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
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人群提供福利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二、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类型
(一)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福利任务,能够为困境群体提供无偿的基本生活照顾服务,如儿童福利院、老年福利院等。
(二)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是由民间自筹资金,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为困境群体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的机构,如服务民工和打工子弟的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三)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开展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承接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托。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机构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结构类型
1.多功能型团队
多功能型团队由同一等级、不同专业领域成员组成,团队成员要共同完成任务。多功能型团队的优点是不同专业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可以解决复杂问题。多功能型团队的缺点是在团队组建初期,团队成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磨合,以建立信任关系,学会团队配合和解决复杂问题。
2.问题解决型团队
问题解决型团队由同部门、相同专业领域的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定期开会讨论服务流程优化和服务技术提升相关的议题。问题解决型团队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集思广益地明确服务方案的问题、风险和机会。问题解决型团队的缺点是具有临时性,不利于机构总体目标的实现。
3.自我管理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也叫高绩效团队,一般是自然形成的工作小组,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此类团队的成员们不仅讨论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亲自设计执行方案,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的一般结构类型
1.直线式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一般常见于组织建立初期,是指组织层级只有直线式的垂直关系。主管机构直接指挥其下属,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挥关系,主管在职责范围内有绝对的指挥权,各级部下必须服从其管理。
2.职能式组织结构
职能式组织结构是职能部门在特定工作范围内,直接对其管理人员下达命令的组织结构。
3.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层级之间存在水平和垂直的关系。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调直线部门的管理工作。参谋的职权是主管授权的一种权利行使,一般参谋由研究部门工作人员担任。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一)社会服务机构运作的功能性环节
社会服务机构运作的功能性环节:授权、协调、沟通和控制。
1.授权
授权是上级主管部门适当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授权有任务性授权和权利性授权两种。
2.协调
协调是将社会服务机构中各个部门的活动转变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通过发挥团队精神,顺利完成各个部门活动的共同目标。
3.沟通
沟通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消息、事实、观念和感觉等,以达到共同了解活动这一目的。社会工作者对上级的沟通要积极主动,保持职业化和专业性;对下级的沟通要及时跟进,避免下属建立心理防御。
4.控制
控制是指社会行政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等管理活动。控制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证机构服务活动的有序与高效。具体的控制行为
有:一是确保行政计划的实施方向,使行政实施的工作状态与行政计划的工作状态尽量符合,确保行政实施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目标一致;二是实行授权管理,对员工的工作进程和绩效加以考核;三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减少冲突。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的目标体系、控制的主体、控制的对象、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控制工作应该依托结构完整、全面的组织系统,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可行的管理条例,最后将职责安排到人,才能有效控制机构的员工及其所从事的服务。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1)社会服务项目的特征:一是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二是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特征,三是多个行动主体共同协调的活动,四是多种资源的动员和整合。
(2)项目管理对社会服务的意义:一是明确目标使服务活动更趋理性化,二是合理使用资源,三是激发社会服务机构人员的能力,四是更加客观地跟踪检查各项社会服务的进程、质量、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项目在组织结构层次与分工方面涉及主体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命题规律分析
规律一:区分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
程序性协调发生在活动开展前,要对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活动时间、过程等方面进行合理调配;工作性协调发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调节活动中的细节。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都想让服务活动有好的效果。想要区分二者,关键是要识别案例中活动开展的阶段是活动前还是活动中。活动前的协调一般是程序性协调,活动中的协调一般是工作性协调。
规律二:处理好授予权力和授予任务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让下属完成某项任务时,一定伴随着授予其一定的权力,如果在授予任务的同时,没有授予权力,将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但是授予权力的同时,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要对授予的权力进行限制,并说明该权力仅用于完成某项任务。
规律三:将社会服务项目的特征和项目管理的意义结合进行考查。
2019年第45题将服务项目的特征和项目管理的意义混在选项中,让考生选择。
社会服务项目的目标要明确且具体,并要在社会服务项目实施前就确定好;社会服务项
目有明显的周期性,时间较短的有几个月,时间长的有十几年;社会服务项目强调多元主体共同配合开展活动,强调动用多种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整合。
项目管理能够激发服务机构人员的能力建设,也能够客观地跟踪检查各项社会服务的进程、质量、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很大的意义。
试题示例
【2019-单选-45】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服务。关于项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管理涉及一个主体,资源配置效率较高
B.项目管理研究问责的是服务人数和服务次数
C.项目管理目标明确,但干扰了项目成员的能力发挥
D.项目管理既重视在服务过程中监测,也重视结果评估
【答案】D。解析:社会服务项目的目标要明确且具体,并要在社会服务项目实施前就确定好;社会服务项目有明显的周期性;社会服务项目强调多元主体共同配合开展活动,强调动用多种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整合。A项与社会服务项目特征中的多元主体相违背,故排除。B项社会服务研究问责要关注服务效果,而非服务人数和服务次数。换句话说,社会工作服务研究要关注质,而非量。C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社会项目管理能够促使服务机构成员能力的发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