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新生态:阅读、评论、创作的全民化

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新生态:阅读、评论、创作的全民化

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新生态:阅读、评论、创作的全民化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知识掌握在官僚文人手中,除了少部分借由科举之途、实现人生逆袭的寒门学人之外,普通大众缺乏接触书籍的机会,缺乏识文断字的能力,他们既不是

联网时代催生了一个全民点评的时代。点评本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极高的行为,商品质量上乘,口口相传则可成“口碑”,在此,若将点评放在文学研究范畴内进行探讨,则形成了富有学理性的文学评论。在此,需明确文学评论的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而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文学后,中国学者才开始用近代学术研究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存在着“文学评论”“文学批评”混用的现象。根据现在学术界的一般认识,可将“文学评论”等同于“文学批评”。若将文学评论视为一个动态、不断深化的文学活动过程,则文学批评等于狭义的文学评论,重在批评,而广义的文学评论则包括诠释、批评、研究、理论构建,文学批评是“积之跬步”,文学评论则是“千里之行”。

互联网时代,针对文学作品的点评则是以数字化图文的方式固定下来,进行海量传播。Web1.0 时代,网友在BBS上的文学群落,或者个人日志、博客上发表点评。因上网设备的不便,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高,此时的大众点评还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随着Web2.0时代的兴起,互联网普及程度提高,网民基数增大,网络文学大规模商业化,网络文学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影响力日益增强,“书粉”扎根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成为文学评论的重要场域。

社交媒体上的全民评论可按阅读与评论的模式分为两种类型:其一,阅与评相对分离,即读者在阅读后转战社交媒体,进行评论,形成了以读书网站论坛、百度贴吧、读书论坛等为主要阵地的评论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读者通过相同的议题聚集,进行即时互动,相关讨论涉及传统文学、网络小说。尤其是在读书网站书评区,读者评论因其直接与创作者产生交互,一方面对作品的价值、内涵进行了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读者的评论可直接影响了连载作品的创作走向。这类以晋江文学城等文学网站尤为突出。其二,阅与评同时进行,即“边读边评”,体现出评论的社交化趋势。以微信读书为例,读者读到与心契合的佳句或是存有疑问之处,可以在线创建笔记,记录心得体会,相应笔记会被读本书的其他读者看到,这种体验就像是在图书馆阅读书籍,不时地翻阅到前人留下来的书签批注,但不同的是,那个在图书书签上留有墨香的前人已杳无踪迹、不可追寻,你只能凭借她娟秀的字体,判定是一位钟灵毓秀的佳人,而在读书APP上,你可以直接与前人进行互动,为她点赞,再续写笔记,借着文学的双桨,划着友谊的小船,在网络时空里收获一段书友之情。

二、文学全民化之独特内涵

互联网场域催生的文化形态与现象不断冲击着既有的学科园囿,更新学术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在当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学是主体意识、艺术审美、商业价值、主流价值等多元目的交织后的产物,是艺术,是商品,也是媒介。媒介转型发展、政治文化表达与经济发展需求赋予文学发展复杂的精神图景。

早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经由机械大规模复制生产的书刊、报纸乃至电影等文化商品充斥于西方世界,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忧思。以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首先提出了对于“大众文化”的批评。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阿多诺等人认为,大众文化如机械化复制的电影、书刊等代表着一种虚假的精神许诺、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在商业化与极权的政治下,文化艺术被权力玩弄,失去了自律性,变得浅薄媚俗。这是基于当时德国在纳粹统治下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文化商品的形色涌现与西方学说如法兰克福学派学说的引入,使得学界开始运用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反思网络文学、电影、流行歌曲等新的文化形态、现象,对大众文化基本持着审慎与质疑态度,这忽略了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今日,中国的政治文化环境进一步变化,文学发展则呈现出全环节的全民化。

本文所谓全民化不用“大众化”的表述,是着眼于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环境实际而言,与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作出区分。虽然二者同指媒介化、商业化推动下,文化发展呈现的去中心化、去精英化属性,但全民化则是相较于大众化的一种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时代内涵。

(1)全民化蕴含着文学的人民性

全民化顺应了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人民”思想,体现了中国主流价值的表达,蕴含着文学的人民性。“人民”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主流价值。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人民”这一无处不在的政治共同体则是中国文艺的反映主体与服务对象。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文艺工作“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奠定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政治基础、思想核心,确立了文艺的方向和风格。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而要把握住当下文化的历史坐标,则需把握文化发展的“人民性”。就文学领域而言,全民阅读、全民评论尤其是全民创作,使得人民掌握了讲述自己故事的主动权,更好地体现了人民性。

(2)全民化蕴含着媒介的时代性

全民化由媒介转型升级造就,蕴含了媒介的时代性。21世纪是人类历史大变革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社会,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变革重塑人类社会文化,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系列文化反思与文化重构。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各类媒介涌现,深深嵌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介与人类本身深度交互与嵌连,一个随时随处即达的无界网络空间串联起世界的物理空间、社会的文化空间,缔造了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世界,其中就包括了虚拟无界的公共文化场域。互联网与社交媒介的普及,解放了文学创作的生产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加速文学艺术的全民化和数字化转型,文学不再是特定社会阶层、精英创造的专利,而变成了普通民众参与共享、参与创作的精神资源。在这个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互联网世界中,包括文学在内的万物逐渐获得了数字化的分身,开启了一场“基因突变”的进程。文学作品如电子书刊、有声书籍、交互式书籍等以多样化的网络视听形态再现,给人们的阅读享受带来了多重选择,从纸上到屏幕,从视界到耳畔,从独品到众评,从读者到作者,从脑海到云端,全民参与,多样共享。

(3)全民化蕴含着人口的内涵性

全民化体现了我国人口的识字率乃至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蕴含着人口发展的内涵性。一个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的社会群体文学全民化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其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政策举措。据国新办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2021年5月11日)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其次,互联网时代,网络课程平台、各类文化教育网站以及其他知识信息平台的涌现,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门栏,丰富了获取知识的场景,信息获取越来越泛在化,一个能与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功能上形成互补的虚拟“社会大学”形成,不断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

三、小结

置身二十一世纪的大变革时代,处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分叉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免不能意识到时代镜湖下的微澜,而这股微澜也许会在某天汇聚成洪流,裹挟着我们奔腾向未来的纵深处。文化研究中,一直存在“他者”与“我者”的视角,以今人即“我者”的视角观今日之变局,因是日常生活中所习见的,我们不免觉得这是“常态”,是时代的溪流;但若是后人借助史料回溯,像是用望远镜般拉近时空的距离,以“他者”的视角来观之,必会发现隐藏在今人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常态化“变态”,这是时代的洪流。本文聚焦当下,对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新生态进行探讨,提出了文学全环节的全民化趋势及其蕴含的三个独特内涵,但需明确的全民化只是一种可行性,而不是必然、实然性,如文学创作的全民化,意指全民参与文学创作的可行性与趋势,而并不是指所有人都参与了文学创作。因缺乏他者与历史的视野,也因本人学力有限,关于文学发展的生态探讨,只是浮光掠影,难免存在片面不当之处,如何从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从国外的优秀思想中汲取营养,构建回应当前中国文学新生态、新现象、新形态如网络文学及评论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究。

本文是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立项项目研究类重大培育项目《媒体深度融合视域下影视作品、评论与传播的关系研究》研究成果(川媒院[2021]122号-2)。

特邀作者:牟榕,四川传媒学院教师,从事文艺评论,影视艺术研究;吴道天,四川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员)

上一篇: 浅谈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
下一篇: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