他们最理想的场所:
学习环境好,图书馆查阅资料便捷,食宿经济实惠,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校园作为“藏身宝地”。跟在校大学生一样,每天起大早奔向图书馆抢位子,午时去餐厅吃饭,下午继续坐冷板凳,过着三点一线的流线式生活。他们目标明确,在较短的时间几乎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
“暂缓”就业型的过渡派这部分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或者是从事自己不满意的工作,或者是寻找工作时屡遭失败,或者是找到了工作,但理想和现实存在巨大的反差内心滋生出不平衡时刻伺机跳槽。
他们的择业观和自尊心一般较强,想避开父母及其亲朋好友无形中施加的压力,选择漂在学校周边。这里房价相对便宜,生活压力也相对较小。他们不想让自己委曲求全,渴望“鱼与熊掌兼得”,希望自己的才华完全施展,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获得较高的报酬。
换言之,倘若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工资待遇不满意,将会选择重新再来。学校对他们来讲,环境熟悉、条件便利、生活成本低,住在学校附近,他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和依靠感,所以选择留守校园,蓄势待发,在他们看来,“校漂”就是一个心理和经济的过渡期,他们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他们在就业上的不理智和不成熟。
有专家称他们是“心理上未断乳”,对于这个群体,学校和社会一般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希望他们能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在实践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发现不足,早日就业。
自由潇洒型的啃老派这些“校漂族”是为数不多的“散户”,他们大致分成几种:一是家庭环境好,生活压力小,毕业后不着急就业。由于心智的不成熟,不愿意过早的踏入社会,贪图学校的自在和安逸。
第二种属于自我逃避。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这部分人往往受挫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没有百折不挠的冲劲。遭受一点挫折,就会畏畏缩缩,不敢再接收挑战。最终,选择“漂”在学校,陷入一种暂时的自我安慰状态。
等待签证的出国派这类特征的群体“漂流”在学校,他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小且学历普遍在硕士及以上,选择“漂”在学校主要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辅助导师做一些科研项目,更好的提升自己,同时对于出国申请也有一定的帮助,目的就是更快的拿到签证,这部分“校漂”的趋势在不断地扩大。
拿不到毕业证的“围城边缘派”。这部分群体在校期间因整天沉迷游戏、看电视剧、综艺节目,或者家境贫寒,忙于赚钱工作,逃课而荒废学业,毕业时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分,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推迟毕业,选择“漂”在学校继续修学分,参加考试。
他们往往没有归属感,心理承受的压力大,对前途感到迷茫,自卑心理加重,容易制造暴力倾向。还有一部分“校漂”因为恋校或者因为比自己的男女朋友毕业早,选择陪读,留校感受校园熟悉和安逸的环境。
“校漂族”的特征
流动性较大“校漂族”与在校大学生相比,居住地点不稳定,大部分是跟以前认识的同学合租或者老乡合租或者申请学校宿舍,与在校大学生共住。将居住的地方作为临时救济,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学校图书馆、食堂、操场,有的“校漂族”会根据考试或者其他情况临时调整住所,进出校园只是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的有利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们的居住方式一般以小群体聚集为主。
学历较高这个群体学历层次分明,有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漂”在学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更好的人生目标,他们中的这部分人,有的是为了升学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的是为了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选择资源丰富、环境优良的校园准备考试、有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更适合、更满意的工作伺机跳槽,总之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收入成本低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父母的救济维持生活费用,极少部分人是靠已经有工作或者平时的兼职一对一家教或者打零工等微薄的工资维持暂时的生活和学习费用,据调查数据显示,“校漂族”的大部分群体都是来自于农村,父母的收入本来就低,除了租房子和平时的生活费用,这些群体身上的资金几乎所剩无几,他们大部分人际交往少、朋友之间的应酬开支少。
思维活跃据调查“校漂族”群体年龄大部分都在 22-27 岁之间,已经是满 18 周岁的成人,且都已经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低学历是大专,其余的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
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即见多识广、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多,看事情、想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煽动和外界不良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当现实与理想脱钩时,很有可能对其产生不满和抗拒心理,极易产生打架斗殴等行为。心理落差大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大学生的增长速度与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目前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人们眼中的佼佼者,国家不再实行分配政策,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种奖学金,进入社会处处碰壁,职业选择上期望过高无法承受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失去面对现实生活原动力的勇气。
逃避在象牙塔式的校园,从心底没有改变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期望凭借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或者学校的名誉找到一份等值的工作,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高的教育投资不一定获得高的回报结果,导致“校漂族”产生烦躁、无奈、自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非大城市不选择”、“非事业单位和国企不考虑”等思想广泛留存于应届大学生之中,这种思想对大学生求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