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谁有北京大学心理学专硕的真题解析呀?

谁有北京大学心理学专硕的真题解析呀?

谁有北京大学心理学专硕的真题解析呀?D.建立的关系不是因果性的11.以下哪种技术对于确定某个特定的儿童害怕去学校的原因最有用()A.实验法 B.相关法 C.自然观察法 D.模拟观察法E.个案研究12

D.建立的关系不是因果性的

11.以下哪种技术对于确定某个特定的儿童害怕去学校的原因最有用()

A.实验法 B.相关法 C.自然观察法 D.模拟观察法

E.个案研究

12.安慰剂效应会影响研究结果,因为()

A.它限制运用推论统计的可能性

B.它增加混淆变量的可能性

C.它限制结果推广的可能性

D.它使实验处理的效应比应有的更大

E.它使实验处理的效应变小

13.实验者偏差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最有效地避免()

A.不告诉被试研究者架设是什么

B.告诉被试回答无对错之分

C.用双盲实验

D.采用只有实验者使用的非语言信号与被试交流

14.海啸过后,在灾区居民和非灾区居民中进行记忆广度测试,比较两组被试测试成绩的差异,这样的设计属于()

A.前实验设计 B.准实验设计 C.真实验设计 D.非实验设计

E.以上都不对

15.以为研究者的试验中,把焦虑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认知集体治疗,每周一次,共4周。另一组病人被告知没有空额了,治疗要一个月之后才开始,他们每周来一次,作相应的心里评估。这种实验设计称为()

A.对照组设计 B.等待组控制仅仅注意组控制 C.?????

D.延迟组设计 E.双盲设计

16.NEO人格调查表是根据()编制

A.内容关联法 B.经验效标法 C.因素分析法 D.理论推理法

17.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包括()

A.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B.G因素和S因素

C.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D.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18.关于各类信度洗漱及其主要的复查方差来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时间取样

B.分半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内容取样

C.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方差来源是内容的异质性

D.重测复本信度的主要误差定方差来源是评定者间差异

19.以下哪个不属于PTSD的核心症状()

A.闪回 B.回避症状 C.高警觉性 D.睡眠障碍

20.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不包括()

A.情绪不稳足 B.冲动性 C.极度的怀疑感 D.人际关系混乱

21.以下哪个单独症状出现就可以确诊精神分裂()

A.自我夸大 B.思维被广播 C.情感淡漠 D.言语紊乱

22.自杀通常不会在以下哪个障碍中出现()

A.精神分裂 B.PTSD C.强迫症 D.依赖型人格障碍

23.下列哪个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

A.电休克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森田治疗 D.碳酸钾治疗

24.下列哪个不属于儿童品行障碍的核心症状()

A.虐待动物 B.辱骂同学 C.伤害他人身体 D.胁迫他人进行性行为

25.下列哪个疗法被科学证明是对儿童自闭症有效的()

A.感觉统合治疗 B.干细胞疗法 C.拥抱机治疗 D.早期行为干预

26.通常从理论上来说,下列哪个障碍的显示检验能力相对最好()

A.边缘性人格障碍 B.自恋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强迫型人格障碍

27.麦独孤用()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本能 D.社会影响

28.实验社会心理学中()提出“社会促进论”

A.崔普里特(N.Triplett) B.F.奥尔波特(F.Allport)

C.罗斯(E.A.Ross) D.勒温(K.Lewin)

29.按照()的观点,认得行为取决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A.需求满足论 B.理性决策论 C.认知理论 D.诱因理论

30.心理学家Baron在研究犯罪与温度的关系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犯罪行为与温度呈现出()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形 D.U形

31.在以下助人情境中,与社会公平规范相符合的是()

A.老师帮助生病的学生补习功课

B.家长帮助生病的孩子完成作业

C.老师帮助逃课的学生补习功课

D.同学帮助逃课的学生完成作业

32.偏见主要与态度中的()紧密相关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自我成分

33.奥特曼(I.Aitman)提出的“社会渗透理论”指出,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常常遵循()

A.公平性原则 B.互惠性原则 C.交换性原则 D.相互性原则

34.以Luce和Raiffa设计的囚犯两难情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合作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是以()为基础。

A.双方互相熟悉 B.双方互相理解 C.双方互相信任 D.双方互相竞争

35.在解释利他行为时,认为只有双向或者互相的利他行为才可作为生物学基础的学者是()

A.Campbell B.Homans C.Wilson D.Trivers

36.人们在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这个过程叫做()

A.印象管理 B.自我确认 C.自我检控 D.自证预言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超言语线索的是()

A.说话的内容 B.说话的速度 C.说话的频率 D.说话的音质

38.在Festinger和Karlsmith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中,正确的说法是()

A.给20美元的被试的态度改变大,符合行为主义的强化原则

B.给20美元的被试态度改变小,因为他们感受到的认知失调低少

C.给1美元的被试态度改变小,因为1美元是一个正当理由

D.给1美元的背时态度改变大,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大的认知失调

39.Herbert Simon所提出的决策模型被称为()

A.有限理性模型 B.期望效用模型 C.前景理论 D.知觉理论

40.在上机对下属的绩效考核中,最应该避免哪一个效应的出现()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羊群效应

41.如果你需要管理一个团队,最应该避免下列哪一种归因偏差()

A.基本归因偏差 B.自利性归因偏差 C.自我中心归因偏差 D.群体归因偏差

42.我们经常会进行社会比较,而社会比较之后经常会出现()

A.认知失调 B.归因 C.情绪反应 D.习得性无助

43.下列各项方法中,不能用来计算项目间一致性的是()

A.因素分析 B.复本信度 C.克劳巴赫a系数 D.荷依特信度

44.我们经常会根据大脑中提取某一个场景的容易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代表性知觉 B.易得性直觉 C.锚定 D.普遍性知觉

45.我们经常会根据金钱的来源.使用的方法和保存的方法来区分金钱,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沉没成本效应 B.前景理论 C.心理账户 D.措辞效应

46.邮箱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成为()

A.命名量表 B.等级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例量表

47.测量过程中由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成为()

A.系统误差 B.恒定误差 C.测量误差 D.随机误差

48.提出“比率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比纳(Binet) B.西蒙(Simom) C.推孟(Tennam) D.韦克斯勒(Wechsler)

49.某教室的试卷经常超出授课反胃,该试卷的()一定低

A.信度 B.预测效度 C.内容效度 D.观念效度

50.能确切地反映预测性实验中个别项目质量的是()

A.该项目间隔2个月后再测得分的一致性

B.该项目于其他项目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C.项目分数与总分的相关系数

D.效标得分的低分组和高分组在该项目上通过率的差值

51.下述关于随机误差对测验的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响测验的信度,但不影响效度

B.影响测验的效度,但不影响信度

C.影响测验的信度,也影响其效度

D.对测验的信度.效度均无影响

52.下列到处分数中属于内容参照分数的是()

A.掌握分数 B.比率智商 C.百分等级 D.标准九

53.下列各项测验中不适宜团体施测的是()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B.16PF C.EPQ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54.霍夫斯台德的文化维度不包含以下哪个方面()

A.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B.人际距离 C.不确定性规避 D.男性气质/真性气质

55.下面不属于人们在社会认知偏差的一项是()

A.禀赋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犄角效应

56.谁提出了领导的权变理论()

A.巴斯 B.斯托克蒂尔 C.费德勒 D.豪斯

57.奥德福尔的吉利理论不包括哪个因素()

A.生存需要 B.理想需要 C.关系需要 D.成长需要

58.行为时行为结果的函数,这是()提出来的

A.华生 B.斯金纳 C.巴浦洛夫 D.班都拉

59.大五人格理论不涉及下列哪个因素()

A.宜人性 B.开放性 C.尽责性 D.灵活性

60.吉利的公平理论是()提出来的

A.佛罗姆 B.赫兹伯格 C.洛克 D.亚当斯

61.以为研究者发现随机安排到同性别治疗小组的来访者比随机安排到男女混合治疗小组的来访者更多地参与集体治疗。这个研究的自变量是()

A.来访者参与集体治疗的数量 B.治疗小组是否男女混合

C.来访者对集体治疗的态度 D.来访者的心里卫生状态改善了多少

E.研究者是否随机安排来访者

62.两个变量有交互作用表明()

A.一个自变量的效应影响另一个自变量的效应

B.一个因变量的效应影响另一个因变量的效应

C.一个因变量的效应取决于另一个因变量的效应

D.一个因变量的测量取决于另一个因变量的测量

E.一个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效应取决于另一个自变量的水平

63.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是()

A.斯金纳 B.华生 C.班都拉 D.霍尔

64.解释瞬时记忆容量的试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自然报告法 C.事前报告法 D.顺序报告法

65.康德拉·劳伦兹因揭示了()

A.印记学习 B.强迫学习 C.观察学习 D.反射学习

66.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知觉的特征()

A.定式 B.恒常性 C.选择性 D.连续性

67.提出情绪面部表情变法方法的是()

A.Silvan Tomkins B.Walter Cannon C.Richard Lazarus D.Paul Ekman

68.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学习的基本形式()

A.阳性强化 B.惩罚 C.行为塑造 D.消退

69.研究表明,中国.日本.美国三国11个月大的婴儿的情绪表达()

A.中国婴儿最少 B.日本婴儿最少 C.美国婴儿最少 D.一样多

70.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结构的证据来自于()

A.行为遗传学 B.脑激活 C.跨文化比较 D.以上都对

三、论述(共3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

1.心理治疗后的立即评估表明,儿童的异常行为等只有极少的改变。但在随后大约18个月过程中却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情况可能是为什么?

2.请分别列举几种不同的信度和效度,并分析一下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

3.请描述三种主要的决策偏差。他们之间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四、研究设计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假设群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会影响群体的工作绩效。请设计一个研究检验这一假设。

2.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检验领导的权变理论和魅力理论哪个更有效。

2012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8题,每题20分)

1.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2.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

3.简述社会交换理论。

4.说明言语先天性的证据。

5.人格类型说和维度说的异同。

6.图式的含义及类别。

7.人格特质论的起源及新进展。

8.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

1.论述几种情绪的重要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功能的共同影响。

三、实验设计(共3题,每题30分)

1.设计一项研究验证时代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考察员工每天的通勤状况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并说明主要的理论依据。

3.题目中是一个对拖延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效果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并重新设计。

2013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7题,每题20分)

1.简述乔姆斯基对人类语言获得的看法。

2.请简述视崖实验,并说明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3.什么是评测的晕轮效应,请举例说明。

4.请解释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工作中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

5.简述维基斯特和麦独弧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6.哪位心理学家第一个描述外向和内向的心理特征,他是在什么理论框架内提出内外向分类的。

7.简述组织承诺的概念与主要维度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40分)

1.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

2.论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并针对下面的偷药的例子,依据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三个阶段进行相应的解释。

A母亲得了重病,治病的药很贵A没有凑够钱,于是A找到药的制造者希望他可以便宜卖给自己或者以后还给他,但是制造者坚决反对,A感到很绝望,决定闯进制造者的实验室给母亲偷药,他应该这样做吗?

三、实验设计(共2题,每题40分)

1.某研究者进行一项认知行为对焦虑心理的治疗的疗效研究,要求采用双盲程序和控制安慰剂效应,他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2.员工进入组织需要适应过程,让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请依据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规则,设计一个可行的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方案。

2014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20分)

1.请简述心理测验中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什么叫从众,其机理是什么?

3.请举例说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4.请简述组织管理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人性假设的理论

5.什么叫霍桑效应?心理学家如何解释这个效应?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40分)

1.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效能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自我效能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强的员工,通常会表现出高的绩效,但也因此而具有更多的外部就业与发展机会,故离职倾向也较高,如何利用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知识来处理这样的困境?

3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至少说出5位)?请对这些代表人物所持有的理论观点加以必要阐述

三、研究设计题(共2题,每题40分)

1.如果你的研究目标是考察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请说明如何使用量化和质性方法进行研究。

2.有学者认为压力本身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压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您认同哪种观点?请设计一个研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2015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9题,每题20分)

1.简要说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简述注意分配的双加工理论。

3.组织管理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人性假设的理论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简述目标设置理论,并说明它和目标管理理论的区别。

5.商业组织中采用的培训方式有哪些?请至少简述两种。

6.简述心理理论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7.简述DSM-4焦虑障碍中的各类疾病及其主要诊断要点

8.简述心理咨询与治疗个案评估的内容要点以及伦理注意事项。

9.简述可能性启发与代表性启发的定义以及各自可能导致的哪些偏差?

二、论述期研究设计题(共4题,每题30分)

1.论述领导风格理论.

2.你认为智力(IQ)和情绪智力(EQ)哪一个能预测个体成功?请设计实验证明。

3.某专家近年来创建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并认为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患者。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或计划,对这个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科学性评估,以帮助我们了解该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4.阅读下述摘要,请简要分析该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思路.主要研究结论以及研究意义

Title: Perceived Supervisor Support :Contributions to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ployee Retention

Authors:Esenberger,Robert;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2.

Abstract:three studie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ployees’ perception of supervisor support (PSS),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and employee turnover.study 1found,with 314 employees drawn from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s,that PS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emporal change in POS,suggesting that PSS leads to POS.Study 2 established,with 300 retail sales employees,that the PSS-POS relationship increased with perceived supervisor status in the organization.study 3 found,with 493 retail sales employees,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POS completely mediate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S and employee turnover.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supervisors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are identified with the organization,contribute to POS and,ultimately,to job retention

2016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9题,每题20分)

1.广告运用了哪些学习和记忆的规律?

2.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3.列表比较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性疗法的异同。

4.简述MMPI-2的效度量表及其原理。

5.举例说明什么是刻板印象威胁。

6.举例说明纵向和横断研究相结合的优点。

7.简述水平理论的建构逻辑。

8.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谈一谈该理论对个体职业发展和企业员工管理的意义。

9.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非参数检验而不是参数检验。

二、论述和实验设计题(共3题,每题40分)

1.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偏差有哪些,分别解释。

2.试分析留守经历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职业生涯发展存在何种影响?设计研究证明你的观点。

3.如何研究“感恩”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设计实验探讨两者间的关系。

2017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共9题,每题20分)

1.序列位置效应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

2.举例说明效标关联效度是什么?以及效标关联效度的指标。

3.简述婴儿动作的发展顺序。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5.什么是自变量混淆?以及如何防止自变量混淆的发生?

6.在一个MANOVA实验中,A因素2个水平,B因素3个水平,结果中A与B二者交互作用显著,请问结果有什么意义?

7.你是赞同匿名上网还是实名上网,请用社会心理学视角进行解释。

8.组织承诺的三个纬度。

9.列举儿童抑郁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40分)

1. 1)凯利的协变模型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2)社会归因中的错误或者偏差有哪些?

2.用计划行为理论解释人们的戒烟行为。

3.辨析比较绩效考核制度的方法,至少比较四种。

上一篇: 院长寄语|以青春韶华践行新时代青年医者使命
下一篇: 2019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